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亭,男,1968年生於江蘇揚州,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古籍所所長,武漢大學漢語言文學典籍整理與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武漢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武漢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實驗計畫”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國學研究會副會長。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03年9月—12月,獲台灣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獎助,赴台灣國立中正大學進行以佛典音義為中心的博士課題研究。2004—2005年赴哈佛大學從事訪問研究,課題為“人文計算環境下的古籍整理研究——以佛典音義為個案”(Traditional Chinese Textual & Philological Scholarship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Humanities Computing – Critical Case Studies on Yinyi Books for Chinese Tripitaka)。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亭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揚州
- 出生日期:1968年11月
- 職業:武漢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武漢大學
- 代表作品:《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古音彙纂》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主要成果,科研項目,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古籍研究所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所任教。
199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漢語史專業,師從宗福邦先生,在職攻讀博士學位。2006年獲文學博士學位,撰寫的《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被評為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3年9月—12月,獲台灣中華文化發展基金會資助,赴台灣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進行以佛典音義為中心的博士課題研究;
2004年4月,獲選為2004—2005年度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Visiting Scholar),赴哈佛大學進行一年的訪問研究,課題為“人文計算環境下的古籍整理研究——以佛典音義為個案”(Ancient Chinese Classics Studies in the Circumstance of Humanities Computing - Case Study of Yinyi Books for Buddhist Sutras)。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古代經學和國小、古文獻學、海外中國學、“國學”學術的現代路向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
主要研究興趣和領域:佛典音義和音義體研究;古文獻學史;海外漢學;人文計算。
主要貢獻
參與完成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2項,現正從事教育部全國高校古委會重大科研項目《古音彙纂》的編纂工作,任副主編。
主要成果
1、《略談計算機古籍資料庫建設》,《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6期;
2、《計算機與古籍整理研究手段現代化》,《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3期;
3、《〈古音彙纂〉編纂芻議》(宗福邦、於亭),2001年4月台北“海峽兩岸古籍整理研究學術會議” 會議宣讀論文。
4、《談〈故訓彙纂〉對〈經籍籑詁〉資料的擴展》,《中國典籍與文化》2001年第4期。
5、《論訓詁學中的“異文”概念》,《人文論叢》2001年號。
6、《佛典音義的發生和功能》,2006年9月“哈佛-燕京蘇州論壇(第六屆年會)——文化認同與文化自覺:東亞視角”(Harvard-Yenching Suzhou Forum – Cultural Awareness & Cultural Identity: East Asian Perspectives)會議宣讀論文。
7、《玄應〈一切經音義〉版本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7年第4期。
8、《禪林四書》(古籍譯註),1998年湖北辭書出版社出版。
9、《故訓彙纂》(參編),200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獨立編寫了其中支部、文部、無部、斤部、瓦部、皮部、皿部、行部、羽部、虍部、血部、貝部等24個部首,約80餘萬字。
10、《論”音義體“及其流變》,《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第3期。
11、《吐魯番柏孜克里克石窟所出國小書殘片考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7月第4期。
科研項目
1、1994年—2003年,作為編寫人員參加教育部全國高校古委會重大科研項目《故訓彙纂》的編纂。
2、1996年—1999年,參與教育部全國高校古委會和國家語委重大合作項目“古今全漢字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簡稱“三?二五工程”)的研製,為武大項目組主持人之一。
3、1998年至今,策劃並參與教育部全國高校古委會重大科研項目《古音彙纂》的編寫,擔任副主編。
獲獎記錄
2006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所撰《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被評為“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