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雅風

施雅風

施雅風( 1919.3.21-2011.213),筆名廈峰、蒲良,江蘇海門人,著名地理學家、冰川學家,中國冰川學的奠基人,中國凍土學和土石流研究的開創者,被譽為中國現代冰川之父。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史地系,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獲浙江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施雅風一生致力於冰川學地理學研究,領導和促進開展凍土學土石流的研究,在發展中國地貌學、乾旱區水文學、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第四紀氣候和環境變化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施雅風領導的科研團隊,歷時24年,在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礎上,編纂完成了《中國冰川目錄》;在此基礎上,他組織編寫了《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這是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的里程碑,並提出中國東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第四紀冰川的意見。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學研究,主要著作,人才培養,社會任職,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民國八年(1919年)3月21日,施雅風出生於海門新河鎮西南(原樹勛鄉新海村)的一戶農家。
民國十三年(1924年),入新河鎮初國小習。
民國十八年(1929年),在麒麟鎮北私立啟秀高小就讀。
民國二十年(1931年),高小畢業進入啟秀國中。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考入省立南通中學。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於南通中學畢業,考入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深造。
民國三十年(1941年),拜著名地質學家葉良輔為導師,翌年完成畢業論文《遵義南部地形》,獲教育部嘉獎。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在黃秉維教授指導下完成論文《華中水理概要》,9月到重慶北碚中國地理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員
1945年-1949年,在中國地理研究所工作期間,相繼發表了《川東鄂西區域發展史》《川西地理考察記》《三峽水庫區經濟調查報告》《三峽區鷂子礫岩成因探討》《成都平原之土地利用》等論著。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施雅風隨資源委員會去四川西部進行水利經濟調查。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在南京入黨,從事科技界革命活動,乃中國地學界為數不多的中共地下黨員之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底,施雅風受命收集一批長江水流量、流速、航道的資料。直到20世紀80年代,施雅風才知道,這些資料為第二野戰軍渡江提供了重要的作戰參考。
1949年,南京解放後,施雅風參與創辦《地理知識》月刊。
1953年,調北京任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地貌區劃研究。
1954年,兼任中科院生物地學部副學術秘書,在竺可楨領導下從事地學發展規劃研究和組織工作。
1957年6月,施雅風和兩位年輕同事前往甘肅,考察河西走廊和祁連山西脈。他和蒙古族嚮導的考察隊一行4人花費了兩天時間,沿著一條卵石溪谷,攀登上海拔4500米的馬廠雪山,這實際上是黨河南山北坡的冰斗冰川。
1958年,到蘭州,組織中國西部高山冰川考察,先後任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隊副隊長、冰川凍土研究室主任、冰川凍土沙漠研究所副所長、冰川凍土研究所所長、中科院蘭州分院副院長兼研究員。
1959年至1962年,施雅風克服了中國經濟面臨暫時困難帶來的影響,決心安家蘭州。同時,主持組織了天山山系的冰川考察研究。
1966年初夏,為完成成昆鐵路定線的任務,他帶領10多個同事到西昌地區調查土石流可能對成昆鐵路產生的危害和預防辦法。
1974年,施雅風領導組織的對盤桓在喀喇崑崙西南側、巴基斯坦境內的巴托拉冰川考察研究,為中巴公路的修建作出了重大貢獻。
1978年,施雅風組織中國冰川學家開始了中國冰川目錄的系統編制工作。
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地學部副主任。
1984年後,改任冰川凍土研究所(現為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名譽所長,兼任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並聘為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蘭州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河海大學名譽教授。
1988年,近七旬高齡的施雅風乘飛機環繞半個地球,經南美洲智利飛抵南極大陸,到達中國長城科學站,回國後,他寫出論文《南極洲:國際科學競技場》。
2008年,在即將迎來五四運動九十周年之際,在施雅風的努力下,促成了江蘇浙江大學校友會的五四紀念活動。
2009年10月17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蘭州施雅風家中探望。年過九旬的施雅風當面向溫家寶提了兩條建議,其中之一即是加強基層民主選舉,希望中央領導加快中國政治改革的步伐。
2010年3月,耄耋之年的施雅風由於心衰加重,住進了醫院。儘管他時常經受著心衰所帶來的嘔吐、便秘等一系列病痛折磨,但他仍堅持在病床上完成了《中國第四紀冰川新論》的審稿,並撰寫了《回顧土石流科學研究的開創與科學普及》一文。
2011年2月13日18時35分,在江蘇省人民醫院不幸逝世,終年九十三歲。

