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圖像與文本:現代華語語境中的媒介互動

旅行的圖像與文本:現代華語語境中的媒介互動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CSCC)成立於2012年3月。中心以復旦大學人文學科為平台,旨在依託本校深厚的人文學術資源,積極推進國際學術界對中華文明的研究,促進不同文明間的交流與對話。我們知道,自明末利瑪竇(Matteo Ricci)來華以後,歐洲和北美,即所謂“西方”的學者對中華文明展開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歷來稱為“漢學”(Sinology)。近年來,中國學者為了與清代“漢學”相區分,又稱其為“海外漢學”。在歐美,學者為了區別傳統的“Sinology”,又主張把現代研究稱為“China Studies”(中國學)。ICSCC旨在促進中國學者與海外漢學家在中華文明研究領域內的國際交流,推動雙方之間的對話與融通。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旅行的圖像與文本:現代華語語境中的媒介互動
  • 作品出處:復旦大學出版社
  • 作者:吳盛青
內容摘要,作者簡介,書摘,

內容摘要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CSCC)成立於2012年3月。中心以復旦大學人文學科為平台,旨在依託本校深厚的人文學術資源,積極推進國際學術界對中華文明的研究,促進不同文明間的交流與對話。我們知道,自明末利瑪竇(Matteo Ricci)來華以後,歐洲和北美,即所謂“西方”的學者對中華文明展開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歷來稱為“漢學”(Sinology)。近年來,中國學者為了與清代“漢學”相區分,又稱其為“海外漢學”。在歐美,學者為了區別傳統的“Sinology”,又主張把現代研究稱為“China Studies”(中國學)。ICSCC旨在促進中國學者與海外漢學家在中華文明研究領域內的國際交流,推動雙方之間的對話與融通。
歷史上,歐美漢學家有自己的旨趣和領域,他們的方法和結論,常常別開生面,新論迭出。在當今全球化時代,中國以外的國際學者早已跨越障礙,深入到中國文化內部;中國大陸的新一代學者也已經接續百年傳統,回到國際學術界,與海外同行們頻繁交流。但即便如此,海外漢學家和中國本土學者在很多方面,諸如文獻整理、田野調查、新領域開拓以及方法論、世界觀上仍然存在很大差異。海外學者所長,即為本土學者之短,反之亦然。有一種觀點認為,本民族的文化,很難為另一種文化內的學者所理解。甚或是說: 外國人必不能以正確的方式看待“他者”的文明。這種觀點的不合理之處,在於用某種原教旨主義的方式堵塞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事實上,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下現實中,人們都不只是生活在單一的文化中。東海西海,圓顱方趾,文化的特殊性是相對的,人性的共通性才是絕對的。為了達成對中華文明的正確理解,顯然還需要中外學者坐下來,用對話、討論的方式作溝通與融合。無論如何,海外漢學家早已成為與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華人學者同樣重要的研究群體,他們對於中華文明也有著獨到的理解。“海外漢學”的研究成果,值得我們本土學者加以重視,全單照收和簡單排斥都是要不得的極端態度。
四百年前,明末“西學”翻譯運動先驅徐光啟說:“欲求超勝,必須會通;會通之前,先須翻譯。”我們把明末的這句格言引申出來,作為中外學術交流中的“金科玉律”。中西方學者之間相互借鑑,即了解對方工作的真實意義和真正主張。立場不同,可闡發雙方優長之學;視角各異,可兼收領域互補之效;觀點針芒,實可在討論之後達成更加充分的會通和融合。四百年來,明、清、民國的經學家、國學家,一直和歐美的傳教士、外交官和“中國通”切磋學問,現代中國的儒學、佛學和道學,無一不是在與利瑪竇、艾儒略、林樂知、李提摩太、李佳白、費正清、李約瑟等歐美學者的對話交流中,經過複雜的互動影響而形成的。離開了“西學”(Western Learning)和“漢學”(Sinology)的大背景,從徐光啟、阮元的“新學”,到康有為、章太炎的“國學”,都不可理解。我們相信,學術領域此疆彼界的畛域之分,既不合理,也無可能。海外漢學(中國學)與中國本土學術並不衝突,所謂的主客之爭,那種有你沒我的勢不兩立,完全沒有必要。
有鑒於此,ICSCC設立專項資金,面向海外,每年邀請國外優秀中青年學者訪問復旦大學,與本校、上海地區以及全國各地的同行學者們充分交流。通過學術報告、小型工作坊、論文集和學術專著的編譯出版等,構建訪問學者與國內學者的全方位、多層次交流體系,促進海外漢學家與中國本土學者之間的互動。中心邀請來訪的海外學者與中國學者合作,將他們主持的工作坊論文,經過作者本人的修改、增訂,或由編者整理、翻譯,結集出版,即為“復旦中華文明研究專刊”系列。我們希望藉此工作,展現中外學者精誠合作的成果,以饗學界。

作者簡介

吳盛青博士,美國衛斯里安大學亞洲語言文學系副教授。先後在復旦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出版的著作主要有《現代之古風》(Modern Archaics: 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Lyric Tradition 1900-1937,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Press, 2013),與高嘉謙合編有《抒情傳統與維新時代:辛亥前後的文人、文學、文化》(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主要關注晚清民國詩歌與文人文化,圖像與文字的關係等。

書摘

畫像、文本與抒情傳統
毛文芳 生命圖史與文本復調:晚清《鴻雪因緣圖記》初探
錢南秀 詩畫同源: 薛紹徽 (1866—1911) 之題畫詩初探
姚達兌 遺民的形象: 林葆恆和《訒庵填詞圖》題詠
攝影作為信息與方法
芮哲非(Christopher A. Reed) 媒體即信息:中國早期工業照片和石印圖片及其觀者之比較
狄瑞景(Régine Thiriez) 威廉·桑德斯鏡頭下的舊上海風情
吳盛青 相思之影:清末民初照相文化中的情感地圖
徐蘭君 照相術與現代中國“兒童相”的譜系學研究
全球圖景下的花界、猛虎與強國夢
鄭文惠 鄉野傳奇·全球圖景·現代性
——《點石齋畫報》花界形象的文化敘事
衣若芬 20世紀20—30年代虎標永安堂藥品在東亞的報紙廣告
——“文圖學”研究示例
邱才楨 標準化、平民化與強國夢:20世紀30年代于右任的“標準草書”平民化運動
身體、風景與聲音
陳建華 從影迷到銀幕情緣
——但杜宇、殷明珠與早期中國電影的身體政治
張長虹 近代上海藝壇的黃山圖像與黃山想像
——兼論20世紀初視覺藝術中的圖文關係
吳雪杉 召喚聲音:圖像中的《義勇軍進行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