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拉姆大眾傳播模式

施拉姆大眾傳播模式

大眾傳播過程模式,主要的傳播過程模式之一,1954年由威爾伯·L·施拉姆在《傳播是怎樣運行的》中首次提出,該模式充分體現了大眾傳播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眾傳播過程模式
  • 時間:1954年
  • 提出者:威爾伯·L·施拉姆
  • 領域:傳播學
  • 出處:《傳播是怎樣運行的》
  • 引申:循環模式;互動過程模式
名詞解釋,背景,評價,引申,循環模式,互動過程模式,

名詞解釋

如概述圖所示,大眾傳播過程模式充分體現了大眾傳播的特點。構成傳播過程的分別是大眾傳播與客群,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傳達與反饋的關係。作為傳播者的大眾媒體與一定的信源相連線,又通過大量複製的訊息與作為傳播對象的客群相聯繫。客群是個人的集合體,這些個人又分屬於各自的社會群體;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都保持著特定的傳播關係。

背景

1954年,施拉姆在C.E.奧斯古德的觀點啟發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新的過程模式,稱為“循環模式”。這個模式強調了社會傳播的互動性,並把傳播雙方都看做是傳播行為的主體,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其缺點是未能區分傳受雙方的地位差別,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傳授雙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其次,這個模式雖然能夠較好地體現人際傳播尤其是面對面傳播的特點,對大眾傳播過程卻不能適用。施拉姆本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又另外提出了一個大眾傳播過程模式,即本詞條收錄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

評價

施拉姆的這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會傳播過程的相互聯結性和互動性,已經初步具有了系統模式的特點。

引申

循環模式

提出者:C.E.奧斯古德、威爾伯·L·施拉姆
施拉姆大眾傳播模式
時間:1954年
出處:《傳播是怎樣運行的》
評價:該模式強調了社會的互動性,並把傳播雙方都看做傳播行為的主體,這是正確的,但也有缺陷。它把傳播雙方放在完全對等或平等的關係中,與社會傳播的現實情況有不符之處;它能夠體現人際傳播特別是面對面傳播的特點,卻不能適用於大眾傳播的過程中。(詳細見圖一)

互動過程模式

提出者:[美]M.L.德弗勒
時間:20世紀50年代後期
出處:由香農——韋弗模式發展而來
評價:德弗勒互動過程模式突出雙向性,被認為是描繪大眾傳播過程的一個比較完整的模式。缺點:沒有考慮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噪音並不能說明外部條件和環境因素的全部複雜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