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雅風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省海門縣新河鎮
- 職業:地理學家、冰川學家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
人物經歷
施雅風,1919年 3月21日,出生於江蘇省海門縣新河鎮農民家庭。
1924年(5歲) 進新河鎮初國小習。
1929年(9歲) 初小畢業,進麒麟鎮北私立啟秀高國小習。
1931年(12歲) 高小畢業,進入啟秀國中。
1934年(15歲) 考取省立南通中學。
1935年(16歲) 參加全省集中在鎮江的學生軍事訓練3個月。
1936年(17歲) 所撰《德意志第三帝國與歐洲政局》短文刊登於《通中學生》刊物上。
1937年(18歲) 所撰《戰時中國的生存線》在當地《五山日報》上連載5日刊出。文中提出在抗日戰爭被封鎖時開闢西南國際通道的構想。七·七事變後考取浙江大學史地系。戰火迫近杭州,一年級在天目山禪源寺上課三個月,浙大全校師生員工開始西遷,到建德集中,繼續西行至江西樟樹鎮。
1938年(19歲) 隻身去南昌報名參加軍事委員會青年戰地服務訓練班。2-4月在湖南衡山訓練,5月在衡陽實習作戶口調查,6月改組成戰地服務團到安徽屯溪,8月得悉浙大將西遷至宜山,遂請長假離開戰地服務團,到江西泰和報到復學,9月到廣西宣山上課,重讀一年級。
1941年(22歲) 選地質學家葉良輔為導師,四年級以遵義南部地形為題,到野外調查三個月,至次年完成畢業論文,經學校選為優秀論文上報。
1942年(23歲) 浙江大學畢業。學士論文“遵義南部地形”獲得教育部獎。同年大學畢業留校,為二年制研究生,與楊懷仁結伴調查遵義金沙黔西修文四縣地質礦產,歷時3個月,所寫報告交資源委員會礦產勘測處。
1943年(24歲) 因物價高漲,研究生津貼不敷一伙食開支,得黃秉維先生幫助兼任重慶華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領一份工資,實際任務是以一年時間,蒐集整理華中地區水文資料。
1944年(25歲) 碩士研究生畢業,撰《華中水理概要》作為研究生論文通過,9月到重慶北碚中國地理研究所工作擔任助理員。
1945年(26歲) 抗戰勝利,為浙江大學準備編的《遵義新志》,撰寫《遵義區域地理》。同年,《地質論評》發表《遵義附近之地形》;重慶《經濟建設》發表《華中水理概要》;東方雜誌發表研究生時寫的《中國古代土壤地理》。
1946年(27歲) 2-5月得黃秉維幫助,參加成都平原和岷江峽谷地理考察,隨後撰寫《川西地理考察記》發表於中國地理研究所編的《地理》5卷(1946),6月又由黃秉維介紹參加資源委員會的“三峽水庫區經濟調查”,一起參加的有蔡鐘瑞、呂東明、鐘功甫、黃秉成等五人,七月離重慶,一路步行,橫穿大峽谷,半年時間到宜昌(約五千里路),調查了土地、房屋、農工商可能遭受的淹沒損失,按規劃擬建壩高200米,對水庫區淹沒損失作了較詳細的分類分區調查。到宜昌後乘船12月31日到南京。
1947年(28歲) 1-4月對水庫區淹沒損失作了較詳細的分類分區統計,共同編寫了《三峽水庫區經濟調查報告》,4月上交。在南京參加科學時代社南京分社,又參加中國科學工作協會南京分會,當選幹事會成員,參加編輯新民報的《科學副刊》。10月由老共產黨員呂東明介紹入黨,主要精力投入了黨要求的情報工作。
1948年(29歲) 發表《三峽區鷂子礫岩成因探討》,地理1948年6卷1期。提出與李四光先生不同的解釋,與楊利普等合作撰寫的《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發表於《地理學報》14卷1期。浙江大學史地研究所刊行《遵義新志》載有《遵義之地形》與《遵義區域地理》二文。與沈健(女)相識並戀愛。
1949年(30歲) 參與發起與籌備出版《地理知識》活動,第一期費用由大家捐款籌集,由南大地理系主任李旭旦任主編。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時中國科學院成立,所熟悉的地理與氣象界老領導竺可楨為副院長之一,推舉周立三為首聯名向中科院領導,並向竺可楨寫信陳述地理所應由中國科學院接收和發展的意見。11月初竺可楨來寧親自了解情況。恩師葉良輔逝去,撰文《悼念葉良輔教授》,發表於《地質論評》14卷。新著《川東鄂西區域發展史》論文於《地理》6卷2、3、4合期刊出。
1950年(31歲) 1月1日出版《地理知識》創刊號,印刷600份,迅即得到地理學界的歡迎和好評,第二期起由上海亞光輿地學社出資承印和發行。春節初二和沈健結婚。春,中國科學院辦公廳副主任惲子強,秘書處長黃宗甄隨行,到南京接收原中央研究院各單位,也包括地理所,成立地理所籌備處主任由竺可楨兼,副主任由黃秉維兼任。成立中科院華東辦事處南京分處,主任為孫克定,施雅風任地理所所務秘書。以後他又被選為南京各所的支部書記。6月,地理所籌委會在北京舉行第一次會議,確定新建地理所的業務組織和各項任務,因籌委會正、副主任都不在南京,具體工作由周立三負責,施雅風作為所務秘書在周立三的領導下緊張地開展各項工作。9月,竺可楨來南京召開第二次籌委會,並將他的二十四史共860本捐給地理所,並決定將上海王氏所藏方誌2628種24934冊全部購置給地理所
