日不落帝國金融戰: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

日不落帝國金融戰: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

《日不落帝國金融戰: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講述了現代世界經濟中,金融的地位極為重要。金融業是否發達是區分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顯著標誌。金融業的不斷發展能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從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時代邁向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時代創造必要條件。今天,即便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和“歐債危機”中,英國仍然是一個具有重要話語權的國家,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對於今後世界金融格局的變化依舊具有重要的話語權。倫敦金融城被世界金融界巨頭奉為“全球的力量中心”。書中從英國的歷史著手,描述了倫敦金融城的千年發展和其“前世今生”。了解倫敦金融城的運作與特色對於我國從粗放型商品經濟轉變為以金融等服務業為重要支柱的集約型現代化經濟將會大有裨益。希望讀者通過《日不落帝國金融戰: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吸取倫敦金融城的發展經驗,對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日不落帝國金融戰: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
  • 又名:Financial War and the City of London
  • 作者:(英國)李俊辰
  • ISBN:9787302295976
  • 頁數:308頁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8月1日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日不落帝國金融戰: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講述了為何女王不能隨意進出金融城?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是羅斯柴爾德家族“金融的黑手”?高盛帝國怎樣掌控金融城成為五流一際投行?倫敦證交所、勞合社和英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如何引領世界證券、保險及風險投資私募市場?歷經奧運洗禮,英倫玫瑰和中國巨龍能否攜手合作成為世界金融東西兩極? 倫敦金融城第678任市長白樂威爵士、中國駐英使館前經濟商務處公使銜參贊施建新、歐洲著名管理學專家大衛·克勞斯教授、北京市政府金融顧問劉曼紅教授、資深媒體人李孝諄、僑界領袖邱維廉、知名藝術品鑑賞家蔡銘超、共青團延安市委等聯袂推薦《日不落帝國金融戰: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

作者簡介

李俊辰,原名李引亞,倫敦城市大學(LondonMet)碩士學位,職業風險投資人和私募股權投資金融專業人士,財經學者、經濟學家、研究英國問題專家、藝術品鑑賞家。現就職於某專業投資集團公司。他的主要作品有《投資中國》(Investing in China,原著為英文)、《倫敦金融城--金融之都的騰飛》、《感悟涅檠--中國風險投資和非公開權益資本的崛起》、《星光璀璨》、《布菜爾風雨十年路》。他曾被譽為“促進海外中華文物回流傑出青年領袖”,同時是英國華人青年聯會/商會主席、歐華青聯常任主席、大本鐘獎天使投資人暨全球十大傑出華人青年評選組委會主任、英中金融投資商會榮譽理事長、歐洲《頭條辰報》及頭條辰博新聞社董事及顧問總編輯、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兼高級研究員、北京大學客座研究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客座講師、南安普頓大學客座講師、浙江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以及福建省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江門市青年聯合會顧問、共青團揚州市委青年創業導師。他目前正在募集並擬運作文化藝術品投資基金、中歐合作股權基金和青年慈善基金。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如何應對來自世界金融界的挑占?如何加強政府對金融的監管?如何在國內合理配置資源?如何進行金融領域人才的培訓?如何在中國興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金融中心?中國金融系統要回答不少問題要做不少基礎性的工作本書對倫敦金融城進行了比較詳盡的介紹為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枚“他山之石”可賞可鑑
——馬建國 新華通訊社
倫敦金融城以區區方寸之地為何能匯聚全球最多的金融資產?對年輕的中國金融市場來說金融城有太多需要解開的謎這本書是探究倫敦金融城的最好“嚮導”
——李鵬 中國新聞杜
本書介紹了倫敦金融城的歷史、現代發展、倫敦金融城與倫敦的關係、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情況、英國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等閱讀該書讀者了解的不僅僅是倫敦金融城、倫敦金融城政府以及金融和商務常識還將對英國的歷史和現代發展以及英中關係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於興國 歐洲《頭條辰報》及頭條辰博新聞社董事、歐洲華文傳媒和公關研究中心顧問
倫敦、紐約、巴黎、法蘭克福……歐美之外金融中心誰與爭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望俊辰先生的這部新作將會成為一面明鏡折射倫敦的光輝映出東方金融中心的風采!
——田晶 《21世紀經濟報導》
憑其久居英國的歷練作者以“史”的感悟和心境表達了對“今”的現實意義以其睿智的思想、流暢的文字和極富魅力的語言緩緩地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倫敦金融城做出了一番宏大的歷史敘事
——青山 香港《大公報》

