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鄉村人地系統脆弱性的社會-生態整合研究

西北鄉村人地系統脆弱性的社會-生態整合研究

《西北鄉村人地系統脆弱性的社會-生態整合研究》是依託西北大學,由楊新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鄉村人地系統脆弱性的社會-生態整合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新軍
  • 依託單位:西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將人地系統脆弱性與與社會-生態系統恢復力思維相結合,以西北鄉村地區為對象,把鄉村人地系統脆弱性分解為鄉村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鄉村社區恢復力和農戶生計三個維度,通過跨尺度(縣域-鄉鎮社區-農戶)和多要素的“綜合”,全景式”理解西北地區鄉村發展中的人地關係。首先,構建顯式空間脆弱性-恢復力(SERV)模型,定量測度人地系統脆弱性及其空間分異;進而,引入社會經濟連通度的概念和指標體系,通過典型社區(鄉鎮和村落)和農戶生計調查,闡明社區恢復力與農戶生計之間的關聯,解析鄉村人地系統脆弱性、社區恢復力與農戶適應能力之間的對應關係,揭示鄉村脆弱性-恢復力的影響因素和動力機制;最後,運用情景分析方法,基於多利益主體(農戶、關鍵人物和學者)訪談與調查,理解未來鄉村發展的情景邏輯。本研究理論上可為生態脆弱地區鄉村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新視角和方法,實踐上可為西北鄉村社區發展政策制訂提供依據。

結題摘要

將人地系統脆弱性與社會—生態系統恢復力思維相結合,選取西北典型案例區,整合農戶問卷(訪談)數據、社會經濟統計數據、遙感數據以及地理空間數據,對多重因素作用下,鄉村社會—生態系統的脆弱性、適應能力和恢復力及其驅動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通過數理方法、GIS技術與社會調查相結合,構建了完整的鄉村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與適應性分析框架,對西北地區鄉村進行了多尺度的(農戶、村域、縣域)的脆弱性與恢復力評估,為相關政策方針的制定提供借鑑參考。項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旱作農業的榆中縣為例,對乾旱脆弱性的時空演化進行探究;利用改進的乾旱經濟損失估算模型,從暴露、敏感性和適應能力三個維度,定量刻畫了農戶生計脆弱性及其適應機理。(2)以陝北榆林市為例,對VSD框架和SERV模型進行整合,構建了指標體系,評估榆林市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空間分異特徵及演化趨勢;採用OWA多準則算法,對不同發展導向下社會—生態系統脆弱性差異進行預測。(3)以甘肅民勤綠洲為例,將可持續性生計與適應性相結合,提出一個生計適應性分析框架。構建了乾旱環境脅迫下的農戶適應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評估不同適應類型農戶的適應能力,定量分析了農戶生計適應性的影響因素。(4)以黃土高原長武縣洪家鎮為典型案例,以村域尺度社會—生態系統體制變化為切入點,揭示了當地鄉村轉型的關鍵變數,重點探討農戶尺度的影響因素及其穩健性。(5)以陝南秦巴山地為貧困案例區,從縣域尺度對陝南秦巴山區可持續生計安全進行評價,定量分析其動力機制與空間集聚性;從可持續生計視角出發,對鄉村旅遊發展影響下農戶與社區生計進行了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