1951年(32歲) 開展忠誠老實運動。隨後,思想改造運動“三反”運動,均積極參與並為地理所、物理所在九華山區負責人。大女兒施建生出生。
1952年(33歲) 竺可楨召開地理學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預備會議。議定由孫敬之、周立三、施雅風等具體負責籌備工作。中國科學院指令去北京,負責陪同蘇聯科學院來華地理學家沙伊契柯夫考察天津、山東、淮河,浙江各地3個月,同時科學院決定開展中華地理志編輯業務,原施的所務秘書與《地理知識》編輯任務轉交程鴻負責。
1953年(34歲) 1月26-31日北京召開了中國地理學會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大會選出竺可楨、徐特立、孫敬之、候仁之、周立三、周廷儒、任美鍔、李旭旦、王德基、施雅風等17人為理事,竺可楨為理事長,孫敬之為書記,候仁之為《地理學報》總編輯,施雅風為副總編輯,李旭旦為《地理知識》總編輯。3月,參加“中華地理志”編輯工作。從南京調至北京,從事中國地形區劃研究。升職地理所副研究員。與陳述彭南下,作地形區劃調查,經山東穿大別山到武漢,會合周廷儒,經湘西、廣西到北海,經廣州,回北京。
1954年(35歲) 因《地理知識》泄密事件受批判,黨內當眾警告處分。科學院決定施兼任擬成立的學部秘書,以大部分時間從事學部籌備工作。二女兒施建平出生。
1955年(36歲) 2月3日與孫敬之一起參加蘇聯地理學會第二次代表大會,撰寫大會記要,在科學通報與地理知識刊出。中國科學院學部於6月舉行成立大會,竺可楨兼任生物地學部主任,施被任副學術秘書,參與地學方面學術組織工作。接受二機部任務參加青海湖考察。
1956年(37歲) 參加全國第一次科學技術長遠規劃編制工作,任地學組秘書。在57項任務中主要參與撰寫第一項中國自然區劃與經濟區劃和地理學科規劃。前撰寫的中國地形區劃草案(與周廷儒、陳述彭合作)列為中國自然區劃草案的一章,科學出版社出版,本書在蘇聯譯為俄文出版。
2月7日,參加在西苑大旅社召開的綜合考察組會議。
1957年(38歲) 為地貌區劃研究要求區分出冰川作用範圍,參加祁連山西段地質考察隊,與鄭本興、唐邦興二位同志,經過黨河谷地,攀登上黨河南山北坡馬廠雪山的小冰川,登至海拔4500米高度的冰川邊緣。北坡有冰川水源充足,南坡沒有冰川,考察隊連做飯的水都找不到;南北坡的強烈對比引發進一步研究冰川水源的願望,回京後書面報告中國科學院得到竺可楨副院長及秘書長裴麗生同意,批准成立專門冰川考察隊,聘請蘇聯專家指導,並責成施組織這個考察隊。
1958年(39歲) 所撰《中國大地貌形成構造條件的初步分析》(與方永合作)在《中國第四紀研究》第1期發表。6月,在蘭州成立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隊,蘭州分院副院長劉允中兼任隊長,施雅風、朱崗昆任副隊長,由甘肅省委調集高校及水利氣象部門科技與行政人員100多人,並在蘇聯冰川學家道爾古辛指導下,26日全隊離蘭州,7月1日全體考察隊員成功登上海拔5000米的一條冰斗山谷冰川,命名七一冰川,標誌中國現代冰川研究正式開始,國慶節前後,各隊回蘭州總結。所撰《青海湖及其附近地區自然地理(著重地貌)初步考察》在地理學報24卷1期發表。12月15-20日,北京地理專業會議。
1959年(40歲) 主編《祁連山現代冰川考察報告》,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組織6個隊開展天山現代冰川考察並成立天山冰川站,這年工作效果不佳。冬季在北京反彭德懷右傾機會主義運動中受到批判。
1960年(41歲) 母親逝世。完全脫離地學部。春,在蘭州成立冰川積雪凍土所籌委會,施為業務負責人,調周幼吾來工作。成立凍土組,所內人員一度擴充至200人,夏季,遷家來蘭州,物資缺乏,生活較困難,國家宣布大精簡,蘭州分院宣布籌委會人員編制為78人。
1961年(42歲) 蘭州分院宣布將冰川凍土所籌委會與地球物理所蘭州分所合併。科學院甄別撤消了1959年對施雅風的錯誤批判。
1962年(43歲) 中國科學院決定冰川凍土部分與地球物理所蘭州分所分開,成立地理所冰川凍土研究室,任命施雅風為室主任,主持開展較深入的烏魯木齊河冰川與水文研究。
6月11日,與竺可楨談論冰川積雪凍土研究計畫。
1963年(44歲) 接受甘肅省布置的河西石洋河水資源考察。與杜榕桓等去西藏北部土門格拉煤礦考察凍土,又去西藏東南部波密冰川土石流區初步踏勘,決定次年組織綜合性土石流隊。
1964年(45歲) 任希夏邦馬峰登山科學考察隊隊長,認識最高峰冰川發育特徵,並劃分了三次冰期,與劉東生合作的《希夏邦馬峰科學考察初步報告》在北京國際科學討論上宣讀受到國內外廣泛注意,文章收入北京科學討論論文集(英文),中文在科學通報發表。《中國現代冰川基本特徵》地理學報64年3期(與謝自楚合作)次年獲得科學院優秀成果獎。《西藏古鄉地區的冰川土石流》(與楊宗輝、謝自楚、杜榕桓合作)在科學通報1964年6期發表,這是我國第一篇土石流論文。
1965年(46歲) 主編的《天山烏魯木齊河冰川與水文》與《青藏公路沿線凍土考察》專著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中科院決定北京地理所沙漠室遷至蘭州,與蘭州冰川凍土室合併,8月成立冰川凍土沙漠所,任業務副所長,主持所務。於8月2日成立大會上,竺可楨副院長宣布建所任務與領導人名單,施作了冰川凍土沙漠所的方向和任務的報告。率考察組去昆明轉祿勸新近發生的滑坡大崩塌地區考察兩周,撰寫報告給雲南省科委與國家科委。