名人推薦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如何應對來自世界金融界的挑戰,如何加強政府對金融的監管?如在
國內合理配置資源?如何進行金融領域人才的培訓?如何在中國興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金中心?中國金融系統要回答不少問題,要做不少基礎性的工。本書對倫敦金融城進行了比較詳的介紹,為我國金融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枚“他山之石”,可賞,可鑑。
--馬建國 新華通訊社
倫敦金融城以區區方寸之地,為何能匯聚全球最多的金融資產?對年輕的中國金融市場來說,融
城有太多需要解開的謎。這本書是探究倫敦金融城的最好“嚮導”。
--李鵬 中國新聞社
本書介紹了倫敦金融城的歷史、現代發展、倫敦金融城與倫敦的關係、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交情
況、英國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等。閱讀該書,讀者了解的不僅僅是倫敦金融城、倫敦金融城政府以及金融和商務常識,還將對英國的歷史和現代發展,以及英中關係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於興國歐洲《頭條腰報》及頭條腰博新聞社董事、歐洲華文傳媒和公關研究中心顧問
倫敦、紐約、巴黎、法蘭克福……歐美之外,金融中心誰與爭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望俊辰先生的這部新作將會成為一面明鏡,折射倫敦的光輝,映出東方金融中心的風采!
--田晶《21世紀經濟報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倫敦金融城:女王也不能隨意進出
一、《大憲章》締造倫敦金融城
(一)英倫三島到底是啥意思呢?
(二)《大憲章》規範下的統一英國邁向金融強國
二、倫敦金融城銀行家締造的“日不落帝國”
(一)伊莉莎白一世的“黃金時代”
(二)金融寡頭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三、點滴英國
(一)論英倫風尚
(二)現代英國掠影
第二章 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
一、倫敦金融城的歷史變遷
(一)今朝“霧都”倫敦不多霧
(二)那一平方英里
(三)全球金融業的聚集地世界的金融中心--倫敦證券交易所和勞合社
二、倫敦金融城的領先優勢
(一)無可爭議的國際金融之都
(二)歐洲的金融中心--世界和歐洲彼此連線的大門
(三)國際化毋庸置疑
(四)專業服務和商業服務的中心
三、核心機構之“市長”
四、核心機構之自治機構--倫敦金融城政府
五、行業協會、商業行業公會的璀璨滄桑
六、倫敦金融城金融機構的建築魅力和歷史內涵
(一)瑞士再保險公司總部大樓
(二)英格蘭銀行
七、倫敦金融城的著名旅遊及娛樂景點
(一)聖保羅大教堂
(二)倫敦大火紀念塔
(三)倫敦塔
第三章 倫敦金融城與倫敦與中國與投行高盛帝國
一、倫敦金融城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倫敦直選市長
(二)金絲雀碼頭對倫敦金融城的“有效補充”
(三)金融與航運--倫敦金融城給上海的啟示
二、工作、生活在倫敦
(一)純銀的標準和人才湧入
(二)語言和交通
三、倫敦金融城與倫敦共擁最佳商業環境的優勢
(一)理想的辦公之所
(二)獨特的風景線
四、漫步文學倫敦金融城
(一)布克獎
(二)從聖保羅大教堂到塔山的文學之路
(三)從大廈之屋到老街
五、高盛排除萬難擠進倫敦金融城
(一)投行還有生命延續嗎
(二)相當於英國工人六周工資的小費
(三)滲入英國金融界
六、中國和倫敦金融城的淵源
(一)現代的相互交流與合作
(二)倫敦金融城在中國的歷史“罪惡”
(三)中國各大城市的金融之爭
第四章 在倫敦金融城上市: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多層次市場
一、古老而新型的倫敦證券交易所
(一)咖啡與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淵源
(二)20世紀80年代的“大爆炸”
二、倫敦金融城以倫敦證券交易所為中心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一)在倫敦金融城上市的優勢
(二)倫敦證券交易所的組織和三種上市途徑
(三)倫敦股票交易市場--主機板、二板、三板及其他特色板塊
(四)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需要考慮幾點具有挑戰性的因素
(五)倫敦證券及衍生工具交易所
(六)富時股票價格指數
三、倫敦證券交易所AIM市場
(一)AIM二板/創業板市場與倫敦證券交易所
(二)AIM市場的優勢和特徵
(三)AIM市場的運作、監管及條件
(四)在AIM市場上市的過程
(五)投資顧問們所扮演的角色
四、高科技成長型風險企業的成功退出和倫敦金融城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AIM市場的配合對中國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啟示
(一)MTI投資Flomerics項目背景
(二)投資者MTI風險投資公司的背景
(三)Flomecics牽手MT卜兩輪融資和國際拓展
(四)倫敦AIIVl市場的風險投資退出
(五)上市後風險企業的運行
(六)案例分析:對中國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啟示
第五章 英倫玫瑰長盛不衰的秘密: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與穩健創新的結合
一、活力四射--倫敦金融城和英國的創新魅力
二、投資的回報
三、英國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的結構
四、英國私募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的規模
五、英國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的投資趨勢
(一)投資階段
(二)投資領域
(三)地理特徵
(四)投資表現
六、英國政府對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的支持
(一)法規
(二)專業公司
七、英國政府對早期階段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支持
(一)大學挑戰基金
(二)地區風險投資基金
(三)早期成長發展項目和英國高技術基金
(四)行業支持(以生物技術行業產業化為例)
八、英中科技合作和風險投資
附錄一 從規則到原則--英國FSA監管方法的改革對我國的啟示
附錄二 金融與憲政
附錄三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倫敦“金融城之周”活動的主旨演講
參考文獻
致謝
後記

