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及其適應演化機制研究

旅遊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及其適應演化機制研究

《旅遊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及其適應演化機制研究》是依託西北大學,由楊新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旅遊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及其適應演化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新軍
  • 依託單位:西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作為人類-環境耦合系統,旅遊人地關係地域系統及其演化機制是地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由於涉及要素眾多,以往研究多從生態、社會文化或經濟單一視角展開,將社會-生態系統綜合研究思路引入旅遊研究中,在國內尚不多見。項目擬將旅遊人地關係地域系統視作以旅遊為主要人類干擾的局域社會-生態系統,選取陝西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區為案例,構建旅遊社會-生態系統,分析系統適應性循環的動態變化及其驅動力,建立人地關係互動式脆弱性分析框架,實現對系統脆弱性的(半)定量化研究;繼而探索系統巨觀生態脆弱性與微觀社會適應性之間的關聯;最後,運用情景分析方法,提供未來區域旅遊發展的多情景方案。本研究可望從理論上豐富旅遊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深化旅遊系統中人地關係的定量化方法,實踐上為秦嶺旅遊發展的生態適應性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結題摘要

運用社會-生態系統及其恢復力的分析框架,選取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區為主要案例區,構建了基於旅遊的社會-生態系統,並對旅遊擾動下的局域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影響機制與演化動力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1)對旅遊社會-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定量化進行了探索,基於問卷調查和訪談,結合社會經濟數據和生態環境數據,從暴露度、敏感性和適應能力三個維度對脆弱性及其空間差異進行分析,提出適應性管理的對策。(2)從社會—生態系統適應性出發,借鑑適應性理論,構建農戶旅遊發展適應性分析框架,探討了農戶適應旅遊發展的行為模式與影響機制,分析了鄉村旅遊發展對農戶生計(能源消費模式)的影響因素及其動力;(3)將鄉村作為局域旅遊社會-生態系統,整合自然環境、社會經濟和旅遊發展因素,以遊客分類為基礎,基於最小描述模型,辨識了鄉村旅遊社會—生態系統獲得穩態的關鍵變數和退化係數,並分析系統運行的動力機制。(4)以道路建設為切入點,從區域(local)和社區(community)兩個尺度,分析道路建設對欠發達秦嶺山區社會—生態系統的綜合影響。將社會—生態系統分解為經濟成長、景觀格局和鄉村發展3 個維度,對道路建設與經濟發展,道路通達性與景觀破碎度變化以及高速公路(國道)建設對鄉村社區恢復力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構建了多要素和多尺度進行社會-生態系統分析的框架;(5)將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信息結合起來進行脆弱性評價。首先運用情景分析方法,確定當地社會-生態系統未來情景變化的關鍵驅動力,通過實地調查,對不同利益主體進行情景訪談,測度其對不同情景的可接受程度,結合社會-生態矩陣分析,以可接受程度來判斷利益主體在未來變化情景下的脆弱度。本項目將數理方法、遙感和GIS技術與社會調查相結合,構建了比較完整的旅遊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定量測度指標體系和方法,積累了秦嶺鄉村旅遊農戶調查和訪談的數據,建立了最小描述模型用以分析旅遊社會-生態系統的適應演化機制,將情景分析與訪談結合,對運用利益主體可接受程度來判斷脆弱性進行了嘗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