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傳賓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52)
- 性別:男
- 籍貫:平陰縣
成長過程,個人特色,作品及成就,
成長過程
少時拜孫長瑜為師習唱山東落子,後來跟山東快書名家楊鳳山學唱“武老二”,後得“武老二”名家楊鳳山、馬玉恆真傳。獨創四頁竹板伴奏,成為獨具風格的“竹板快書”。其演唱口齒清楚,刻畫人物生動,表演動作如抬轎、 鐐等維妙維肖。初演快書時半文半武光脊樑,短辮撅在腦後,個大眼大, 精氣神十足。 於傳賓憑著記憶,學會了全部《武松傳》,並改動了很多唱詞,增加了一些口語俗語,深得下層百姓的喜愛。
個人特色
早期藝人說山東快書,用的是一對鴛鴦板,稱為“梨花片”,又稱月牙片。說唱者將梨花片夾於手指間碰撞發音,叮噹聲中,串串詼諧幽默的唱詞就從他們咀中唱了出來。
於小辮說書則使用大小竹板,又稱“四塊板”(即右手兩塊大竹板,左手兩塊小竹板)。創用大小竹板伴奏後,大大增強了伴奏聲音,遠近可聞,特別招聽眾喜歡。於小辮在濟南長年騎著毛驢到西市場趕集說書。他在山東地區很有名氣,一提起“於小辮”來,喜愛聽書的無人不曉,每次說書,全場爆滿,尤其老聽客居多。
“於小辮”說書有三大特點:一是四塊板能打出成套的鑼鼓點來,如“四擊頭”、“急急風”、“撕邊”(都是戲曲鑼鼓經)等。觀眾不斷叫好;二是說到武老二時,伸出兩個手指頭彎成三道彎,這功夫他的徒弟們都不知是怎么煉就的;三是說書時不喝水,而是不停地吃花生米(後來聽說他有個好咳嗽的毛病,不吃花生米就無法說書,久而久之,吃花生米演唱也成了他的一大藝術特色),卻既不耽誤說書,也不影響效果。
作品及成就
於小辮最具代表性的說唱是《說唐》、《武松傳》,還將落子書目《蛤蟆傳》、《打蠻船》改為快書演唱。他的表演字正腔圓,板槽嚴實而風趣幽默,形象逼真,深得聽眾認可。在山東曲藝界頗負盛名。於小辮一生收了很多徒弟:著名的有高福來、李德生、於路明、張慶海等人。
於小辮終生未娶,晚年染上酗酒習慣,全靠徒弟張慶海服侍起居。1952年,於小辮在說書時一頭栽倒在台子上再也沒有醒來。但他自成一派開創的於派卻源源不斷地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