後記

白天,海德公園內的湖邊,天鵝儼然成為忙碌的主人。岸上總有人沿著湖跑步、遛狗、騎馬或滑旱冰。漫步湖邊,會驚喜地發現野鴨或天鵝媽媽,帶著幾隻新出生的小傢伙在河裡悠閒地游著。不經意間,生命已經在春光中誕生。傍晚,散步在泰晤士河南岸,眺望倫敦金融城,別有一番韻味,尤其是那晚霞初現、華燈初上之時。
這日下午,與朋友一起坐在位於倫敦金融城內的維多利亞式別墅後花園裡,這裡種滿了熏衣草和玫瑰。在樹蔭與花影下,我和朋友泡一壺綠茶,任裊裊水霧將思緒飄散,再擺上幾盤瓜果和小食,興之所至,無所不談。和朋友談起,不久,《日不落帝國金融戰——倫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這本書就要和讀者見面了,朋友紛紛表示祝賀。
歷經兩年寫作和編輯過程,其中有苦有甜。在英國多年,在日常工作之餘,筆下耕耘,頗有心得,除了替英國《金融時報》、《上海證券報》、《中國日報》(China Dailyl等撰寫專欄和文章外,還於2005年9月在英國和美國出版了全球發行的關於介紹中國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的英文著作 Investing in China the Emerging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以及國內外出版的《倫敦金融城——金融之都的騰飛》、《感悟涅槃——中國風險投資和非公開權益資本的崛起》、《星光璀璨》、《布萊爾風雨十年路》和《一盞經濟的小桔燈——李俊辰旅英財經隨想錄》。
倫敦金融城是舉世矚目的全球金融中心。然而,中國人對此還比較陌生。在《倫敦金融城——金融之都的騰飛》這本第…本系統介紹倫敦金融城的著作問世後,中國的讀者已經陸續對倫敦金融城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書中,我也很非常高興可以從自己的角度,敘述分析自己對英國、倫敦和倫敦金融城的感悟。作為一個職業投資者,關於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的另一部著作也即將出版,這個,可能也是會讓我欣喜的吧。
歐債危機的一片蕭瑟氣氛下,倫敦金融城如今似乎不再被研究機構看好了。作為一家獨立的經濟分析機構,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預測,倫敦金融城2012年或將再裁員逾25000人,這使得倫敦金融行業的就業人數將降至16年來的最低水平。如果CEBR的預測數字準確,那就意味著自金融海嘯以來倫敦金融城失去的金融業職位將超過10萬。倫敦金融城承受的衝擊,當然主要來源於歐元區的深重危機,法國左翼總統上台後,強調經濟成長,反對一味緊縮,法德核心出現了裂縫,歐元區前景更難料了。面對這場尤其困擾銀行業的大危機,倫敦金融城除了開源節流、節省開支,別無他法。儘管歐洲央行的一系列救市舉措正在慢慢發生效應,但是遠水難解近渴,人們估計很難在2013年之前看到金融業的穩定與復甦。另外,除了歐元區危機之外,東亞一些新金融中心的崛起之勢,也正在對未來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形成不小的挑戰,偏偏因為高稅收和過多的政府干預,倫敦金融城素來引以為傲的競爭力正在遭受嚴重的損害。不過,硬幣始終有兩面性,2012年3月花旗集團與萊坊房地產公司聯合發布的《2012年財富報告》顯示,倫敦仍然是最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市。在調查了全球120個城市的競爭力之後,報告稱,到目前為止,全球城市吸引財富的格局並未有大的變化,倫敦仍然是最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市。緊隨其後的是紐約、香港和巴黎。而且,倫敦在未來10年內仍將會被億萬富豪視為最重要的城市。無論各個研究機構如何“鬥智鬥勇”,我本人是看好倫敦金融城的。
在工作之餘,我也熱心慈善公益事業和社團工作,為人為己都是一種體驗。雖然精力錢物均有限,但盡力而為也不違初衷。這些活動從英國十大傑出青年的評選到後來全球傑青的評選,為增進中國的國際交往和增強話語權等錦上添花。如果說大本鐘獎是全球華人青年領域的達沃斯,那么全球十大傑出華人青年的評選頒獎盛典就可比備受全球矚目的“世界經濟論壇”。這個源自2008年的平台,旨在樹立中國優秀青年的榜樣,用榜樣的力量影響下一代人,幫助青年人建立新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承擔起對未來中國的責任。大本鐘獎和中國的結合將全面整合大本鐘獎的海外資源,建立一個海外華人報效祖國,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體現海外華人在中華民族走向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路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這幾年,我也幫助啟動了流失海外中華文物回歸祖國的項目,包括“泰興號”沉船古瓷首次歸國巡展拍賣等,力求在文化金融化和公益化方面有些突破。
“學會做人”一貫是我的處世原則。在英國,我認識了許多優秀的華人企業家和長者,包括英國華人首富葉煥榮先生和於興國先生等。他們的為人處世心得使我終生受益。人生天地間白駒之過隙,忽然而以。我的快樂來自內心的充實,不斷為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去拼搏是我的追求。
李俊辰
2012年6月