1966年(47歲) 科學院任命為西南土石流隊長,解決成昆鐵路通過西昌土石流區的問題,經考察提出了線路建議,為鐵路部門採納,6月下旬考察途經渡口時,即被召回參加文化革命受批鬥。中國科學院決定組織規模較大的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隊,劉東生為隊長、施雅風、冷冰,胡旭初為副隊長,施兼冰川與氣象組組長,制訂了具體考察計畫定於1966年夏季入藏考察,冰川所參加人員於5月初出發,6月,文化大革命運動爆發,施被召回批鬥,未能參加野外工作,以後整整喪失了三年工作時間。
1968年(49歲) 在激烈批鬥中悲觀絕望,8月間曾跳黃河,企圖自盡,但入河波浪翻滾中,醒悟,站立在沙灘上,被救上岸來。
1969年(50歲) 9月被解放,定為犯嚴重錯誤的幹部。
1970年(51歲) 下放所內設在康樂縣景古鄉的幹校勞動,半年左右。
1971年(52歲) 回所,任管理科研工作的生產組副組長,去河西、新疆了解有關研究工作,參加珠穆朗瑪峰考察總結。
1972年(53歲) 春,參加貴陽召開地學工作座談會,去北京看望了竺可楨副院長,參加10月在蘭州召開的珠穆朗瑪峰考察總結會議,會後劉東生、施雅風合作寫了《珠峰地區自然特徵和地質發展史》科學通報1973年18卷1期發表。參加新疆0503公路雪害防治考察。
1973年(54歲) 撰寫我國西藏南部珠穆朗瑪峰地區冰川的基本特徵論文(與謝自楚、張祥公等合作)中國科學1974年中英文發表,日本學者譯成日文在日本發表。參加天山冰川補點考察,特別對台蘭河現代冰川與第四紀冰川了解較多。
1974年(55歲) 年國中央有關部門下達任務要求冰川所派考察組,以兩年時間摸清巴基斯坦境內巴托拉冰川運動變化特徵,提出中巴公路通過方案,施奉命組隊於1974年4月進入巴基斯坦巴托拉冰川區,考察組施雅風、王文穎、何興、張祥松等包括一名醫生共28人通過兩年工作,深入了解長59公里巴托拉冰川特徵與變化規律,提出了中巴公路走1971年洪水破壞前原線適當改革通過方案,為中巴築路指揮部採納。
1975年(56歲) 1975年春季,再到巴托拉冰川。加強與擴大冰川各力一面觀測下作,進行樹輪氣候研究以探討冰川進退與氣候變化相關問題,對冰川全流域進行攝影測量;加強帳篷內數據整理與資料分析研究,在冬季撤退前提出前述冰川前進預報並據之提出公路通過力一案。
1976年(57歲) 主編的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報告(1966-1968)(現代冰川與地貌)卷。及《珠穆朗瑪峰第四紀冰期探討論》(與鄭本興合作)在珠峰地區科學考察報告1966-1968第四紀地質卷,均在科學出版社出版。珠穆朗瑪地區科學考察報告(1966-1968)系列專著獲國家1987年度自然科學一等獎,劉東生、施雅風、孫鴻烈等50人集體獲獎。撰寫喀喇崑崙巴托拉冰川考察科學總結。喀喇崑崙山巴托拉地段冰川影響和工程修復意見。經援巴築路工程指揮部上報交通部審核通過,1978年修復通車。
1977年(58歲)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喀喇崑崙山巴托拉冰川考察報告(主稿:集體)中英文本提交巴方,1-123頁。聯繫十多位地理與氣象方面專家,建議編輯出版竺可楨文集,獲得當時科學院院長方毅批准並指定施雅風負責,為此,施有幸第一個通讀了竺自1936年起的日記和自傳等有關資料。撰寫竺可楨生平與貢獻一文,組織地理所張丕遠等多位集中與初選文集中文章,年底,召開在多位學者參加的審稿會議,竺可楨文集編成。《中國西部地區的冰川地貌》(與任炳輝合作)在中國自然地理(地貌)卷197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參加1977年7月中國科學院全國自然科學規劃會議,為地學組召集人。11月在山東威海主持青藏高原隆起時代、幅度與形式討論會,會後在北京由李吉均等執筆撰寫總結性論文刊於1979年中國科學6期。
1978年(59歲) 1978年6月院委託綜考會成立了《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叢書》編審組,施雅風為組長。撰寫了《科學工作者的學習榜樣——記我國卓越科學家竺可楨同志》地理知識1978年2期刊出。4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科學大會。5月按中科院決定將原冰川凍土沙漠所分為兩所,郁文秘書長來蘭州解決分所中問題,施被任為冰川凍土所所長,不久又被任命為蘭州分院副院長。8-9月由施和謝自楚、李吉均、余傑(翻譯)四人參加了瑞士舉行的國際冰川目錄工作會議,順訪了解了瑞士、法國、英國的冰川研究情況。我國政府批准由蘭州冰川凍土所承擔中國冰川目錄的編輯任務,任負責人。從此多年持久地開展了中國冰川目錄的編制工作。11月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學術會議在蘭州召開,有72單位125名代表參加會議,施在會上作《木扎特冰川谷道與中西交通》報告。《喀喇崑崙山巴托拉冰川的近代進退變化》(與張祥松合作)地理學報1978年33卷1期;《喀喇崑崙山巴托拉冰川及其變化》(主稿:集體,中、英文)中國科學1978年9期發表;《訪問歐洲三國所見國際冰川學研究現狀》(與謝自楚、李吉均、余傑合作)冰川凍土1979年1期發表。
