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是安徽美芝精密製造有限公司於XXX申請的專利,該專利申請號為2011102736730,公布號為CN102996456A,公布日為XXX,發明人是小津政雄、熊指揮。
《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所述密封的殼體內設定有電機和壓縮機構,殼體的底部設定有油池,油池記憶體儲有油,電機包括轉子,壓縮機構包括氣缸,氣缸的氣缸壓縮腔內設定有活塞和滑片,氣缸上設定有收納滑片的滑片腔,偏心曲軸固定在轉子內,支撐偏心曲軸的主軸承和副軸承分別設定在氣缸的兩側,偏心曲軸上以及至少偏心曲軸和主軸承之間設定有油槽,其特徵是滑片腔和油池之間設定有連通通路,在該連通通路中設定有通過改變流體的流動方向而改變流體阻力的流體機構,通過滑片的往復運動,使油池內的油通過流體機構,流入油槽中。偏心曲軸內沿軸向設定有旁通孔,旁通孔的兩端開口。該發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適用範圍廣的特點。
2016年1月,《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獲得安徽省第四屆專利獎優秀獎。
(概述圖為《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的摘要附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
- 公布號:CN102996456A
- 公布日:2013年3月27日
- 申請號:2011102736730
- 申請日:2011年9月15日
- 申請人:安徽美芝精密製造有限公司
- 地址: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505室
- 發明人:小津政雄、熊指揮
- 專利代理機構:佛山市粵順智慧財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唐強熙、鄒濤
- Int.Cl.:F04C29/02(2006.01)I、F04C29/02
- 類別:發明專利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改善效果,附圖說明,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截至2011年9月,對旋轉式壓縮機的壓縮機構的供油方式一般是通過設定在偏心曲軸的軸心中的長孔中固定的薄板使油沿離心方向加速,從而使油上吸的離心泵方式。在加工這種結構的長孔後,偏心曲軸的剛性會弱化,從而影響壓縮機的安全性能。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偏心曲軸的剛性強、適用範圍廣的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以克服2011年9月之前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技術方案
一種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密封的殼體內設定有電機和壓縮機構,殼體的底部設定有油池,油池記憶體儲有油,電機包括轉子,壓縮機構包括氣缸,氣缸的氣缸壓縮腔內設定有活塞和滑片,氣缸上設定有收納滑片的滑片腔,偏心曲軸固定在轉子內,支撐偏心曲軸的主軸承和副軸承分別設定在氣缸的兩側,偏心曲軸上以及至少偏心曲軸和主軸承之間設定有油槽,其特徵是滑片腔和油池之間設定有連通通路,在該連通通路中設定有通過改變流體的流動方向而改變流體阻力的流體機構,通過滑片的往復運動,使油池內的油通過流體機構,流入油槽中。
所述偏心曲軸內沿軸向設定有旁通孔,旁通孔的兩端開口。
所述旁通孔的上端朝向由電機和殼體的上蓋共同圍成的上部空間開口,旁通孔的下端朝向安裝在副軸承上的排氣消聲器開口。
所述流體機構包括通過連通通道連線的流通面積大的入口側和流通面積小的出口側。
所述連通通路包括供油管,流體機構包括第一流體元件,供油管的下端連通油池,供油管的上端連通滑片腔,供油管的上端設定有第一流體元件,其中,第一流體元件的入口側朝向滑片腔。
所述流體機構還包括第二流體元件,副軸承中設定了朝向滑片腔開口的第一供油通道、以及與第一供油通道連線的第二供油通道,第二供油通道朝向設定在副軸承上的副軸承油槽開口,第二流體元件設定在第二供油通道中,其中,第二流體元件的入口側朝向副軸承油槽。
該發明在密封的滑片腔中,連線了向油池開口具有第一流體元件的供油管和對副軸承油槽開口具有第二流體元件的第二供油通道。往復運動的滑片可以改變滑片腔的容積,故油池內的油經過供油管通過第二供油通路被吸到副軸承油槽中。之後,油向偏心曲軸的油槽移動。
改善效果
