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後天后宮是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其初創可遠溯自(清康熙十二年),據傳當時有福建漁民因避颱風而漂至旗後,知道這裡有一處美好的天地。過後再邀同鄉漁民攜眷前來定居,並從家鄉帶來媽祖神像,以草寮供奉。1887年(光緒十三年)有洋商張怡記等號召重修。至1926年(民國十五年)又有一次大修,成為今日所見的規模與形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旗後天后宮
- 地理位置:高雄市
- 類型:寺廟
- 始建於:1673年
簡介,建築特點,歷史沿革,旅遊特色,
簡介
在台灣眾多媽祖宮廟中,被當局列為文化古蹟加以保護的並不多,而位於高雄港邊的旗後天后宮便是其中之一。
建築特點
旗後天后宮是南台灣最負盛名的媽祖宮廟之一,其建築沿襲閩南廟宇形式,由兩殿五門二護室組成,風格古樸,氣度不凡。其前殿建有五門,依古制為尊貴,並由一座拜亭與正殿相連。正殿為核心建築,是奉祀媽祖神像供信徒祭拜之處,其殿頂面正中央為三通五令大屋架,根根棟樑,環環相扣,層層重疊,獨具特色。而東、西護室則奉祀其他神明,各建有廊亭與正殿相通。
同時,還保存著清康熙三十年(1691)徐阿華等七姓同鄉訂立的《墾耕契文》,清道光年間(1821—1850)的“王爺船”,清光緒十二年———十八年(1886—1892)間鑄造的古銅鐘,當地官員和民眾敬置的“鑒觀不爽”、“普濟蒼生”、“修善堂”等匾額,以及“旗峰映彩浮光照,鼓嶼來潮汐信通”的木刻對聯。此外,前殿正門外三級花崗石台階,亦是當年徐阿華等漁民遷居渡海來台的壓艙石製成。歷經300多年風雨滄桑,旗後天后宮依然矗立於高雄港邊,年年香火興旺,既是台灣民眾祭媽祖的重要場所,又是海內外遊客常光顧的旅遊勝地。
歷史沿革
旗後天后宮是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創建於1673年(明鄭永曆27年)。當時有漁民徐阿華,因遇颱風漂至旗後,見此地為捕魚、定居的好地方,乃回鄉邀集同鄉漁民攜眷前來定居,並隨身迎奉湄洲媽祖來台,而四處捐緣建祀媽祖宮以為守護神。1683年(康熙22年)施琅為清廷攻下台灣時,因畏懼功高震主,將自己的功勞全歸媽祖所有,並建議清廷褒封媽祖,後於1737年(乾隆2年)加封媽祖為「天后」,旗後媽祖宮亦隨之更名旗後天后宮,1946年(民國35年)才又改稱旗津天后宮沿用迄今。
而1691年(康熙30年)旗後人口日漸稠密,徐阿華等因恐廟產被奸貪之徒侵占,乃邀洪、王、蔡、李、白、潘六姓頭人丈界廟地,併合立開墾字乙張以杜絕爭端,從此,旗後便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開來,成為高雄市最早的商業中心。18世紀(清乾隆年間)莊民鳩資重建,將茅竹改建為石材廟體,1887年(光緒13年)洋商張怡記等又號召重修。1926年(昭和元年)信徒蔡吉六發起重建,而1948年(民國37年)蔡文賓等信徒以保存古樸面貌為整修重點,籌款重建為現今廟宇。
其平面格局屬兩殿兩護室之形式,前殿與正殿間又以一亭相連。中門石獅造型優美、石質堅良,尤以廊牆下花崗石花鳥堵最具古拙味。另外,木門扇上的歷史人物及麒麟木雕,姿態生動栩栩如生,皆為不可多得之民間藝術傑作。廟側天井有口1886年(光緒12年)所鑄的鐘,及1892年(光緒18年)的木楹聯一對:「旗峰煥彩得光照,鼓嶼來潮汐信通」,左護室內更供有一艘王爺船,處處顯露這座濱海廟宇的特質。
旅遊特色
古蹟現狀
該廟主祀天上聖母,目前由天后宮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天后宮為漁民守護廟,平日供民眾參觀膜拜。
建築材料
木造柱樑祠廟
建築風格
本建築為工字型的傳統平面,即「兩殿夾拜亭,左右帶護龍」之配置,是官衙建築的典型形態。天后宮建築群可分為「三川殿」、「拜亭」、「正殿」及「左右護龍」等實體空間,並也包含「龍井」及「虎井」這兩個虛體空間。「三川殿」為具「硬山」形式之「三川脊」屋面,屋脊起翹具燕尾,其上還有卷草紋,脊中有「福、祿、壽」三尊剪黏,兩側有雙龍守護。垂脊上之「牌頭」有忠孝節義故事之剪黏,檐下龍柱之「龍身」及「人物帶騎」部份做彩繪,「柱身」則未施,柱頭並做「蓮花瓣」及多面體之裝飾。
指定理由
為高雄地區最早的天后宮,其平面格局屬兩殿兩護室之形式,前殿與正殿間又以一亭相連。中門石獅造型優美、石質堅良,尤以廊牆下花崗石花鳥堵最具古拙味。木門扇上的歷史人物及麒麟木雕,姿態生動栩栩如生,皆為不可多得之民間藝術傑作。
定著土地之範圍
旗津區旗港段26、32、33、139、140、141、142、143-2地號,面積為537平方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