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普氏筆石是產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申扎縣德悟卡布下的志留紀(S)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旋轉普氏筆石
- 外文名:Pernerograptus revolutus Kurek
- 形成時代:志留紀(S)
- 產地:那曲地區申扎縣德悟卡布下
旋轉普氏筆石是產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申扎縣德悟卡布下的志留紀(S)的化石。
旋轉普氏筆石是產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申扎縣德悟卡布下的志留紀(S)的化石。特性描述筆石體背彎呈弓形,長在100毫米以上。始部寬0.4毫米,向末部逐漸增寬到1毫米,末部寬度均一。胎管部份沒有保存。始部近20個胞管為單筆石式...
旋轉普氏筆石南方亞種是發現於四川城口縣田壩的志留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筆石體長18mm以上,始端細(胞管口部寬僅0.2mm),末部枝寬為0.4mm,枝體近直,在第三個胞管附近的筆石枝稍彎曲呈弓形。胎管長1.3mm以上,頂端伸至第一個胞管中上部,胎管刺細弱。胞管兩形,始部有6-7個胞管呈卷筆石式,胞管...
旋轉普氏筆石細瘦亞種是發現於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韓家店的早志留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筆石體細長,微曲,長43毫米,寬0.3~0.5毫米,最大寬度在末端,胞管位於腹側。胞管細長,長2毫米,口部寬0.25~0.3毫米,始部胞管向口部逐漸擴張,腹緣直,口部外突,向下彎曲,十分明顯,相鄰胞管掩蓋極少,傾角約5...
年輕普氏筆石是發現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鳴音鄉湅肯村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筆石體向背側緩慢彎曲,呈弧形,長30毫米左右,末部未得保存,始部寬0.6毫米,向末部緩慢增寬,距始端5毫米處寬為0.8毫米,10毫米處寬為1.1毫米,15毫米處寬為1.5~1.6毫米,達最大寬度。胎管長1.5毫米。
高層普氏筆石是發現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鳴音鄉湅肯村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筆石體向背側彎曲、呈弓形,保存長度不到30毫米,始部寬0.8毫米,向末部緩慢增寬,距始端10毫米處為1.0毫米,15毫米處為1.5毫米,20毫米處為1.8毫米,達最大寬度。胎管長錐形,長約1.5毫米。始部胞管為...
針狀普氏筆石是產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的下志留世(S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筆石體直,呈針狀,始部纖細如絲,寬0.18mm,略有彎的趨勢,末部勁直,最大寬度達1.3mm。始部胞管腹緣微彎,口緣彎曲呈鉤狀。中部胞管漸直;末部胞管口緣微內凹。口穴斜,掩蓋1/3~1/2,10mm內有8~9個胞管...
華美普氏筆石是發現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鳴音鄉湅肯村的早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筆石體向背側彎曲呈弓形,通常較長,長者在50毫米以上,始部寬0.6~0.7毫米,10毫米長度內迅速增寬到1.5~1.6毫米,此後寬度不再增加,中軸伸出體外。由於保存關係,胎管特徵不清楚。胞管兩形,始部(一般在10毫米...
良好普氏筆石是產於湖北省宜昌市王家灣的早志留世(S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筆石體向背側彎曲,呈鉤狀,長30毫米左右,始端寬0.5毫米,向末部逐漸增寬,至中部達1毫米,此寬度保持到末端。胎管長1.2毫米,口部寬0.3毫米。始部胞管為單筆石式,彎鉤部份與枝寬之比為1:3,相互掩蓋約為1/4。末部胞管為...
旋轉普氏筆石是產於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申扎縣德悟卡布下的志留紀(S)的化石。特性描述 筆石體背彎呈弓形,長在100毫米以上。始部寬0.4毫米,向末部逐漸增寬到1毫米,末部寬度均一。胎管部份沒有保存。始部近20個胞管為單筆石式胞管,其餘胞管近直管狀,口部微微內彎,傾角小,15°~20°,相互掩蓋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