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派

旅美派

旅美派:又稱“敘美派”。是20世紀20年代由旅居美國的黎巴嫩、敘利亞等阿拉伯作家和詩人所組成的文學流派。1920年這些作家和詩人在紐約成立“筆會”,後逐漸形成了新的文學風格,因而得名。該派作家抨擊資本主義的罪惡,對阿拉伯在外國人壓迫下的落後狀況表示不滿,號召人民反對外國統治者,真實描寫了阿拉伯人在美洲的奮鬥以及追求個性解放的過程。抒發對祖國的思念、對故鄉的熱愛之情,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感情。該派代表作家有紀伯倫、艾敏-雷哈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旅美派
  • 別名:敘美派
  • 出生日期:20世紀20年代
  • 職業:作家,詩人
  • 主要成就:抨擊資本主義的罪惡
    對阿拉伯在外國人壓迫下的落後狀況表示不滿
    號召人民反對外國統治者
  • 代表人物:紀伯倫,艾敏-雷哈
基本概念,文化背景,文學理念,發展概況,代表作家,作家特點,紀伯倫,米哈依勒·努埃曼,拉希德·薩里姆·扈利,主要作品,先知,篩,文學地位,相關作家,參考書目,

基本概念

旅美派文學,由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主要是黎巴嫩和敘利亞作家所組成的現代阿拉伯文學流派。又稱阿拉伯僑民文學,由於黎巴嫩在歷史上曾作為敘利亞的組成部分,所以也有“敘美派文學”之稱。

文化背景

19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奧斯曼帝國的殘暴統治,黎巴嫩、敘利亞人大量移居美洲,散居各主要口岸。他們創辦了報紙、雜誌。1893年第一份阿拉伯文報紙《費哈報》在巴西出版,此後報刊總數達200種以上。旅美派文學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產生的。

文學理念

旅美派作家一方面歌唱自由,描寫阿拉伯人在新大陸的追求和奮鬥,表現了對個性解放的渴望;另一方面,他們抒發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故鄉的思念,表現了強烈的民族感情。他們對於阿拉伯國家落後的現狀感到不滿,號召人民反對外國統治者,為推動社會進步而鬥爭。文學團的基本原則是:促進阿拉伯文學的發展,加強僑民文學家之間、僑民文學家與本土文學家之間的友誼,提高阿拉伯民族的思想水平,反對極端主義,與不符合時代精神的傳統作鬥爭。成員基本都傾向於文學革新、主張自由表達,重視藝術創造性。他們的興趣和創造力集中表的詩歌領域內。
旅美派旅美派

發展概況

1920 年4 月20 日,紐約的僑民文學家聚會,討論了阿拉伯文學的現狀和發展問題在這次預備會之後,1920 年4 月28 日在紀伯倫的居所舉行正式會議,參加者有紀伯倫、努埃曼、《旅行家》周刊的主持人阿卜杜勒一麥希赫·哈達德和他的兄弟納德拉·哈達德、《藝術》雜誌主持人納希卜·阿里達及伊利亞斯·阿塔拉等人。在會上討論並通過了努埃曼為筆會起草的章程,並一致選舉紀伯倫為會長,努埃曼為顧問,卡茨菲利斯為司庫,宣告筆會正式成立。
以“鄉村詩人”為筆名的拉希德·薩里姆·扈利(1887—1984)是文學團的第二任主席,也是一位具有批判力、戰鬥力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村夫詩集》以思念祖國、青春寄語和人類理想等為主題,《颶風》集則是旅美詩人中出版的第一部愛國主義詩篇專集。他信奉的是“阿拉伯民族主義”,主張“劍——而不是耶穌和他之類——創造文明”。他被人稱作“爭取自由的紅色革命喉舌。”南美旅美派另一代表詩人是伊里亞斯·費爾哈特(1893
生),他的代表作品有《費爾哈特四行詩集》和《費爾哈特詩集》等。主題多是反對人類社會中傳統習俗和宗教、政治、社會偏見,顯示出改造社會的決心。
安達魯西亞文學團第三任主席是沙菲克·馬魯夫(1906 生)。二次大戰期間該團會刊暫時停刊,戰後重新發行,1953 年終刊。這一團體對阿拉伯文學,特別是詩歌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

