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泄水建築物》是2011年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興林。本書以豎井旋流、平洞旋流和喇叭形堰旋流三種體型的泄洪洞為重點,詳細地論述了各種泄洪洞的旋流防蝕和消能的特點、工程措施及設計原理,並附有結構設計和計算實例。
基本介紹
- 書名:旋流泄水建築物
- 作者:董興林
- 原版名稱:Spillway with Swirling Flow
- ISBN:7550900906,9787550900905
- 頁數:334頁
- 出版社:黃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董興林編著的《旋流泄水建築物》含括了我國四川沙牌、黃河公伯峽和在建的廣東清遠旋流泄洪洞的結構設計,以及部分公伯峽原型觀測資料。書中還介紹了共用同一個豎井和導流洞作為泄洪與放空水庫的雙層進水口結構設計,以及高效消能、防蝕的自摻氣消力墩等。
《旋流泄水建築物》是國內首次結合水電工程研究各種旋流泄洪洞結構、水力學特性和有關設計原理及套用的書籍,供從事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和科研人員參考,希望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和發展。
編輯推薦
董興林編著的《旋流泄水建築物》第1章和第4章分別介紹了旋流豎井和豎井-旋流兩種泄洪洞的布置、組成結構、連線形式及渦室(起旋室)和旋流豎井、旋流洞斷面尺寸設計方法,並給出工程設計實例;第2章和第5章通過模型試驗研究成果介紹了在旋流運動條件下豎井和洞內流態、流速、壓力、脈動壓力及旋流空腔和摻氣特性,以及旋流洞泄流能力的近似計算;第3章介紹了旋流豎井泄洪洞水力學解析和經驗計算方法及計算例;第6章介紹了由導流洞改建泄洪、放空或排沙三結合泄洪洞的結構設計;第7章介紹了已建成的沙牌、公伯峽及在建的清遠旋流泄洪洞的設計體型、結構尺寸和水力學問題,以及對研究設計經驗進行總結;第8章介紹了國外研究的旋流泄水道的渦室結構和設計方法,以及印度特里豎井-旋流泄洪洞設計體型和部分試驗研究成果,並作簡單評價;第9章通過空化試驗研究,論述了旋流空化特性,並與直線流進行比較;第10章提出了在溢流壩下游布置旋流消力墩和在壩內設兩種不同形式的旋流泄水道的方案,並提出將傳統泄洪洞的摻氣槽改成摻氣消能設施,除防止空蝕外還增加了消能率,減輕出口霧化現象。
目錄
前言
第1章 旋流豎井泄洪洞
1.1 旋流豎井泄洪洞結構組成和總體布置
1.2 旋流豎井泄洪洞進水口與渦室及其一般連線結構
1.3 豎井和渦室直徑的確定
1.4 引水道與渦室連線結構設計
1.5 豎井與出水洞(原導流洞)的連線及附加消能工設計
1.6 旋流豎井泄洪洞設計舉例
1.7 對存在問題的討論
第2章 旋流豎井泄洪洞水力學特性
2.1 泄流能力和流態
2.2 動水壓力
2.3 脈動動水壓力
2.4 豎井旋流空腔特性和斷面平均流速
2.5 旋流豎井泄洪洞水力學特性試驗舉例
2.6 關於豎井空蝕問題的討論
2.7 泄洪洞總消能率
2.8 旋流喇叭形豎井泄洪洞水力學特性
第3章 旋流豎井泄洪洞水力計算
3.1 旋流豎井泄流能力計算
3.2 渦室壁面最大壓力計算
3.3 旋流豎井合成速度解析計算理論
3.4 豎井底板壓力
第4章 豎井-旋流泄洪洞
4.1 豎井-旋流泄洪洞進水口
4.2 豎井直徑確定
4.3 旋流洞尺寸確定
4.4 起旋室與豎井連線結構及其尺寸確定
4.5 旋流洞與出水洞連線體型
4.6 豎井環形摻氣坎設計
4.7 高尾水位豎井-旋流泄洪洞
4.8 豎井-旋流泄洪洞工程設計舉例
4.9 豎井-旋流泄洪洞研究的遺留問題和解決辦法
第5章 豎井-旋流泄洪洞水力特性及簡要理論計算
5.1 自由堰流
5.2 淹沒堰流
5.3 豎井-旋流泄洪洞理論計算
第6章 導流、泄洪和放空(或排沙)三結合旋流泄洪洞及各種泄洪洞的適用條件
6.1 三結合旋流泄洪洞
6.2 旋流泄洪洞的適用條件
6.3 旋流式泄洪洞與傳統的斜井“龍抬頭”式泄洪洞適用條件比較
6.4 其他內消能式泄洪洞的特點及適用條件
6.5 旋流喇叭形豎井泄洪洞與傳統的喇叭形豎井泄洪洞的比較
6.6 旋流喇叭形豎井泄洪洞套用的擴展(堰頂設定環形閘門)
第7章 我國已建和在建的旋流泄洪洞及研究總結
7.1 沙牌旋流豎井泄洪洞
7.2 公伯峽豎井-旋流泄洪洞
7.3 清遠抽水蓄能電站旋流喇叭形豎井泄洪}同
第8章 國外旋流泄洪洞研究現狀及其修建情況
8.1 旋流豎井泄洪洞
8.2 豎井-旋流泄洪洞
第9章 旋流空化與空蝕特性及摻氣減蝕效果
9.1 旋流空化與空蝕特性試驗研究
9.2 旋流空化氣泡飄移的理論探討
9.3 旋流摻氣效果
第10章 旋渦消能的套用及溢流壩內兼旋流泄水道的設計
10.1 溢流壩旋流消能工的設計
10.2 溢流壩消力池採用自摻氣大頭消力墩
10.3 開敞式溢洪道旋流消能工
10.4 溢流壩兼中孔豎井-旋流泄水道
10.5 溢流壩兼中孑L旋流豎井泄水道設計
10.6 傳統的通氣槽改為組合摻氣消力墩
附錄1 技術術語的解釋
附錄2 符號意義及公式索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