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寺坐落在四川省彭州市城北口,始建於東晉(337年),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志公禪師擴建寺院,武則天天授二年(619)年更名大雲寺,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年詔號龍興寺。唐武宗會昌五年(845年)預知禪師重建龍興寺,直到本世紀四十年代寺院占地80多畝,有正殿四重,配殿多座,塑像100餘尊,長住僧人100多人,住房150餘間,四周紅牆環護,寺後假山上下古木參天,古寺高僧輩出,清末緬甸國王贈送玉佛一尊,印度國王送舍利子《貝葉經》,日本國贈送大藏經(此珍貴文物現存市文管所內),古寺由以釋迦哞尼真身舍利寶塔聞名天下。輕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六月,因遭地震影響,“中部縱裂,形成兩峰”。(1922年)舊曆除夕之日午刻,南半部塔塌,阱僅蹲四分之一。歷50多年來斜而不倒,被稱為“天彭第一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旁龍興舍利寶塔
- 始建於:東晉
- 初名:大空寺
- 被稱為:天彭第一奇
簡介
周邊景點
"龍興禪院"位於城北十字街口北側,山門開在寺院的南面,正對著筆直的北大街。跨入山門,即是供有四大天王等神像的小殿,殿後便是高聳入雲的"龍興舍利寶塔"新塔。該塔造型獨異而壯觀,塔座高約6米,面積為900平方米,北側建有高2米的平台和石階,供遊覽和參拜;塔座南側為進入塔身內的塔門,可登臨塔上的觀光台,腑視彭州市容;塔座上立有大小塔5座,中為高81米的主塔(內空),內有5個塔室,裝飾有釋迦牟尼佛升化傳說之塑像、浮雕、壁畫等,並有樓梯直達64米處的觀光台。四角有實心的4座小塔,外觀同主塔一樣,均安裝有鎏金銅質寶頂。主塔和4座小塔共安裝有玉雕、磁質、銅鑄等大小佛像1080尊,主塔的底層四方還裝置有4尊大佛像,可謂我國佛塔塔體上裝置佛像最多的佛塔了!
而且在塔的地宮中,還珍藏有藏巴利語系"藏經"和台灣佛陀基金會贈送的"中華大正藏經"等佛教經典、法器76箱,最珍貴的便是供奉有釋迦牟尼之白舍利。據古建築師們的分類,我國的佛塔主要有密檐式、金剛寶座式、花塔等五類,唯有金剛寶座式塔最能代表印度中部的佛塔。而"龍興舍利寶塔"即屬金剛寶座式,均按照從印度取回的圖樣所建,這類塔的高度在國內外一般為60米左右。至今還未見有比"龍興舍利寶塔"還高的金剛寶座式塔,所以它是我國最高的金剛寶座式塔了!該塔所處的"龍興寺"(宋代雅稱"園覺禪院")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不僅宋代文學家蘇詢為之撰有"彭州園覺禪院記",1949年12月7日劉文輝、鄧錫候、潘文華三將軍還在該寺發出了起義通電,為成都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均具有人文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