1979年(60歲) 提升研究員。《冰川凍土》雜誌發刊,任主編。8月參加日本雪冰學會年會,並應邀考察日本各地冰雪研究情況。12月參加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舉行17屆國際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大會IUGG,會上提出《中國晚第四紀氣候、冰川與海平面變化》論文並去墨爾本考察澳大利亞冰川研究情況。12月中科院聘為第四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0-1999),99年5月為名譽會員,2005年選為名譽副主任。《竺可楨文集》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1980年(61歲) 重建天山冰川站,設基本營地於中山森林帶,加強物理冰川觀測研究,並作為研究生培養基地。成立中國地理學會冰川凍土分會任主任(1980-1989)。去廬山考察有爭議的第四紀冰川遺蹟,撰寫《廬山真的有第四紀冰川嗎?》發表於1981年《自然辯證法通訊》。《喀喇崑崙山巴托拉冰川考察與研究》(主編)專著,科學出版社1980年刊行。8月參加在日本東京舉行國際地理學大會並考察日本中部山區冰川地形與冰緣情況。冬季,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院士)。
1981年(62歲) 在北京參加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大會,當選地學部副主任。參加瑞士舉行的冰川目錄工作會議,國際山地生態會議並順訪西德、奧地利冰川研究單位。主持在雲南東川市召開的全國土石流防治經驗交流會。
1982年(63歲) 經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評審授予巴托拉冰川考察與研究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在科學通報20期發表《廬山山麓第四紀土石流堆積的確論》(與鄧養鑫合作)進一步否定廬山第四紀冰川的誤解。1965年與劉東生共同主編《希夏邦馬峰地區考察報告》,因文化大革命動亂關係,至1982年始得出版;10月在安徽屯溪主持中國第四紀冰川冰緣學術討論會考察黃山第四紀冰川爭議地點,並與崔之久、李吉均等商定,申請基金徹底認識東部第四紀冰川問題。
1983年(64歲) 1月在地學部會議講《冰川凍土研究與國家經濟建設》主要內容刊於光明日報。夏季接待並陪同國際冰川學會組織的30多位包括理事長等各國冰川學家訪問天山冰川站與蘭州凍土所。9月偕程國棟等應邀出席在阿拉斯加費城舉行的國際凍土協會成立大會,作為凍土四大國之一的首席代表在會上作中國凍土研究主要導論報告,當選理事,會後應邀考察美國5個地點的冰川凍土研究單位。
1984年(65歲) 改任中國科學院冰川凍土所名譽所長、當選國際冰川學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1966年撰寫的《四川西昌附近鐵路建設中的土石流問題》因文革動亂,延至84年在冰川凍土集刊4出版。開始主持中國科學院支援新疆的重點項目烏魯木齊河水資源若干問題研究。去北京參加竺可楨逝世10周年紀念會上講《竺可楨思想指引我國冰川研究》,並被選為竺可楨研究會理事長。
1985年(66歲) 8月參加在英國Birmingham舉行的第一次國際地貌學大會,以後在挪威奧斯陸參加國際凍土協會理事會。兼任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研究員。自此,以夏季4個月(6月-9月)在蘭州,其餘時間的大部分在南京,在南京又掛名兼任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河海大學名譽教授。偕崔之久、李吉均等北至大興安嶺、長白山,南至桂林,並去天目山考察有爭議的第四紀冰川遺蹟,撰《桂林地區古冰川遺蹟何在?》,冰川凍土8卷2期。
1986年(67歲) 全面總結1983年開始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研究,於11月在南京舉行初稿評審會議,廣泛聽取不同意見,補充修改。完成《柴窩堡水源地開發利用建議》,主要內容年輸水3000百方,供烏魯木齊市用水建議,經新疆自治區領導採納。
1987年(68歲) 主編有9位合作者的《中國冰川概論》定稿。主編有30位合作者的《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修改定稿。均交北京科學出版社,於1989年印出。二書後均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夏季去加拿大首都參加12屆國際第四紀研究大會,會上報告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問題再認識。會後去溫哥華參加LIGG大會,順道到美國加州大學看望施建成夫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與中國科學院聯合資助的《中國氣候與海平面變化及其趨勢和影響》項目啟動,推施主持其事,施帶進一個課題即氣候變化對西北、華北水資源影響。