《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避免了在偏心曲軸中加工孔,從而提高了偏心曲軸的剛性。該發明中的旋轉式壓縮機可以套用在空調機、冷凍機器、熱水器中,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適用範圍廣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供油管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二流體元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該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該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R為旋轉式壓縮機,2為殼體,2a為上蓋,3為排氣管,14為吸入管,15為油,16為偏心曲軸,16a為主軸,16b為副軸,16c為旁通孔,17為主軸承,17a為螺旋槽,17b為排氣孔,18為副軸承,18a為副軸承油槽,18b為第一供油通道,18c為第二供油通道,18d為供油管連線孔,19為偏心軸,19a為偏心軸油槽,21為壓縮機構,23為氣缸,23a為氣缸壓縮腔,23b為滑片腔,24為活塞,25為滑片,26為滑片彈簧,31為電機,33為轉子,34為轉子圓板,40為消聲器,50為供油管,52a為第一流體元件,52b為第二流體元件,60為油池。
權利要求
1. 一種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密封的殼體(2)內設定有電機(31)和壓縮機構(21),殼體(2)的底部設定有油池(60),油池(60)記憶體儲有油(15),電機(31)包括轉子(33),壓縮機構(21)包括氣缸(23),氣缸(23)的氣缸壓縮腔(23a)內設定有活塞(24)和滑片(25),氣缸(23)上設定有收納滑片(25)的滑片腔(23b),偏心曲軸(16)固定在轉子(33)內,支撐偏心曲軸(16)的主軸承(17)和副軸承(18)分別設定在氣缸(23)的兩側,偏心曲軸(16)上以及至少偏心曲軸(16)和主軸承(17)之間設定有油槽,其特徵是滑片腔(23b)和油池(60)之間設定有連通通路,在該連通通路中設定有通過改變流體的流動方向而改變流體阻力的流體機構,通過滑片(25)的往復運動,使油池(60)內的油通過流體機構,流入油槽中。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偏心曲軸(16)內沿軸向設定有旁通孔(16c),旁通孔(16c)的兩端開口。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旁通孔(16c)的上端朝向由電機(31)和殼體(2)的上蓋(2a)共同圍成的上部空間開口,旁通孔(16c)的下端朝向安裝在副軸承(18)上的排氣消聲器(40)開口。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流體機構包括通過連通通路連線的流通面積大的入口側和流通面積小的出口側。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連通通路包括供油管(50),流體機構包括第一流體元件(52a),供油管(50)的下端連通油池(60),供油管(50)的上端連通滑片腔(23b),供油管(50)的上端設定有第一流體元件(52a),其中,第一流體元件(52a)的出口側朝向滑片腔(23b)。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流體機構還包括第二流體元件(52b),副軸承(18)中設定了朝向滑片腔(23b)開口的第一供油通道(18b)、以及與第一供油通道(18b)連線的第二供油通道(18c),第二供油通道(18c)朝向設定在副軸承(18)上的副軸承油槽(18a)開口,第二流體元件(52b)設定在第二供油通道(18c)中,其中,第二流體元件(52b)的出口側朝向副軸承油槽(18a)。
實施方式
- 第一實施例
參見圖1,具體表示該發明的旋轉式壓縮機R的壓縮機構21的詳細構成和滑片泵油方法。
旋轉式壓縮機R的密封的圓筒狀的殼體2內設定有壓縮機構21、以及位於壓縮機構21上的電機31;殼體2的底部設定有油池60,油15儲存在油池60中。電機31包括轉子33。
油池60的油麵高度根據運行條件的變化會有變動,但穩定運行時,從氣缸23的上端到中央附近是穩定的。
壓縮機構21包括處於氣缸壓縮腔23a中的活塞24、與活塞24抵接的滑片25、驅使活塞24偏心旋轉的偏心曲軸16、以及支撐偏心曲軸16的主軸承17和副軸承18分別設定在氣缸23的兩側;偏心曲軸16由主軸16a、副軸16b和偏心軸19組成。
參見圖1-圖2,滑片腔23b分別被主軸承17和副軸承18的氣缸安裝平面密封。滑片腔23b和油池60之間設定有連通通路,在該連通通路中設定有通過改變流體的流動方向而改變流體阻力的流體機構,通過滑片25的往復運動,使油池60內的油通過流體機構,流入油槽中。
所述流體機構包括通過連通通道連線的流通面積大的入口側和流通面積小的出口側。
