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洪巍

於洪巍

於洪巍,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畢業,浙江大學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洪巍
  • 畢業院校:新加坡國立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生物催化與轉化、蛋白質工程、酶工程、代謝工程
人物經歷,研究項目,發布論文,專利成果,出版著作,工作研究領域,

人物經歷

1999年1月— 2002年1月: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系攻讀博士學位,並於2002年10月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 在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院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0年9月—1995年7月: 在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8年7月—1998年12月:清華紫光英力公司,研發工程師.
2002年2月— 2005年1月: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及過程工程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2005年2月—2007年6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其間2005年9月—2006年3月,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作訪問學者, 進行酶的定向進化研究.
2007年7月—:浙江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

研究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1776244,釀酒酵母聯產生物質基異戊二烯-乙醇的基礎研究,2018/01-2021/12,64萬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1576234,協同調控關鍵酶及代謝前體物提高釀酒酵母異戊二烯生物合成效率的研究,2016/01-2019/12,65萬
3. 科技部863計畫,SS2015AA020601,輔酶Q10高產菌種的構建及發酵生產示範,2015/01-2017/12,630萬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1176215,惡臭假單胞菌扁桃酸消旋酶催化底物多樣性產生機制的研究,2012/01-2015/12,60萬
5.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R4110092,利用計算設計提高酯酶手性選擇性的基礎研究,2011/01-2013/12,30萬
6. 科技部863計畫,2010AA101502,脂酶分子修飾和高穩定性固定化技術,2010/01-2011/12,350萬
7. 浙江省科技計畫錢江人才項目,2009R10039,定向進化提高脂肪酶的手性選擇性及用於手性分離的研究,2009/01-2010/12,15萬

    發布論文

    專利成果

    專利1:消旋1-苯基乙醇類化合物的酶拆分方法,於洪巍;王 博;湯曉玲;劉 擊(CN200810162671.2)。
    專利2:酶法製備手性4-取代-2,6-二氧哌啶-3,5-二甲酸單醯胺類化合物的方法,於洪巍;王 博;車大慶(CN200910101041.9)。
    專利3:酶催化製備(S)-3-取代戊二酸單酯類化合物的方法,於洪巍;王 博;車大慶(CN200910101394.9)。專利4:雙酶體系製備L-叔亮氨酸類化合物的方法,於洪巍;王博;車大慶;沈文和( CN201010138158.7)。專利5:通過定向進化手段獲得的RSP_2728酯酶突變基因及酯酶在扁桃酸甲酯拆分反應中的套用,於洪巍;湯曉玲;劉擊( CN201010186865.3 )。專利6:一種酶羥化3β-膽固醇乙酸酯製備7β-羥基-3β膽固醇乙酸酯的方法,於洪巍;王博;徐紅娜( CN201010523507.7 )。專利7:磁性共價固定化酶載體的製備方法。於洪巍,王丹,王珏 (CA201110201473.4)
    專利8:一種生產輔酶Q10工程菌的構建方法、工程菌及其套用。於洪巍,石一軍,陸文強,王昌澤,張建新(2012102016734)
    專利9:生產輔酶Q10工程菌的構建方法、工程菌與套用方法。於洪巍,陸文強,石一軍(2012102011410)
    專利10:生產輔酶Q10工程菌的構建方法、工程菌及其套用。於洪巍,石一軍,陸文強,晏文武,石春曉(2012102015411)
    專利11:生物催化動態動力學拆分製備R-鄰氯扁桃酸甲酯的方法。於洪巍,顧佳黎,胡建波(2013106243248)
    專利12:分離的多肽、多核苷酸、載體及宿主細胞。於洪巍,王珏,王丹,王博,劉敏(2011103091812)
    專利13:固定化酯酶E.coliBioH催化合成維生素A棕櫚酸酯的方法。於洪巍,覃廣德,呂國鋒,陳志榮,劉浩,黃國東,解丕昭(CN201310631626.8)

    出版著作

    《現代製藥工藝學》, 第二章,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材
    《蛋白質工程》(第二版),副主編,科學出版社,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Lidan Ye, Hongwei Yu, Efforts Toward Industrial Biosynthesis of Isoprene. In: Consequences of Microbial Interactions with Hydrocarbons, Oils, and Lipids: Production of Fuels and Chemicals (Ed. Sang Yup Lee),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8
    Min Liu, Lidan Ye, Hongwei Yu, Directed coevolution of two cellulosic enzymes in Escherichia coli based on their synergistic reactions. In: Protein Engineering Methods and Protocols (Ed. Uwe T. Bornscheuer & Matthias Höhne), Humana Press, 2018

    工作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 酶固定化,酶定向進化, 蛋白質工程, 酶催化手性藥物拆分及合成的研究;酶蛋白功能預測 生物催化製備能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