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

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

這本書中,於永正老師回憶良師益友、盤點自己、梳理人生。其中有經驗、有教訓、有欣喜、有無奈,令人生出無限感慨。

基本介紹

  • 書名: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
  • 作者:於永正
  • ISBN:9787504182067
  • 類別:教師教育類
  • 定價:35.00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2
  • 裝幀:平裝
  • 策劃:北京源創教育研究院(源創圖書)
作者簡介,目錄,叢書序言,圖冊,

作者簡介

於永正,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跨世紀名師工程”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1962年以來一直從事國小語文教學工作。1985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5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教育部召開“於永正語文教學方法研討會”,推廣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教學法。2001年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200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3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徐州市成立於永正語文教學研究所。
從1984年至今,於永正老師應邀到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作學術報告2000多場次,上公開課3000餘次,發表文章百餘篇,出版《於永正課堂教學教例與經驗》《於永正語文教學精品錄》《教海漫記》《於永正與五重教學》等多部著作。
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

目錄

人生留痕——寫在前面的話

  
第一輯良師益友
憶霍懋征老師
叩首拜別斯霞老師
張慶外傳
徐善俊和他的三個雅號
江洪春先生印象
讀賈志敏老師
認識閔惠芬
“無為而治”的高林生
雙金
說說薛法根
琴之韻——陳琴小記
劉傑——人傑
查曉紅和她的“成長日記”
願霞光滿天
我與李建忠
玲湘的眼睛
一個像男孩的女孩——弟子陳曦小記
“最美教師”張芬英
師生聚會
第二輯盤點自己
盤點自己
假如時光倒退十幾年
研究自己
格言——我的導師
好奇心
讀書同時讀自己
人生是花,語文是根
“沒腦子”
崇拜思考
爬格子
以人為鏡
不忘“夜走麥城”
珍惜五十
第三輯人生、教育感言
致弟子張忠誠的網友們
為了岳母和妻子
初讀社會
跟京戲一塊活著
“行萬里路”
感謝書
故鄉行
故鄉的山
賢內助
女兒
致馬金花
致潘早雲等
致三弟永一(1)
致三弟永一(2)
後記

叢書序言

人生留痕——寫在前面的話
小時候想當畫家。鄰居家有四幅鄭板橋畫的竹、蘭、菊、梅,每年春節才捨得掛出來,掛到正月十五,就收起來了。聽著大人的品評,羨慕得不得了,心想,長大了,我也要當畫家。於是天天畫畫兒,常常畫得天昏地暗,廢寢忘食。
讀國中一年級時,在恩師李曉旭老師的激勵下又想長大了當作家。讀了神童作家劉紹棠寫的中篇小說《運河的槳聲》,佩服得五體投地,更堅定了當作家的信念,而且不一定等“長大”了。於是孜孜不倦地讀書,苦思冥想地寫作。
“文革”徹底粉碎了我的“作家夢”。但改革開放後,它“死灰復燃”,我繼續操筆為文,只是不寫小說、散文之類,而改寫教育隨筆和教學論文。心想,寫什麼不行,只要文章能見諸報端就成。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0 年第12 期《江蘇教育》發表了我的第一篇教學論文《選材與命題》,同年同月,《徐州日報》發表了我的短篇小說《沒腦子的人》。我把《選材與命題》的用稿通知書在衣兜里整整揣了一個星期,逢人便掏給人家看。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我經常開玩笑說:“寫,讓我變成了一條獵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張開鼻孔嗅四周,豎起耳朵聽動靜。乾什麼呀?搜尋生活中的真、善、美呀!”是的,寫,讓我讀書有了動力——看看人家是怎樣看待教育、教學的?人家是怎樣做的?人家是怎樣研究學生的?人家又是怎樣寫的?讀與寫是“洗潔劑”,經常洗去自己頭腦中的污垢;讀與寫也是“充電器”,不斷為自己的大腦注入新的理念和動力。
總之,讀與寫是我教育、教學不斷進步的雙翼。讀與寫的過程,是不斷肯定自己、激勵自己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過程。在這樣一個往復循環的過程中,讓自己的實踐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走得越來越正了,越來越直了。
感謝讀、寫的習慣。它充實了我的人生,成就了我的事業,並且讓我的人生留痕。過去的事情,用文字凝固下來,就會成為“永久”,哪怕把它放在抽屜里。不寫出來,終究只是一種記憶,而記憶不會長久。記憶一旦消失了,過去,就不復存在了。
人應當有追求,有抱負。雖然不一定都能如願以償,但為實現理想的付出,一定會收穫充盈,會收穫習慣,不至於“赤裸裸地來”、“赤裸裸地去”,最終兩手空空。這樣,至少對得起生我養我的父母,對得起教育我,並寄希望於我的老師。14 歲那年(1955 年),徐州京劇團招收文武場學員(即樂隊學員,包括操琴、打鑼鼓的),我獨自一人,提了把胡琴去應試。沒考上。但我對京戲、拉琴的興趣絲毫未減。到了晚年,才體會到這一習慣給我帶來的好處。對我來說,收穫習慣,比收穫“琴師”、“名角”真的更重要。
我的文章不是在書齋里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我寫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經驗、體會與感受。沒有拾人牙慧,更沒有抄襲。偶爾引用別人的話,是因為他(她)說得對,引起了我的共鳴,或用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增加說服力而已。
我常常想,為什麼葉聖陶、陶行知的書好讀?為什麼連外國的馬卡連柯、蘇霍姆林斯基、雷夫·艾斯奎斯寫的書也好讀,不像讀有些理論家的書那樣晦澀、費解?他們的書不但好懂,而且讓我們感同身受。為什麼?因為他們是教育家,而不是空頭理論家。教育家的書都是做出來的。
作為一位教師,必須把工作做好,課上好,否則寫什麼?還要會思考、會感受,少了這一條也不行。沒有“消化生活的胃”,對所從事的工作就不會有深切的體察和深刻的認識,就概括不出規律性的東西。
教育的理論是古老的理論。我只不過是用孔子、蘇格拉底等中外教育家的理論演繹自己的故事罷了。我很賣力,很勤奮,因為我總想做個學生喜歡的老師,不能愧對學生以及他們身後的家長。
但,做到這一點不容易。我不斷告誡自己: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一想到孩提時的我,我對學生就會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我會向學生交出這樣一張“名片”——“名片”的正面寫著兩個大字:微笑;下面書寫著三個關鍵字:尊重、理解、寬容。“名片”的反面寫著兩個大字:負責;下面也書寫了三個關鍵字:嚴格、頂真、耐心。
由此,我有了許多故事和體悟;於是,寫的習慣讓我把它們形諸於文字;於是,有了這一套書。親愛的讀者,其實,我的“教學實錄”,也是我和學生書寫的故事,是有趣的故事。不信,你們讀讀看。
好文章的確是做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
“做”出來的文章是鮮活的,可感的,有生命張力的(恕我也使用了“張力”這個費解的詞),因而更具有可讀性。