1988年(69歲) 開展烏魯木齊河水資源問題第二階段工作,著力推進以天山冰川站為主體山區水量平衡轉化研究,與烏市所在地區水資源承載力與供水研究。指導第一個博士生姚檀棟的博士論文《烏魯木齊河氣候、冰川徑流變化及其未來》在中國科學B輯6期發表。協助米德生編制《中國雪冰凍土圈(1:4,000,000)》在地圖出版社出版。年初由孫鴻烈副院長領隊,施雅風、張知非和外事局一同志,去南極地區長城站考察,87年底出發經智利到南美洲南端,1月初再乘飛機越海到長城站。時值南半球夏季,空氣清新,由秦大河站長陪同考察半個月,回智利又去阿根廷考察兩國地學科研單位。9月在天山冰川站召開烏魯木齊河山區水資源討論會具體審查1985-1987年烏河山區降水,蒸發、徑流形成與估算成果。由康爾泗、張國威等合作編輯《烏魯木齊山區水資源形成和估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於1992年出版。
1989年(70歲) 1月參加地學部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研討會上,講如何解決烏魯木齊地區的缺水問題的報告。參與編輯《葉良輔教授與中國地貌學》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其中協助李治素完成葉良輔教授的生平與貢獻文,另寫了《懷念葉師開展地貌與冰川研究》一文。夏季,6-7月由蔡保林和Aizen陪同,應邀訪問蘇聯,從伊犁出境,先到阿拉木圖訪問哈薩克斯坦有關地學科研單位,吉爾吉斯斯坦與伊塞克湖考察,以後到莫斯科、列寧格勒參觀,乘火車橫穿西伯利亞回京,適逢六·四不幸事件。研究青海湖近百年萎縮原因,主要為氣候暖乾化並非人類用水過多。據亞洲中部山地冰川變化,青海湖與伊塞克湖水文變化,提出20世紀亞洲中部氣候暖乾化,撰文於地理學報於1990年45卷1期發表,這是我參加氣候環境研究的第一篇創新論文。8月,去美國西雅圖參加國際冰川學會的冰川與氣候會議,提出亞洲中部冰川與湖泊萎縮指示氣候暖乾化論文,次年《冰川學年刊》發表。會後至紐約訪問拉蒙特觀象台見Kukla、李培基與曹梅盛,以後去德國不萊梅參加極地地貌會議作了中國冰川與冰川地貌報告,最後到法蘭克福參加第二屆國際地貌大會作青藏高原末次冰期與大冰期,正面否定Mathias Kuhle的青藏高原冰蓋論假說,反響強烈。上述二文均在德國地貌雜誌1992年補充卷96期與89期刊出。
1990年(71歲) 4月在南京舉行通過鑽孔與連續剖面研究青藏高原500萬年以來環境變化,項目建議討論,至1992年列入國家科委與中國科學院攀登計畫。為青藏高原大項目的第二課題。有9個單位參加,設4個專題。第二課題組長施雅風併兼第四專題負責人、副組長李吉均、李炳元。與曲耀光共同主編的《柴窩堡——達坂城地區水資源與環境》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含柴窩堡水源開發利用建議。與文啟忠共同主編的《柴窩堡盆地第四紀環境變遷與水文地質條件》由北京海洋出版社於1991年出版。
1991年(72歲) 氣候與海平面變化項目已全面展開,與范建華合作撰寫《中國氣候與海面變化研究若干進展》一文。1月去日本筑波參加氣候對環境與社會影響國際會議在會上宣讀了《中國中緯度氣候暖乾化對水資源影響》論文,發表於會議文集。指導博士生范建華完成“氣候變化對青海湖水情影響”的論文,內容發表於1992年中國科學B輯(5)、(6)期。4月在北京主辦中國全新世暖期學術討論會,與會學者三十餘人,會後分別撰文。由施雅風為主總結,以後少數同志集會討論,定距8.5-3 kaBP為大暖期時間,7.2-6 kaBP為大暖期鼎盛。8月參加在北京舉行13屆國際第四紀大會上,報告介紹中國大暖期初步研究結果,反映良好,並約定撰稿交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發表。
1992年(73歲) 偕沈健去美國探親,先到Santa Barbara施建成家,繼去Dallas探訪沈健的姐姐沈權,住數日。施雅風單身去華盛頓參加國際地理大會並作報告,回到建成家,建成開車北至舊金山,南去洛杉磯與聖地亞哥旅遊,前後一個月。前與周克俊等合作撰寫的《中國地表水估算特徵,近期變化及其對環境影響》一文在葉篤正、陳洋勤編的全球變化預研究一書中刊出(地震出版社)。與王蘇民合作撰寫《晚第四紀青海湖演化研究》在湖泊科學4卷1期刊出。與秦伯強合作撰寫的《青海湖水文特徵及水位下降原因分析》在地理學報47卷3期刊出。多人合作,曲耀光實際主編的《烏魯木齊水資源承載力及其合理利用》專著,科學出版社印行。
1993年(74歲) 主編《中國全新世大暖期的氣候與環境》專著山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其中施主撰《中國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與環境的基本特徵》和《敦德冰芯記錄的全新世氣候變化》二文。前者英文全文在1993年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發表,另中、英文在中國科學B輯發表,引用很廣。參加科學院地學部組織海平面變化考察組,考察珠江三角洲、長江口與上海附近、山東黃河三角洲與天津附近。參與編著《海平面上升對中國三角洲地區的影響與對策》,其中主寫《中國海平面上升及其影響評估》。科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影響較廣。老友呂東明去世,撰《引路的老友》一文,刊於周志成等編《風雨憶故人》——紀念呂東明文集中(1999年出版)。
