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記者。中國作協、散文家、報告文學、廣電協、影協、視協會員。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現任陝西廣播電視台國際部書記、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電視客群研究會副會長。1998年被授予“陝西省首屆十佳電視藝術家”稱號;2001年被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授予首屆“中國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聚義
- 職業:記者
-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於聚義 (筆名 居易 葉雨)
於聚義從新聞記者、文藝節目編導做起,參與電視劇攝製、策劃創辦專欄節目、擅長紀錄片創作,先後擔任電視台新聞部、專題部、文藝部、國際部、經濟部、廣告部、研究發展部主任。40年來共拍攝製作了500多部(集)電視作品,其中90多部集在全國獲獎,一等獎就有46個。代表作《神秘的哈納斯》(1980年)、《石頭情》(1984年)、《“死亡之海”的村民》(1986年)、《亞歐大陸橋》(1989年)、《優秀村支書郭秀明》(1997年)、《空巢家庭的故事》(2007年)、《相約紐西蘭》(2008年)、《風采》(2010年)等等。
於聚義新聞理論研究成果豐碩,發表論文近百篇,有30多篇獲獎。其中《電視的文學特性》(新疆藝術1980年4期)、《談電視片拍攝的組織》(新聞與傳播1984年6期)、《論播音主持人的素質》(視聽界1999年8期);《宣傳好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新聞戰線2000年6期);《精心打造強勢媒體》(中國新聞報2002年10期);《活動經濟——“華山論劍”電視傳媒的新亮點》(新聞知識2004年5期);《科學發展觀與電視研發工作》(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年11期);《見證電視理論構建與發展》(新聞知識2008年12期);《電視借“外腦”的發展與突破》(南方電視學刊2009年12月)等獲得7個一等獎。
於聚義著書立說,先後出版了5本著作,兩本獲得國家大獎。其中《電視片編輯理論與技巧》(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獲第二屆全國廣播電視優秀學術論著二等獎;《電視傳媒運營管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獲第七屆全國廣播電視優秀學術論著二等獎。在電視業界連續獲此殊榮他是第一人。
從1994年起,於聚義受聘中國傳媒大學研究員,碩導;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四川大學特聘教授、碩導;西安交通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特聘教授。連續8年受聘擔任西北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藝術類考試的評審。
於聚義從2003年起,被中國近10家省級電視台和五家地市級廣播電視台聘請為傳媒顧問運營管理者。同時又是全國電視欄目劇的主要推動者,因為他是中國電視欄目劇評選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主持過第二屆欄目劇的評選工作和研討會的主持。在顧問運營管理中,著名的六省七地電視台大型電視直播晚會《為了新中國》在四川省巴中市紅軍廣場成功直播,全國各大媒體和網路給於大量反覆的報導,非常有影響力。
從1997年起,於聚義一直是陝西省廣播電視廳、陝西省廣播電視協會專家組成員,全省廣播電視節目評獎和論文評獎的評審,2001年被選入中國廣播電視節目評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不定期的擔任全國電視節目評獎的評審和播音主持作品的評審。他的業績被收入《中國當代著名編輯記者傳集》、《中國電視名人錄》、《中國新聞史·人物誌》、《世界名人錄》等辭書。
於聚義工作之餘,創作發表了200多萬字的詩歌、散文、評論、中短篇小說。見於《解放軍文藝》、《十月》、《美文》、《紐西蘭聯合報》、《中國西部文學》、《新西部》等全國許多報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