  
這套文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 對教育的實踐與感悟;
2. 對語文教學的實踐與感悟;
3. 憶師友與對人生的感悟等。
本人從教五十多年,主要教的是語文學科,所以有關語文教育的,占的篇幅最多。除了有對語文教育的認識,更多的是語文教育實踐——課堂教學實錄。讀者從中可以看出我的教育觀、語文觀、學生觀,乃至於我的性格、為人和其他的方方面面。教學實錄是最生動的教學論文,是最鮮活的語文教學法。同時,如我剛才所說,也是故事。
《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是剛寫好的,本書是我對從教五十多年的較為全面的總結。這本書,可以說是我的“封筆”之作了。我很用心寫它;寫好了,也很喜歡它。和其他五本比起來,我自認為,它也是“壓卷”之作。因為是一次全方位的總結,個別文字和課例,難免與其他幾本書有相似或重複之處。
有一次,我的一位徒弟寫了一篇題為《你了解學生在家裡的表現嗎》的文章,請我提提意見。一看題目,我就問:“你是質問我嗎?——這個題目我讀了有點不舒服。我想,任何一位讀者讀了都會有同感。”接著,我對這位徒弟說,寫文章要有讀者意識。第一,寫的東西,對讀者有好處,要傳遞“正能量”。即使是讓讀者消遣,那也一定得給讀者帶去一抹陽光,一縷春風,讓人心情放鬆,甚至博得讀者開心一笑。如果文章寫出來自己都覺得沒多大意思,我絕不投寄給報刊社,不能無端地耗費讀者的精力和時間。只有自己覺得有點味道,甚至把自己感動了,才小心地投寄出去。有時,把寫好的稿子先請你師母“審閱”。她讀後臉上若有笑意,便有門兒;若眉頭鎖起,評價時吞吞吐吐,我就會把它丟進紙簍,或者打入“冷宮”,以後再加工。第二,要考慮別人能否讀懂,儘量不要給讀者帶來麻煩。老舍先生曾說過,既然我們的語彙中有“可是”、“但是”,就不一定用“然而”。寫文章是與別人交流思想的,不要賣弄自己的文字技巧。因此,話說得越明白越好。第三,要擺正自己和讀者的關係。我們和讀者是平等對話、平等交流,不能有居高臨下、教訓別人的意思。即使對某些人、某些問題、某些現象有看法,在言辭上也要把握好分寸。
我的這位徒弟對我的話表示贊同,連聲說:“記住了!”
張志公先生說:“語言的運用從今不從古,從俗不從雅,從易不從難。”
啟功先生寫過這樣一副對聯:
行文簡淺顯
做事誠平恆
我深以為是,而且努力去踐行。至於做得怎么樣,就有待於讀者去評價了。
吳法源先生早就想為我出一套教育文集,為此,他費了不少心血。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謝法源先生的抬舉,感謝為本書的出版付出辛勤勞動的編輯朋友們!
於永正:憶師友、談人生

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