主要成就

科學研究

施雅風開創和推動了中國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與環境、冰雪災害、第四紀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統地發展了中國冰川學理論,把中國冰川學研究不斷推向世界前沿。
施雅風他考察並領導編著了祁連山天山喜馬拉雅山喀喇崑崙山的冰川考察報告和綜合性專著;預報了喀喇崑崙山巴托拉冰川的變化,並確定了中巴公路通過方案;提出中國西部山區小冰期、末次冰期與最大冰期遺蹟和特徵。
施雅風在地貌學和第四紀地質方面,參與領導了50年代中國地貌區劃的研究,並負責華北、西北等地區的區劃和地貌圖的編制。他首先指出中國西部山區小冰期與末次冰期遺蹟位置和特徵,並為14C年齡資料所證實。初步提出西部幾個山區的冰期劃分和對比意見。80年代與合作者提出了廬山等中國東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第四紀冰川的意見。在歷史地理與科學史方面,較深入地探討了川東鄂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還發起和參與編輯了《竺可楨文集》。

主要著作

《喀喇崑崙山巴托核冰川考察與研究》(主編),科學出版社,1980年。
《中國冰川概論》(主編),科學出版社,1988年。
《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與環境問題》(第一主編),科學出版社,1989年。
《中國全新世大暖期氣候與環境》(主編),海洋出版社,1992年。
《氣候變化西北、華北水資源的影響》(主編),山東科技出版社,1995年。
《中國冰川學的成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5年。
《冰川的召喚》,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97年。
《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與環境變化》(第一主編),廣東科技出版社,1998年。
《地理環境與冰川研究”(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98年。
《中國冰川對21世紀全球變暖回響的預估”》,《科學通報》,2000年,45卷4期。

人才培養

經施雅風親自選拔和培養的著名科學家有中科院院士李吉均程國棟秦大河、姚檀棟,工程院院士丁德文,另外還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教授級科學家,如北京大學教授崔之久,及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何元慶研究員。

社會任職

曾當選為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冰川凍土分會主任、中國第四紀研委會副主任、竺可楨研究會理事長、國際冰川學會理事、皇家倫敦地質學會名譽會員等。同時,還兼任《冰川凍土》《地理學報》《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等期刊的主編、副主編、編委。
曾任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國際凍土協會國家通訊員,國際山地學會顧問,國際凍土協會理事,國際冰川學會理事,名譽會員,國際第四紀協會和皇家倫敦地質學會名譽會員等職。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6獲得了甘肅省科技功臣獎----獲獎
2006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冰川目錄》獲獎
2005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冰川目錄》獲獎
1997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獲獎
1987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獲《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影響》獲獎

人物評價

國際冰川主席莫瑞:他是一位有魅力的科學家,他把中國冰川和冰川研究事業介紹給了世界。
劉東生院士:施先生首先是一個充滿激情和奉獻精神的革命者、共產黨員,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科學領導者,同時也是一個長期奮鬥在冰川研究一線的科學實踐者。他所體現出的無私奉獻、不斷創新、勤懇實踐的精神,值得科學工作者特別是年輕人學習。他對科學工作高瞻遠矚,很有遠見,既能爭取很多長者加入他的科學團隊,又培養了很多年輕人,他是中國知識分子一個時代的代表。
中科院寒旱所所長王濤研究員:先生是中國現代冰川、凍土和土石流研究的開創者,領導並推動了中國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與環境、冰雪災害、第四紀冰川等方面的研究,系統發展了冰川學理論,為中國冰川科學躋身世界冰川研究先列奠定了基礎。先生開創的冰川凍土事業對於中國乾旱區水資源合理利用、土石流及冰雪災害預防和寒區重大工程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深遠,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巨大。先生始終以服務國家建設和發展為己任,始終堅持改革創新,始終在科技事業發展中發揮著引領和示範作用。
中科院蘭州分院原院長程國棟院士:施老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作為冰川凍土研究所創始人,先生從事業發展的角度提出新所的定名—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這個定名為我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施老有很敏銳的學術眼光,他很早以前親身實踐的冰凍圈與全球變化的研究已成為全球變化研究的熱點,所以,我們要學習施老以超前的眼光審視我們事業的發展。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員秦大河院士:先生開創的中國寒區旱區科學研究始於甘肅,在惠及西部、產生國際影響的同時,也為甘肅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先生的領導推動下,蘭州已成為中國地球科學研究的三大基地(北京、南京、蘭州)之一以及國際冰川凍土研究中心之一。以寒旱所為代表的中國西部生態環境研究已形成集冰川、凍土、沙漠、高原大氣、水土資源、生態農業和遙感信息為一體的研究體系,作為這一事業的開拓者和創造人,先生的貢獻所產生的社會效益顯著,利在當代,功在未來。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員賴遠明院士:先生70餘載的科研生涯,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開創中國現代冰川學研究、打開中國冰川學國際合作研究的大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