代表作家

在北美,1920年在紐約成立了文學團體“筆會”,紀伯倫的散文詩集《先知》、努埃曼的小說集《往事》、艾敏·雷哈尼的詩集《雷哈尼亞特》、拉希德·胡里的詩集《風暴》等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1948年以後,旅美派作家創作了不少譴責猶太復國主義的作品。在文學形式方面,紀伯倫、艾敏·雷哈尼等人衝破阿拉伯古典詩歌韻律的束縛,寫作散文詩。在南美,旅美派文學主要活動地點是巴西阿根廷。1933年在巴西聖保羅城成立“安達盧西亞協會”,是繼“筆會”之後的第二個僑民文學團體。協會成員有著名作家拉希德·塞利姆·胡里(1887~),他著有《拉希德詩集》。在阿根廷的旅美派文學團體名為“文學家協會”,於1949年成立,其核心成員有詩人喬治·綏達哈(1893~)、小說家尤素福·薩里米和評論家阿卜杜·拉蒂夫·海欣(1904~)。薩里米主編《才華雜誌》,海欣著有《聖戰者的團結紐帶》,並主編《阿拉伯知識》周刊。

作家特點

紀伯倫

紀伯倫·哈利勒·紀伯倫(1883—1931)是阿拉旅美派文學星空最璀璨的星。在東方與世界文學中都占有顯著的地位,其文學藝術成就,特別是散文詩創作成就,堪與印度的泰戈爾相對媲美。他的作品被稱為“東方贈給西方的禮物。”1920 年起他擔任旅美文學家團體“筆會”主席,直到逝世。紀伯倫生於黎巴嫩北部一貧苦山村人家。十九世紀末隨母來到美國。其最初作品多為小說,如小說集《草原新娘》(1906)《叛逆的靈魂》(1907)和中篇小說《折斷的翅膀》(1911)。這些小說產生很大影響。紀伯倫的小說人物不多,情節也不複雜其主要特點是帶有濃重情感和哲理色彩的敘述,和主人公飽含辛酸的或壯懷激烈的大段傾訴。他運用象徵的筆法主人公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聯繫起來,把個人的愛情悲劇融入民族悲劇中。從1911年,紀伯倫進入以散文詩創作為主的階段。主要的散文詩集有《淚與笑》(1913),《暴風集》(1920),《珍趣篇》(1923),這些都是用阿拉伯文發表的。用英文發表的詩集有《瘋人》(1918)、《先驅者》(1920)、《先知》(1923)、《人子耶穌》(1928)、《先知園》(1933)等。紀伯倫熱愛祖國、熱愛東方民族、熱愛全人類。在《暴風集》中,他鼓勵人類擺脫束縛,成為自己的“主”,成為自尊自信的“神性的人”。他在《麻醉劑與解剖刀》、《齲齒》等文中指出,東方的病症在於他們竟然習慣於災病,寧願被麻醉而不肯以手術刀根治其病。紀伯倫在《奴隸主義》、《言語與誇誇其談者》等文中,揭示奴性的普遍存在,針砭東方人尚空談,少行動的現象,強調民族自我更新的意義。在《珍趣篇》中他熱情謳歌自己的祖國和人民,充分展示美好的社會政治理想,認真剖析民族心理的消極表現,深入探討新思想與舊思想,積極尋找通向心靈和人性的道路。在二十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前半期,紀伯倫的詩風開始從哀嘆人生轉變為批判現實,從孤獨寂寞到堅強自信,從纖麗型到力量型,激情型轉向哲理型。《瘋人》、《先驅者》、《沙與沫》、《流浪者》、《人子耶穌》、《先知園》等都屬於這一類型。

米哈依勒·努埃曼

米哈依勒·努埃曼(1889—1988)是黎巴嫩海外文學“三傑”之一,在藝術創作上,他的知名度僅次於紀伯倫,有時難分伯仲。在小說創作和文學批評方面,他是三傑中的翹楚。努埃曼性格內向,愛思考,他的詩中除自然景物描寫外,還透露出人生悽苦悲涼的壓抑感。其早期詩歌創作中的這一特點,後來發展成某種蘇菲主義(即神秘主義)傾向。他曾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這場戰爭使他看到了現代文明的另一面,增強了他的反戰意識和人道主義立場,對他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他的小說創作以短篇為主,有《往事悠悠》、《大物》、《粗腿壯》等,中長篇有《相會》、《最後一日》等。除小說外,他還有詩集、劇本、傳記、自傳等其他體裁的作品。他的詩衝破了傳統格律的束縛,採取多韻變韻隔行韻,重視詩本身的完整性,各部分之間的統一性,有時帶有神秘主義的氣息。他寫出《紀伯倫傳》,為阿拉伯現代散文文學增添了一個新的品種——藝術性評傳。《篩》被認為是阿拉伯現代文學時期最重要的文學批評著作,書中提出了文學創作和批評的新原則、新標準,其目的是與笛旺派一致的。努埃曼熱愛祖國、熱愛東方。他於1932 年就返回了黎巴嫩。他的後期文學創作已成為阿拉伯——黎巴嫩本土文學的一部分。

