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不是花:撩起旅遊溫柔的面紗》是2013年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舜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旅遊不是花:撩起旅遊溫柔的面紗
- 出版社:中國旅遊出版社
- 頁數:222 頁
- 開本:16 開
- 品牌:中國旅遊
- 作者:高舜禮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324635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高舜禮編著的《旅遊不是花——撩起旅遊溫柔的面紗》不是理論書和學術書,也不是課題研究或論文彙編,而是一本對旅遊現象、旅遊熱點、旅遊癥結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評論書。作者憑著微多紮實的專業背景、敏銳的洞察力、縝密的邏輯思維、嫻熟的語言技巧,時現實中的旅盼精才簽游亮點、優點、熱點、焦點、難點、弱點、盲點、弊點等,進行了廣視角、多維度、全方位的褒貶點評。本書議題豐富,涉獵廣泛,視野宏闊,論點鮮明,縱橫捭闔,氣勢非凡。有獨具慧眼的熱點剖析,有專業客觀的時事評論,有昂揚激越的謳歌讚美,有鐵面無情的批評棒喝,有憤世嫉俗的辛辣嘲諷,有機敏智慧的論辯爭鳴。有抽絲剝繭的條分縷析,有盡情入理的檢討反思,有希望勃發的前瞻預期。既具有生動激情、引人入勝的可讀性,也帶有深邃思辨、揭示規律的專業性,適於廣大旅遊愛好者、從業者、管理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高舜禮,山東人炒估船。60年代出生,70年代上國小、中學,80年代讀大學、研究生,90年代進入旅遊界。常利用工作間隙出遊,慣於旅途記事攝影,撰寫休閒文化類文稿,曾出版《怒江印象》(“中國秘境之旅叢書”之一)、旅遊研究專著(兩部),發表研究性文章兩百篇。
圖書目錄
序1試將彩筆點春山/毛佩琦
序2總編不是官,旅遊不是花/魏小安
旅遊演藝該昨樣
旅遊行銷緣何詭怪
國際品牌“走麥城”的啟示
豈可奢談“國際一流”
“都”已濫了
對“泰坦尼克乃道市號”的百年祭思
與其從眾圍觀,莫如引以為鑑——評春節海南三亞欺客宰客事件的輿論反響
“三人成虎”緣於“養虎遺患”
附拒給“回扣”,三亞熱帶天堂森林公園春節遭“惡搞”
有話好好說
附:張家界孕婦被打事件追蹤
旅遊投資不虧本就行嗎
矯枉須過正
中國茶應自尊自信——兼談產品、企業及文化“走出去”
“宜居宜游”應無大礙
境外奢侈購物的負面效應
文化旅遊≠文化+旅遊
文博展陳不等同於文化創意
西湖成功申遺說明了什麼
《清明上河圖》電子動畫版的啟示
換乘距離也是國際差距
故宮預售門票是一個方向
火車票實名預訂是公共服務的進步
讓濕地旅遊成為美妙體驗——寫在第16個世界濕地日之際
哀“山寨版”景觀
景區塗鴉的堵與疏
門票漲是因為景區少嗎
景區漲價之殃
“門票經濟”的命門與破咒
賓館鋪蓋可否隨季更換
向旅遊強國跨越的里程碑——寫在中國旅遊日誕生之際
為首箇中國旅遊日喝彩
別把中國旅遊日讀妹熱紋歪了
是“中國旅遊節”,還是“中國旅遊日”
徐霞客與中國旅遊日
把中國旅遊日越辦閥隻影愉越好——寫在中國旅遊日兩周年之際
讓舌尖上的旅遊更加雋永
“互送客源”是個偽命題
附“互送客源”是客觀存在
互送客源“去偽存真”了嗎
附:互送客源是區域旅遊合作題中之義
“互送客源”該咋商榷
外資旅行社不會甘於寂寞
喜看中國旅遊市場全面開放——評對外資開放經營出境游市場試點
旅遊“零負團費”的根治需要何方
旅遊產業融合未必就融合化
旅遊創新須謹防模式泛化
休閒消費與城市競爭力
一個放眼全球的休閒城市範例榜——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體閒範例城市研究》
帶薪休假不是橡皮泥
帶薪休假:一省能否率先實現——評《山東省國民休閒發展綱要》
“好客山東賀年會”的創新啟示
西部城市可否建設會展旅遊目的地
旅遊目的地產品開發與品牌建設
做表率“中國服務”的金鑰匙
“中國服務”的旅遊反思
期盼《旅遊法》早日頒布實施
宜謹防自駕游“井噴”——評重要節假日高速路對小客車免費
黃金周何辜
痛定須思痛
帶薪休假應力推力爭
國民休閒定妹府需“頂層設計”
迎接旅遊業下一個黃金10年——寫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周年之際
後記
互送客源“去偽存真”了嗎
附:互送客源是區域旅遊合作題中之義
“互送客源”該咋商榷
外資旅行社不會甘於寂寞
喜看中國旅遊市場全面開放——評對外資開放經營出境游市場試點
旅遊“零負團費”的根治需要何方
旅遊產業融合未必就融合化
旅遊創新須謹防模式泛化
休閒消費與城市競爭力
一個放眼全球的休閒城市範例榜——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體閒範例城市研究》
帶薪休假不是橡皮泥
帶薪休假:一省能否率先實現——評《山東省國民休閒發展綱要》
“好客山東賀年會”的創新啟示
西部城市可否建設會展旅遊目的地
旅遊目的地產品開發與品牌建設
做表率“中國服務”的金鑰匙
“中國服務”的旅遊反思
期盼《旅遊法》早日頒布實施
宜謹防自駕游“井噴”——評重要節假日高速路對小客車免費
黃金周何辜
痛定須思痛
帶薪休假應力推力爭
國民休閒需“頂層設計”
迎接旅遊業下一個黃金10年——寫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十周年之際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