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志和(1913~1977)曾用名王玉坤。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山東省萊陽市葦夼村人。自小在家務農。1931年在本村參加黨的秘密外圍組織,後因躲避國民黨捕捉,於1932年到山東棲霞縣參加了游擊隊。1945年“八·一五”日本宣布投降後,於志和根據大連地下黨支部“立即組織工人武裝”的決定,在趙恩光(劉戈)的領導下,和閻芳剛同志一起在周水子組織了幾百人的工人武裝,任指導員。他當區委書記的玉皇區共發展黨員99名,在當時各區中名列前茅,使革命隊伍在這一帶得到發展壯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志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逝世日期:1977年5月27日
- 職業:東北區鹽業工會紀檢組長
- 曾用名:王玉坤
履歷,個人其它信息,
履歷
1934年,於志和到大連嶺前果園和老虎灘滿牧工廠做工。1937年回萊陽做地下通信員。1938年因躲避國民黨捕捉再次來大連做工。在兩次來連期間,與在大連的中共地下黨員左友文、張更壽(張更秀)保持接觸參加革命活動。1942年3月15日經左友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大連老虎灘被日軍抓到衙門,幸當日逃脫。1943年3~4月受大連地下黨支部派遣到金州正明寺(今登沙河、大李家一帶)進行革命活動。他根據地下黨要“長期隱蔽、積蓄力量、準備反攻”和發展黨員要“長期考驗,絕對保證質量”的指示,以當僱工、挑八股繩賣魚、收老母雞、賣甜瓜梨棗、“賣鬼褂子”(日本舊衣物)、參加賭博等活動為掩護,走村串戶,與當地民眾廣交朋友,秘密宣傳共產黨、八路軍的抗日主張和抗日必勝的道理。同時他受黨組織委託,利用正明寺濱海的有利條件,打著經商的旗號,以谷萬新(當地民眾)家開的小店為掩護,在晚間秘密地組織商船往山東“走秘運”,運送高粱、大豆、包米、穀子、豆餅和生鐵、硫磺等物品,支援山東解放區。
同年9月,他和趙、閻一道將隊伍帶到莊河與我軍主力部隊合編。之後,參加接收普蘭店和10月10日接管金縣公安局的戰鬥。後來,他按黨組織的指示返回正明寺一帶開闢工作,先後擔任工作隊長、玉皇區區長和區委書記等職。期間,他組織村政權和青年自衛隊,保衛鹽灘,維持社會治安,公開進行革命宣傳,發展黨員,開展人民政權建設。從1945年11月到1946年,他共介紹8人入黨。
個人其它信息
1947年,於志和擔任金縣農會會長。1948年1月,他去旅大市沙河口黨校學習,同年5月調離金縣,先後擔任過營口鹽業工會主任、東北鹽業工會生產部長、錦州市鹽業工會主席、營口鹽業工會主席等職。1951年至1952年12月去天津全國總工會幹校學習。爾後歷任東北區鹽業工會紀檢組長、長春六五二廠材料供應處和器材公司工會主席、療養院院長、富拉爾基第一重型機器廠所屬耐火材料廠黨支部書記、材料供應處副處長和家屬五、七綜合廠副主任等職。
1977年5月27日,於志和病逝,終年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