拉希德·薩里姆·扈利

拉希德·薩里姆·扈利是一位具有批判力、戰鬥力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的《村夫詩集》以思念祖國、青春寄語和人類理想等為主題,《颶風》集則是旅美詩人中出版的第一部愛國主義詩篇專集。他信奉的是“阿拉伯民義”,主張“劍——而不是耶穌和他之類——創造文明”。他被人稱作“爭取自由的紅色革命喉舌。”南美旅美派另一代表詩人是伊里亞斯·費爾哈特(1893生),他的代表作品有《費爾哈特四行詩集》和《費爾哈特詩集》等。主題多是反對人類社會中傳統習俗和宗教、政治、社會偏見,顯示出改造社會的決心

主要作品

先知

紀伯倫 :《先知》
1923 年發表的散文詩集《先知》是紀伯倫的代表作,這篇哲理抒情散文詩,使紀伯倫在世界現代文學史上占據了一個永久的位置。他在文中通過東方智者亞墨斯達法(艾勒—穆斯塔法)在回故鄉前臨別贈言,談到愛與美、生與死、苦與樂、罪與罰、婚姻與友誼⋯⋯等一系列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全面展示了自己的人生哲學,為人類心靈純化、精神升華繪出的一幅藍圖。他提出了人的目標——成為“神性的人”,又指出達到這一目標的具體道路:聽從“愛”的召喚,堅持“美”的追求。關於婚姻,他的基本出發點是“愛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夫妻要“彼此相愛,但不要做成愛的系鏈”。在父母長輩如何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他強調“生命是不倒行的”。紀伯倫在《先知》中對所有問題的闡述都是同其生命哲學相聯繫的。他提出“在工作里愛了生命,就是通徹了生命最深的秘密”。他認為,人類精神發展是沿著“侏儒——人性——神性”的軌道發展的,這與尼采的“超人”哲學頗為相似,但又與尼采不同,紀伯倫是帶著愛去啟示人類的。《先知》是紀伯倫創作生涯事的一個里程碑,是其作品中最優秀的。與同時代作家相比,紀伯倫不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達到了更高的水平。他不僅從民族和地域的角度提出問題,而且從世界和人類的角度提出問題。他的反“奴性”的思想,“神性的人”的思想是東方思想界的重要成果。他在藝術風格上善於學習與創新,形成了以豐富的想像力、激越的感情、深沉的哲學思考、富有啟發性的比喻、新穎的意向和象徵、音樂性的語言、強烈的主觀色彩等為主要特徵的嶄新風格——“紀伯倫”風格。紀伯倫的作品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受到歡迎。他中年而逝,是阿拉伯現代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重大損失。
《先知》《先知》

米哈依勒·努埃曼 《篩》
努埃曼在1923 年出版文學批評專著《篩》,在阿拉伯批評界引起轟動。在《篩》中,努埃曼全面論述了他的文學理論。他提出,文學批評的任務是認真鑑別作品的優劣和其中的美醜,達到取優去劣的目的。他認為文學批評是有主觀性的,這要求文學批評家們感覺敏銳,具有較好的區分鑑別能力,同時要善於從人類的精神需求中尋求批評的客觀標準,而這些標準應具有超越時代和地域的穩定性。他還提出了“創造性批評”的概念,指出文學批評家不應滿足於跟在文學創作後面,應超越它,為它指引道路,揭示新前景。這些觀點仍有重要意義。《篩》被認為是阿拉伯現代文學時期最重要的文學批評著作,書中提出了文學創作和批評的新原則、新標準,其目的是與笛旺派一致。

文學地位

筆會的文學活動持續了十餘年。1931 年紀伯倫逝世,1932 年努埃曼回國定居,筆會失去中堅,作為文學團體漸趨沉寂。通過創作和理論,筆會對阿拉伯海外文學與本土文學的發展,對新與舊的鬥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筆會的活動雖然停止了,但它的影響已遠遠傳播。1932 年,南美最大的阿拉伯僑民文學家團體安達魯西亞文學團在巴西聖保羅成立。成員多為黎巴嫩與敘利亞的僑民文學家和詩人。首任主席為米沙爾·馬魯夫(1889—1943),副主席為達伍德·舒庫爾,秘書為納濟爾·宰通。在幾年內,成員增加到三十多位。旅美派文學在它產生並興盛的20、30年代,由於阿拉伯本土的文學受到環境限制,發展滯緩,因而它對促進阿拉伯民族解放和社會改革運動以及本土文學的繁榮和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在國際上也受到廣泛重視,紀伯倫的著作曾被譯成54種文字出版。

相關作家

參考書目

《外國文學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版
《世界文學評介叢書》海南出版社 1993版
綏達哈:《我們的文學和文學家在美洲》,貝魯特,195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