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東河,男,大眾日報高級編輯,曾任大眾日報總編室副主任、新聞研究所所長,山東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會長、省新聞學會副會長,併兼任“兩會”秘書長,《青年記者》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東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大眾日報高級編輯
山東省大眾日報社
簡介
作品
舉薦新秀,對每個老新聞工作者老說,都是責無旁貸的。可是,我也因此吃了不少苦頭。嫉賢妒能的冷言瘋語,攪得我早已心煩。然而,一想到責任,我也就顧不得那么多了。
送走了這位年輕的作者,我忽然覺得似乎相識。我苦苦地回憶著,啊,想起來了,他就是王克煜!四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同他有過一面之識。那是在一次會議上,聽人介紹他是泰安最年輕的記者,只有二十歲,已小有名氣。那時,他在全國各大報刊已經發表了不少作品,曾經在一篇新聞中提出“酒好也怕巷子深”論斷而聞名新聞界。印象里,他有一種執著的追求,就像他作品裡描寫的“泰山人”那樣,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這次他放在我案頭上的那一摞厚厚的報告文學書稿,不足以說明了這一點么?
讀過克煜的作品,覺得似不拘一格,語言質樸無華,且多用白描手法,真實地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所發生的歷史的變革,謳歌了光輝成就的創造者們。那一篇篇飽醮作者激情的文章,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事實:作者已把自己的命運和時代的脈搏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這點從《跋涉者之路》中可以看出。癌症給人們的生活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色,全國每年約有上百萬人死於癌症,難怪人們談癌色變!西方醫學界早就把眼睛盯在中國的中醫上,中國中醫能治癒癌症嗎?1988年中華中醫學會及時召開“中醫中藥可以治癒癌症”的中外新聞發布會。李健三的病例成了大會的主要例證。作者及時抓住這個典型,率先在全國報導了李健三用中醫治癒骨癌的訊息,結果數十萬患者紛紜而來,找到李健三。之後,為了滿足讀者的要求,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活潑的手筆,寫出長達兩萬言的報告文學,對這個人物又作了連續、細緻、全面、深入的報導,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國內的幾家報刊爭相發表,還被美國一家雜誌轉載。
《從囚徒到勞模》中的張憲寬,曾是一個被誣為“圖謀叛逃的反革命”,在長達十年的監獄裡,他沒有沉淪,繼續搞科研。他恢復自由後,居住在美國的母親,多次來信讓他去那裡生活。他卻說,他愛母親更愛祖國,堅持在國內研究出幾十項科研成果。1989年,他又經受了那場血與火的考驗,他的品質和風範……和那伙妄圖推翻共和國的暴徒,形成鮮明的對比,就在紀念國慶40周年的前夕,他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作者及時抓住這個典型,採用拍攝生活彩照的文學筆調,描寫時代背景,揭示人物內心情感,寫得有聲有色,活靈活現,讀之有身臨其境、如見其人的立體美感,一顆赤子之心呼之欲出,從而增強了感染力,有著看後淚沾襟的感覺,這足以說明作者把握了時代脈搏,真實的記錄了時代的風采。
初學寫作報告文學的同志,其作品往往是,事件是一個梗概,人物是一個輪廓。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於調查研究不深入,採訪不紮實,掌握材料不足造成的。有一位作者說過:“報告文學是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寫。”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合格的記者起碼應具備的條件。作者在寫作《架起奇妙的橋樑》前,已經同主人翁王炳義結識兩年之久,應該說對其人其事是比較了解和熟悉的。可作者並沒有因此而滿足,還是到他的工作單位里生活,進一步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先後採訪了50餘人,記下近10萬字的筆記,所以動筆時能夠運用自如,人物寫得豐滿生動、真實動人。
作品另一個特點是,格調高亢,生活氣息濃厚,感情色彩強烈。作者謳歌美好善良,同時鞭撻邪惡醜陋,挖掘出人物的思想蘊涵,處處洋溢著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這也是作品的主旋律,具有一種博大的愛和深沉的美。因此,一些作品榮獲全國系統或省市好新聞作品獎,是很自然。
“我們的生活都不容易,但那有什麼關係?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作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有多么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居里夫人的這句名言既適合於“泰山人”,有適合於作者。怪不得作者在向我國著名作家謝冰心陳述了自己的寫作過程後,年逾九十歲高齡的老人欣然揮毫為本書題寫書名;怪不得我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宋遂良在看到作者的書稿時,也提筆撰寫了序言。我為新聞界出現這樣的年輕人感到由衷地高興。願這株很有希望的幼苗在今後的創作道路上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