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介人

施介人,男,1940年出生,中共黨員,主任醫師,1959年參加工作,工作僅半年,因表現出色,學習勤奮,同年考入石河子醫學院,5年後以全優的成績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介人
  • 出生日期:1940年
  • 職業:主任醫師
  • 性別:男
個人簡介,人物事跡,

個人簡介

1966年分配至農三師48團6連線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施介人紮根邊疆,情系病人,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為解除病人的痛苦忘我工作,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和醫療技術獻給了邊疆,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克服藥品奇缺,醫療設備落後的困難全面開展外科、內科、兒科、醫療防疫等各方面工作。取得較大成績,深受廣大農場職工的讚揚,被當地譽為“白求恩”式的好大夫。1984年獲自治區優秀科技工作者,1988年獲自治區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1990年獲師先進科技工作者,1990年獲兵團先進工作者,1991年獲兵團屯墾戍邊勞動獎章,1992年10月,獲國務院特殊津貼證書,1994年12月,獲農三師優秀科技工作者,1996年12月,獲自治區優秀專業技術工作者稱號,並多次獲師醫院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稱號。他於2000年5月退休。

人物事跡

1973年,施介人調入剛成立不久的新疆建設兵團農三師醫院外科工作。當時農三師醫院地處喀什巴楚縣極為偏僻的毛拉鄉,他所從事外科的專業工作責任重,風險大,但他不畏艱難,一絲不苟,兢兢業業鑽研業務克服落後的條件攀登醫學高峰。在1966年至1986年的20年間,施介人克服困難,沒有試驗室,自己就把臨時搭建的草棚當作動物實驗室,有時還提著麻繩到老鄉家去買狗買兔,並首創了顯微外科動物實驗,“狗腎、兔腎、原腎離斷、髂窩移植”等工作,為臨床進行血管顯微手術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後“人體大網膜移植”、“四肢大血管再接及同種血管移植”的成功,均得力於當時的動物實驗室的技術訓練。
1986年,施介人在艱苦的環境中悟出了如何行醫如何做人,同時也磨鍊了他對醫學的更深一步的追求,他以勤奮嚴謹、堅持不懈的精神把自己的醫術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他率先在喀什地區開展了食道上、中、下段切除術,肺癌切除等胸外科手術,股淺靜脈帶戒術治療股靜脈瓣功能不全,血管移植,改良甲狀腺瘤手術等新技術、新手術18項,填補了師醫院和喀什地區醫療科研及技術上的空白。他潛心研究地方病,如對甲狀腺結節的研究。凡在新疆居住過的人都知道,甲狀腺結節是南疆少數民族中流行的疾病。施介人同志在臨床和下鄉過程中,看到當地少數民族農民長期被這種病困擾的情景,心裡十分著急,他認真在臨床實踐,花費了自己全部的業餘時間精心研究。八十年代初,他的《新疆南部葉爾羌河流域甲狀腺結節200例分析》在全國性醫學雜誌上發表,而後又被錄選參加全國甲狀腺、胰腺外科學術會議交流。多年來,他始終如一地堅持深入臨床實踐,先後在《中華小兒外科雜誌》、《實用外科雜誌》等全國性雜誌上發表論文7篇,在《兵團醫學》、《農墾醫學》、《喀什衛生》等省、地區級雜誌上發表論文19篇。
1993年初夏,喀什發生一場爆炸事件,事發後,施介人迅速組織醫務人員搶救被炸傷民眾,親自為極度重傷者治療,組織對受傷者的會診,每日三次到病房查看病情,使受傷者很快恢復健康,及時有效地配合了有關部門對這次爆炸事件的調查,穩定了社會治安。鑒於他的出色表現,1994年4月,獲兵團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稱號。1995年9月,獲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在他任院長的8年間,親自主持開展了一些新的醫療項目,如經皮肝穿造影、膽總管囊腫、膽總管空腸Roux-y吻合術、經腹會陰直腸癌根治術、肢靜脈瓣功能重建術等項目。在他的帶動下,醫院的科研水平不斷地提升,提高了疾病的診斷率和治癒率,重危病人的搶救成功率也不斷提高。他積極創造人才成長的條件,使之盡其可能,在醫院有用武之地。他還主持制定了院科技人才培訓計畫,明確了學科梯隊培養及學科發展的目標,堅持以“三基”訓練為重點的臨床能力培養。8年來,僅是上學一項,醫院就推薦了90人次參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