序言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國際金融顧問、倫敦金融城第678任市長 白樂威爵士
作為2005年至2006年的倫敦金融城市長,我當時有兩個角色。第一個是政府角色,是合作建設大倫敦市的政府領導之一、英國和倫敦最主要的經濟區——倫敦金融城及其運營機構——倫敦金融城政府領導、行政長官。同時我也作為一個更加廣泛的商業角色,在英國和世界整體範圍內建立和鞏固倫敦作為世界金融商業中心的地位。
專業分析師告訴我們的是,倫敦金融城擁有44%的全球資產,每天有價值7530億美元的外資交易。同時,倫敦金融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市場,世界500強企業中有75%已經在倫敦金融城設立了它們的分公司。在倫敦金融城有287家外國銀行——比其他任何歐洲的金融中心,甚至紐約和東京都要多。
倫敦金融城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如完善的稅收制度、悠久的歷史沉澱、合理的市場規模和流動性、各行業專業人士的支持、優越的基礎設施建設、理想的地理環境,以及有效地融合了東方和西方的文化等。倫敦金融城,這個城市的威望、技能和規劃建設,顯示出其已經在世界商務和金融舞台擁有了相當卓越的地位,在經濟繁榮和經濟蕭條時同樣重要。
另外,“人”的因素在倫敦金融城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成千上萬的金融公司和其他相關的專業公司在這“一平方英里”(The Square Mile,倫敦金融城的通俗說法)和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運作,這意味那裡是智慧的聚集地。每天有三十多萬人在這方圓之地做著全球商業的延伸——國際公司以及國際X-作的合作。在“一平方英里”工作的人員素質在金融服務組織中普遍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且帶動了全英國乃至歐洲的市場。
但是,任何一個城市都不能說有絕對的、永恆的輝煌。在變化莫測的全球金融中心——倫敦金融城不得不找到一個新的途徑來保持其競爭優勢。當然,在過去的許多年裡,倫敦金融城已經不斷地提高並完善其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份額。
我們認為倫敦金融城成功的關鍵是國際性的合作關係。這就是我為什麼認為與中國的關係至關重要的原因。我真的非常高興,在我任職期間有兩次機會訪問中國。第一次訪問在2006年2月和3月初,活動內容主要集中在香港、成都、重慶和深圳,第二次是9月,去的是北京、上海、天津、大連和瀋陽。在兩次訪問中,同行的還有以英國著名公司代表組成的金融服務代表團。為了表達我們進一步合作的願望,這些公司大部分已經在北京或上海建立了自己的代表處。倫敦金融城在中國的代表處已經從英國駐北京大使館和英國駐上海領事館得到了許多幫助。
同時,我也很高興借李先生關於倫敦金融城的著作出版之際,邀請中國的商人、投資者、考察者和旅遊者來倫敦,並且我已經榮幸地邀請到來自上海、深圳、重慶、遼寧和中國其他一些地區的領導人來倫敦金融城。
在李俊辰先生的著作中,我確信你可以找到更多關於倫敦金融城的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