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明津作詩

《於明津作詩》是曹丕的詩作之一。這首詩寫遊子思戀故鄉之情。明津:疑為孟津,古黃河渡口。在今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於明津作詩
  • 創作年代:三國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曹丕
詩詞原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詩詞原文

遙遙[1]山上亭,皎皎[2]雲間星。
遠望使[3]心懷,遊子[4]戀所生[5]。
驅車出北門,遙望河陽[6]城

注釋

[1]遙遙:高貌。高峻。
[2]皎皎:皎潔明亮貌。
[3]使:使用。花費。
[4]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5]所生:所生長的地方。所生養的人。
[6]河陽:古地名,在現在河南省孟縣西。

白話譯文

遙遙可見的是山上的亭,白潔閃亮的是雲間的星。
遠望它們使我心生懷想,遊子所戀全在故城舊情。
驅車出北門不禁又回首,抬眼再看還是那河陽城。
就把亭與天上的星相對而談,亭在這裡雖遠且小,
形象卻十分顯豁,給山水增添了許多亮色。

作品賞析

遙遙山上亭,皎皎雲間星——那山上的亭子啊是那樣地遙遠,雲層中露出幾顆明亮的星星。遙遙:遠的樣子。皎皎:明亮。
遠望使心懷,遊子戀所生——遙望遠方,心中充滿了懷念之情,遊子格外地留戀生長的地方。
驅車出北門,遙望河陽城——趕著車走出北門,希望能看到那遙遠的河陽城。河陽:地名。在今河南孟縣西。
詩以“遙遙”領起,或許是“山上亭”與遊子家鄉的亭子相似,激起遊子無限的思鄉之情。因為這樣的緣故,遊子驅車夜行,希望能早點趕到河陽城。在這裡,“河陽城”也許是實指,也許是虛指,從語意上看,應是遊子魂牽夢縈的家鄉。
本詩寫遊子思鄉,但詩中的遊子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思鄉之人,本詩亦不是單純的思鄉之作。由於生計的逼迫,許多士人背井離鄉、拋妻別子,於是遊子思婦便成為建安時期的普遍現象。曹丕的詩歌深刻地反映了這一時代的憂傷情思。因此,曹丕是在憑籍遊子題材,表現人生的孤苦飄零感,他所追尋的不僅是生活中的家園,也包含著士人的精神家園。

作者簡介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1](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繼室卞夫人的嫡長子[2]。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於洛陽,時年四十歲。諡號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葬於首陽陵。曹丕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