1994年(75歲) 在北京參加紀念竺可楨逝世20周年的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小型國際會議,施作《竺可楨教授開拓了中國氣候變遷研究道路》報告,由《地理科學》中、英文發表。與張祥松、劉春寨等多人合作,完成的“氣候變化對西北、華北水資源影響”課題研究,在南京舉行審稿會修改定稿,由山東科技出版社於1995年出版。又與張祥松合作撰寫綜合性《氣候變化對西北乾旱區地表水資源影響》在中國科學1995年中、英文發表。與鄭本興合作撰寫《青藏高原中東部最大冰期時代、高度與氣候探討》1995年《冰川凍土》發表。在地學部全體會上作《我國海岸帶災害加劇發展及防禦方略》報告,發表於自然災害學報,後被青島海洋地質所譯為英文刊於該所參加國際會議文集中。《院史資料研究》4期發表《1947-1949年南京科技界部分革命活動回憶》。
1995年(76歲) 與吳士嘉合作撰寫的普及性的《中國冰川學的成長》刊入名家科普叢書,由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由科學院資源環境局資助組織了一個小項目“全球變暖與中國自然災害趨勢研究”所撰論文由自然災害學報於1996年2期專期發表,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與鄭本興合撰《青藏高原進入冰凍圈的時代、高度及其對周圍地區的影響》一文,發表於次年出版青藏高原項目年刊,並在1996年北京國際地質大會分組會上宣讀,此文得地學界廣泛引用。
1996年(77歲) 與鄭本興合作的《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時的冰川與環境》論文,推斷末次冰期最盛時冰川面積分布、降溫與降水特徵,刊於《冰川凍土》1997年19卷2期。以較多時間與李吉均、李炳元主編的《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與環境變化》專著完稿,廣東科技出版社於1998年2月出版。施主寫了其中冰凍圈變化與15萬年來青藏高原氣候與環境演變二部分。參加北京中國氣象局組織的氣候變化討論會,應邀報告《冰芯記錄揭示的氣候變化》全文刊登於1997年出版丁一匯主編會議文集。
1997年(78歲) 與吳士嘉合作編寫歷史故事性普及性的《冰川的召喚》由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加工出版,7.4萬字印1萬冊,訂購了200冊,分送友人,甚得社會歡迎。參加浙江大學百年校慶,在兩院院士報告會上作《晚新世代青藏高原隆升與東亞環境變化》報告。正文發表於地理學報99年54卷1期。回海門故鄉探親,在樹勛鎮(原名新河鎮)的樹勛中學為紀念先父母施登清、劉佩磺設立獎學金,獎勵成績優良又較貧寒的學生。懷念國中教我得益最大的陳倬雲老師,訪問三星鎮陳老師兒子家,陳老師己於多年前在上海病逝。撰短文《悠悠歲月——永恆光亮——深切懷念陳倬雲老師》,發表于海門報(1997年7月22日),後又為南通市出版的《智慧之光》轉載。去香港領取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港幣15萬元,回後分配捐助南京地理所圖書館2萬元,《冰川與環境》編輯費3萬元。
1998年(79歲) 己多年準備的《地理環境與冰川研究》(施雅風論文選集)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從270篇文章中選錄了72篇,有較詳細的自序,全書共達100多萬字,印了800冊。主寫的《青藏高原二期隆升與亞洲季風孕育關係探討》於中國科學D輯(中、英文發表)。認為二千萬年前青藏高原二期隆升與其他因子耦合促成亞洲季風替代老第三紀的行星風系。為準備慶祝冰川凍土事業四十周年,倡議編輯《冰川凍土科學創業之路》。其中,施撰了《老領導與老科學家的熱情支持與指導》、《勤懇踏實、克已奉公的好乾部周博仁》二文,又撰《第四紀中期青藏高原冰凍圈演化及其和全球變化聯繫》一文刊於(《冰川凍土》20卷3期)。《冰川凍土》4期是祝賀冰川凍土所40年特刊,9月10日在慶祝大會上也為施雅風80歲祝壽。有國際冰川學會秘書長S. Ommanney祝詞,科技部朱麗蘭部長、中科院路甬祥院長賀函、黃秉維師、中國地理學會與地理所、中國第四紀委員會、地質古生物所等賀詞。在學術思想討論會上有程國棟、謝自楚、鄭本興、杜榕桓、張林源等祝壽發言。此前地理學報也以《地理環境與冰川研究》為題發表多人祝詞。
1999年(80歲) 主撰《近2000a古里雅冰芯10a尺度的氣候變化及其與中國東部文獻記錄的比較》一文(中、英文)中國科學D輯29卷增刊刊出。應《中國地理學90年回憶錄》徵文撰《中國地理研究所到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建立冰川凍土研究事業30年》等4篇文章,由北京學宛出版社出版,另為紀念周立三院士、王德基教授、李承三教授、黃培華教授各撰一文。得劉曉東幫助撰《距今40-30ka青藏高原特強夏季風事件及與歲差周期關係》(中、英文)在科學通報發表,這是首次論述3階段時期中國氣候與環境的論文。
