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拉斯布格(Eduard Adolf Strasburger,1844—1912),德國植物學家、細胞學家。歷任耶拿大學教授、植物園園長,波恩大學教授。1875年出版《關於細胞結構和細胞分裂》,首次描述植物細胞的間接分裂過程。1884—1885年與其他學者同時證實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縱向分裂,數目加倍。曾提出細胞質和核質等名稱,確認細胞核是遺傳的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特拉斯布格
- 國籍:德國
施特拉斯布格(Eduard Adolf Strasburger,1844—1912),德國植物學家、細胞學家。歷任耶拿大學教授、植物園園長,波恩大學教授。1875年出版《關於細胞結構和細胞分裂》,首次描述植物細胞的間接分裂過程。1884—1885年與其他學者同時證實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縱向分裂,數目加倍。曾提出細胞質和核質等名稱,確認細胞核是遺傳的基礎。
施特拉斯布格(Eduard Adolf Strasburger,1844—1912),德國植物學家、細胞學家。歷任耶拿大學教授、植物園園長,波恩大學教授。1875年出版《關於細胞結構和細胞分裂》,首次描述植物細胞的間接分...
雙孢胚囊,是E.A.施特拉斯布格1879年最先在蔥中發現的。它的發育特點是,兩個大孢子核經過兩次有絲分裂,形成與蓼型相似的8個胚囊。四孢胚囊發育比較複雜,根據減數分裂後4個核的不同排列,可把它們分成3個組:第1組──貝母型,小白花丹型和德魯撒型,4個大孢子呈1+3排列: 珠孔端1個,合點端3個。第...
1、1875年,德國植物學家E.A.施特拉斯布格首先敘述了植物細胞中的著色物體而且斷定同種植物各自有一定數目的著色物體。2、1880年,巴拉涅茨基描述了著色物體的螺旋狀結構,翌年普菲茨納發現了染色粒。3、1885年,德國學者C.拉布爾提出著色物體數目恆定的規律。4、1888年,W.瓦爾代爾把核中的著色物體正式命名為染色體...
德國植物學家施特拉斯布格1875年首先敘述了植物細胞中的著色物體,而且斷定同種植物各自有一定數目的著色物體;1880年巴拉涅茨基描述了著色物體的螺旋狀結構,翌年普菲茨納發現了染色粒,直到1888年瓦爾代爾才把核中的著色物體正式命名為染色體。德國學者亨金1891年在昆蟲的精細胞中觀察到 X染色體,1902年史蒂文斯、威爾遜等...
4年後,德國植物胚胎學家、細胞學家E·A·施特拉斯布格在被子植物中也看到了這種現象。他在水晶蘭中觀察到胚囊中由花粉管釋出兩個雄性核(精子),其中一個與卵結合;當時還不了解第2個精子的命運。1898年,俄國植物胎學家С·Г·納瓦申研究了頭巾百合和貝母的受精作用,才發現一個精子和卵融合,而另一個和...
從1875~1884的幾年中德國解剖學家和細胞學家弗萊明在動物中,德國植物學家和細胞學家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中分別發現了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染色體的縱向分裂以及分裂後的趨向兩極的行為;比利時動物學家貝內登還觀察到馬副蛔蟲的每一個身體細胞中含有等數的染色體;德國動物學家赫特維希在動物中,施特拉斯布格在植物...
而愛德華·施特拉斯布格也從植物得到相同結論。這些結果顯示了細胞核在遺傳上的重要性。1873年,奧古斯特·魏斯曼提出了一項觀點,認為母系與父系生殖細胞在遺傳上具有相等的影響力。到了20世紀初,有絲分裂得到了觀察,而孟德爾定律也重新見世,這時候細胞核在攜帶遺傳訊息上的重要性已逐漸明朗。定義 細胞核是細胞的...
1882年由德國植物學家、細胞學家E.A.施特拉斯布格命名為“胞間連絲”。近年來的一個重要的進展就是,發現胞間連絲運輸的物質中,不僅僅是一些諸如礦質離子、糖、胺基酸和有機酸等小分子物質,而且含有諸如蛋白質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質。日益增多的大量證據表明,胞間連絲通道對運輸物質分子大小的限度也受許多因子...
1884年德國植物學家E.A.施特拉斯布格在被子植物中發現精子和卵融合,並指出胚是受精作用的產物。此後這一重要的發現才得到普遍肯定。1898年,俄國胚胎學家С.Г.納瓦申與法國植物學家L.吉尼亞爾在百合和貝母中分別發現雙受精。到20世紀20年代,基本摸清了大小孢子的發生和胚囊、花粉的形成過程、性細胞行為、傳粉...
1884年,施特拉斯布格(Eduard Strasburger)採用了術語“chloroplasts”(Chloroplasten)。英文中的“葉綠體”(chloroplast)一詞來源於希臘語中的“χλωροπλάστης”,該詞是由“綠”(希臘語:χλωρός,羅馬化:chloros)和“成型”(希臘語:πλάστης,羅馬化:plastis)組合...
另外,德國E.A.施特拉斯布格結合形態學,細胞學和解剖學,對植物進行了較全面的研究,特別在裸子植物的形態及其輸導系統方面有許多貢獻。他提出植物體中有兩種明顯不同的系統──進行同化作用的皮層系統和有輸導作用的中柱系統。這一時期,植物解剖學的研究非常活躍,例如提出了植物組織的各種分類系統;對細胞分裂、...
1894年德國植物學家E.A.施特拉斯布格通過細胞學的研究發現世代交替實質上是二倍染色體細胞的個體與其單倍染色體細胞的個體互相交替。研究世代交替的主要意義是闡明了合子是從配子結合而成,並萌發成孢子體,而孢子是從孢子體產生的,並萌發成配子體。至於孢子體和配子體是否必須經過互相交替還是次要的問題,因為有的...
1867年德國植物學家霍夫邁斯特對植物,施奈德1873年對動物,分別比較詳細地敘述了間接分裂;德國細胞學家弗勒明1882年在發現了染色體的縱分裂之後提出了有絲分裂這一名稱以代替間接分裂,霍伊澤爾描述了在間接分裂時的染色體分布;在他之後,施特拉斯布格把有絲分裂劃分為直到現在還通用的前期、中期、後期、末期;他...
德國植物學家E.A.施特拉斯布格1875年首先敘述了植物細胞中的著色物體而且斷定同種植物各自有一定數目的著色物體;1885年德國學者C.拉布爾提出著色物體數目恆定的規律。1880年巴拉涅茨基描述了著色物體的螺旋狀結構,翌年普菲茨納發現了染色粒,直到1888年W.瓦爾代爾才把核中的著色物體正式命名為染色體。德國學者H.亨金 ...
而愛德華·施特拉斯布格也從植物得到相同結論。這些結果顯示了細胞核在遺傳上的重要性。1873年,奧古斯特·魏斯曼提出了一項觀點,認為母系與父系生殖細胞在遺傳上具有相等的影響力。到了20世紀初,有絲分裂得到了觀察,而孟德爾定律也重新見世,這時候細胞核在攜帶遺傳訊息上的重要性已逐漸明朗[3]。細胞核遺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