所述連通通路包括供油管50。所述流體機構包括第一流體元件52a,供油管50的下端連通油池60,供油管50的上端連通滑片腔23b,供油管50的上端設定有第一流體元件52a,其中,第一流體元件52a的入口側朝向滑片腔23b。
所述流體機構還包括第二流體元件52b。在副軸承18中,設定了朝向滑片腔23b開口的第一供油通道18b、以及與第一供油通道18b連線的第二供油通道18c。第二供油通道18c朝向副軸承油槽18a開口,但是在第二供油通道18c中配置了第二流體元件52b。其中,第二流體元件52b的入口側朝向副軸承油槽18a。副軸承油槽18a設定在副軸承18上,朝向偏心曲軸16。
另外,第二供油通道18c與供油管50連線。當然,將供油管50直接連線到第一供油通道18b或者直接連線到滑片腔23b中也是可以的。
如圖2所示,供油管50的先端設定有呈圓錐狀的第一流體元件52a。圖3是供油管50的截面圖。另外,同樣地,第二流體元件52b也是呈圓錐狀。圖4是第二流體元件52b的截面圖。
這些流體元件,包括第一流體元件52a和第二流體元件52b,具有流通面積大的入口側和流通面積小的出口側,其特點是:油從入口側流到出口側時阻力會小,相反,油從出口側流到入口側時阻力會很大。
滑片25與活塞24的偏心運轉同步進行往復運動,由於滑片25的運動,滑片腔23b的容積會產生增減變化。比如,位於油池60內的油從供油管50通過第一供油通道18b流入滑片腔23b中,或者,位於滑片腔23b內的油從滑片腔23b向供油管50和油池60的方向逆流。但是,由於第一流體元件52a的流體阻力的存在,使得從滑片腔23b向油池60方向、流入滑片腔23b中的全部油不能回來。因此,不能回來的油迂迴到第二供油通道18c的方向中,並且,該不能回來的油通過第二流體元件52b流出到副軸承油槽18a中。
由於滑片25的運動,滑片腔23b從供油管50向上吸油的時候,也會想從副軸承油槽18a吸油。但是,由於第二流體元件52b與第一流體元件52a具有一樣的結構,故可以在一定範圍內防止位於副軸承油槽18a內的油流到滑片腔23b,產生逆流。
就這樣,滑片25連續往復動作時,由於二個流體元件的防逆流效果,油池60內的油15連續流出,流出到副軸承油槽18a中。副軸承油槽18a內的油在潤滑副軸承18的同時,其中大半的油經過偏心軸19的偏心軸油槽19a到達主軸承17的內壁上設定的螺旋槽17a中,從螺旋槽17a的上端落到主軸承17的外側。然後回到油池60中。
通過從副軸承油槽18a向螺旋槽17a的油的移動,潤滑了偏心曲軸16的副軸16b和偏心軸19和主軸16a。同時,潤滑了與它們配合設定的副軸承18、活塞24和主軸承17。 以往的旋轉式壓縮機中,在偏心曲軸內沿軸向設定有較長的上吸油孔;在偏心曲軸上設定有由內向外貫通的橫孔,橫孔與上吸油孔連通;通過上吸油孔和橫孔,向旋轉式壓縮機的幾個作相對滑動的零部件進行油的分配。
與這些以往的分配油的方法相比較,該發明向需要潤滑的滑動面直接供油,因此供油路簡單;供油的可靠性比較高。另外,由於沒有必要在偏心曲軸上加工用於供油的孔,故具有大幅改善偏心曲軸的剛性的效果。
在該第一實施例揭示的技術方案中,使用了根據油的流動方向,可以改變流體阻力和流量的流體元件,由於具有這種功能的流體元件有很多種,故不局限於第一實施例中揭示的技術方案。另外,即使不用第二流體元件52b也可以實現該發明的目的,只不過,此時的油泵量會有所減少。
在第一實施例中,在副軸承18中連線了供油管50,但是基於同樣的道理,將供油管50連線主軸承17或滑片腔23b的技術方案也可以得到同等的作用及效果。
作為參考,對家用空調器中使用的3.5千瓦/小時的旋轉式壓縮機的滑片設計例進行說明。在該設計例中,設定滑片的截面積為0.6平方厘米,滑片行程為大約10毫米,由於滑片的往復動作,排量為0.6排量。當電機轉速為50轉/分鐘時,算出1分鐘內有1800排量的油被上吸到滑片腔中,但從實驗結果來看,從第二供油通道18c向副軸承油槽18a中排出的油量為每分鐘大約300排量。
其結果是,該發明提供的油泵的效率大概是17%左右,但與以往從偏心曲軸的中心孔吸油的離心泵方式比較也不遜色。另外,根據該發明的提供的技術方案,油池60的油麵即使上下變動,泵油量也不會有變化,比以往的離心泵方式要好。
- 第二實施例
如前所述,第一實施例沒有必要在偏心曲軸16內設定油通道。而在該第二實施例中,配置了上下貫通偏心曲軸16的氣體通道,擴大了旋轉式壓縮機設計的套用範圍。 參見圖5,設定了貫通偏心曲軸16的旁通孔16c。旁通孔16c的兩端開口。旁通孔16c的上端朝向由電機31和殼體2的上蓋2a共同圍成的上部空間開口。旁通孔16c的下端朝向安裝在副軸承18上的排氣消聲器40開口。
另外,如圖5所示,在轉子33上追加轉子圓板34,由於轉子圓板34的油分離效果,可以大幅減少從排氣管3出來的吐油量。
- 第三實施例
第三實施例的設計是:相對於第二實施例將旁通孔16c的氣流逆轉。在圖6中,從排氣孔17b排出的高壓氣體,從消聲器40通過旁通孔16c流到電機31的上部空間。由於轉子圓板34可以分離氣體中含的油,故可以減少從排氣管3出來的吐油量。
因此,旁通孔16c作為氣體對壓縮機構21吸入或排出的迴路,可以套用各種新設計。
榮譽表彰
2016年1月,《旋轉式壓縮機的油泵裝置》獲得安徽省第四屆專利獎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