2000年(81歲) 撰《可預見的青藏高原環境大變化》短文,發表在科學時報(5月8日)後為China Daily以Roof of World Heats up摘載。實際由劉潮海領頭的中國冰川目錄編制完成;實際由朱季文等多人合作名義上由我領頭的《長江三角洲及毗連地區海平面上升影響預測與防治對策》一文,中、英文在中國科學發表。為紀念在台灣去世的張其昀師長,撰《史學精神與地學研究》一文,刊於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的《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與劉時銀合作《中國冰川對21世紀全球變暖影回響預估》在科學通報中文45卷4期,英文在45卷7期刊出。經過多人合作努力,第3次中國冰川總結性專著《中國冰川與環境——現在、過去和未來》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為此書撰寫了緒論,冰期間冰期變化和未來趨勢預測3章。
2001年(82歲) 施領頭,主要由於革寫英文稿的Reconstruction of the 30-40kaBP enhanced the Indian monsoon climate based on geological record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由英文三古雜誌169期發表。指導博士生賈玉連撰寫《水能聯合方程恢複流域古降水量時參數的確定方法及其套用——以青海湖全新世大暖期降水量推算為例》一文在《水利學進展》12卷3期發表。參加海峽兩岸山地災害會議,訪問台灣,在台中中興大學會議後環台灣島旅行一周,中途訪問了台南成功大學、高雄中山大學海洋所、台北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與中國文化大學,感觸很深,回大陸後撰《台灣的環境教育與水土保持》(中科院院士建議)、《記台灣傑出的環境地貌學家——王鑫教授》(山地學報(9卷2期))。
2002年(83歲) 先後發表《中低緯度MIS 3b(54-44kaBP)冷期與冰川前進》(冰川凍土24卷1期),《40-30kaBP青藏高原及鄰區高溫大降水事件的特徵、影響及原因討論》(湖泊科學14卷1期)、《對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降溫值、平衡線下降值與模擬結果的討論》(第四紀22卷4期)、《第四紀冰期劃分改進建議》(冰川凍土24卷6期)等論文。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97-98發表的Characteristics of Late Quaternary Monsoonal Glac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n East Asia一文經過2次修改補充,費力較大。夏季去烏魯木齊了解情況,肯定西北西部出現由暖乾到暖濕的氣候轉變,在新疆與北京香山學術會議發言介紹,在《冰川凍土》專文介紹,9月在蘭州組織專題討論。有新疆、甘肅、青海三省水文、氣象單位,中國氣象局與中科院有關單位參加,經較深入討論,撰寫《中國西北氣候由暖乾向暖濕轉型問題評估》專著(氣象出版社2003)。摘要性論文發表於第四紀研究23卷2期(2003)。此工作在社會影響較大,在《冰川凍土》的第一篇文章,得經計委一同志送呈朱榕基總理閱批交水利部長與氣象局長參考、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正瑛約劉東生、劉昌明、施雅風和水利部2位院士交談對此問題看法。歷時2年編成江蘇海門樹勛鄉施臣祿公支系家譜初稿,印刷200分發同族親友。
2003年(84歲) 發表《40-30kaBP中國暖濕氣候和海浸特徵及成因探討》(第四紀研究23卷1期),並以楊保為主同期發表《40-30kaBP中國西北地區晚濕氣候的地質記錄及成因探討》。發表了懷念師友的文章《緬懷秉維恩師》(商務印書館出版,紀念黃秉維先生誕辰90周年文集);《祝賀謝學錦院士80壽辰文集序》(書名《奮鬥的人生、輝煌的事業》);《傑出的冰川與寒區水文學家——楊針娘》(《冰川凍土》25卷1期);《鞠躬盡瘁畢生貢獻於凍土科學的邱國慶》(《冰川凍土》25卷4期)。研究長江洪水,撰《全球變暖對長江洪水可能影響及前景預測》(湖泊科學15卷增刊,英文稿在姜彤等編的《長江洪水與氣候變化》於2004年出版)。
2004年(85歲) 撰《竺可楨教授與中國地理科學》一文,先作為竺可楨全集序之一,發表第1卷竺可楨全集,後於5月在天津舉行的中國地理學代表大會上宣讀,為重慶的《地理教育》5期刊載,這次代表大會得地理科學成就獎,並被選為地理學會名譽理事長,去年在《冰川凍土》上,文“西北氣候由暖乾向暖濕轉型的信號、影響和前景初步探討”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優秀論文獎。獲得科學出版社傑出作者獎,獎金1萬元。參加十二屆院士大會,會議期間中央電視台為施攝製《大家》欄目中專題片,放映後安徽教育出版社約撰《地學創新經驗論》一書,約90歲生日半年前定稿。撰《青藏高原大冰蓋假設的提出與揚棄》(《第四紀研究》24卷1期)。與《1840年以來長江大洪水演變與氣候變化關係初探》(湖泊科學16卷4期)。
2005年(86歲) 經過二年多工作,主撰《長江中游田家鎮深槽特徵及其對泄洪影響》在地理學報60卷3期發表,內容相同的英文稿將於2006年Geomorphology發表。與多人合作主編《簡明中國冰川目錄》由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經甘肅省科技廳評選,中國冰川目錄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從4月北京冰凍圈與全球變化大會開始,一直注意冰川變化。8月出席在北京大學舉行全球華人地理大會。9月蘭州國際冰川學會高海拔地區冰凍圈會議均講冰川變化問題,並為英文《冰川與環境》撰寫最後一章冰川變化及其未來趨勢。撰《葉良輔教授指導地貌學的原始創新研究》於浙大校友2005年下期發表。
2006年(87歲) 4月11日在蘭州甘肅省科技大會領取省委蘇榮書記頒發“甘肅科技功臣獎”,為此蘭州報刊均予宣傳。甘肅日報記者採訪到國際冰川學會主席A. Ohmura與劉東生等評語報導,省上規定60萬獎金中20萬元改善科技工作條件,20萬元發給參加工作有功人員(開了60人名單分發)。20萬元歸個人支配,決定捐助農村辦學,對象為1970年勞動過的康樂縣景古鄉中心國小,建一座教學樓,於6月30日親往觀察,即日破土動工。5月中旬去北京參加中國氣象局首任局長涂長望百歲誕辰紀念,會上作《為民主與科學,為中國氣象事業獻身奮鬥——懷念我的老師涂長望院士》發言,全文刊中國氣象報。6月4日偕沈健再去北京參加兩院士大會聽胡總書記激勵自主創新報告,受到深刻教育。《中國冰川目錄》經由甘肅上報北京科技部於6月10日評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半年在南京撰《長江中游西部洪水災害演變與當前情景》一文交自然災害學報刊出。西北近期氣候變化英文稿,幾次修改接《Climatic Change》主編通知錄用(2006年7月5日初稿終止)。
主要成就
2007年(88歲) 在蘭州為《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一書準備國家自然科學獎申報材料。為劉東生九十華誕撰文《熱誠祝賀劉東生院士九十華誕——六十年相交與欽敬》發表於《第四紀研究》2007年第6期。11月2日參加在南京舉行的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並致辭。
2008年(89歲) 《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0月,回家鄉南通,參觀母校南通中學,並贈書。11月,赴江西南昌參加中國地理學會長江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12月11日,張青松等來訪。談地理所的歷史。
2009年(90歲) 1月9日,赴北京領取科學獎(查)。1月20日,在南京參加江蘇省浙江大學校友會《紀念“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大會》。2月14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樊洪業研究員等人來訪,為編撰《竺可楨全集》事。5月,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50年所慶暨施雅風90歲祝壽。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領導、院士、科學家出席祝賀。6月,科技部召開全國野外工作會議,列出20位突出貢獻科學家。6月17日《科技日報》刊登的報導中刊載有四位科學家的照片,施雅風位列第一。撰寫多篇論文。7月3日,夫人沈健去世。9月28日,捐贈設立的“沈健女士獎學金”頒發儀式在康樂縣第三中學舉行。
2010年(91歲) 因身體原因,遵醫囑不能再去蘭州,定居南京。撰寫多篇論文,主編《中國第四紀冰川新論》,親自撰寫或合作撰寫第一章、第四章部分章節、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部分章節.此時施先生身體已經相當虛弱,但還是在病房裡親自審定了整部書稿,最難能可貴的是先生負責撰寫的章節是他一筆一畫在電腦上寫出來的,但《中國第四紀冰川新論》在2011年才出版,未看到出版。
2011年(92歲) 2月13日因病在南京去世。
此文曾發表於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編的《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施雅風先生紀念文集》.蘭州:讀者出版集團出版,2012年4月.此處發表的年譜部分內容由編者補充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