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

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

《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是台大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金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 
  • 作者:黃金文
  • 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
  • 出版時間:2001年12月1日
  • 頁數:370 頁
  • 裝幀:平裝
  • ISBN:9789570291933
  • 售價:352新台幣
內容簡介
本論文以統一的觀點處理方言的同源關係與方言的接觸關係,同時也在處理語言現象的過程裡進一步開發歷史音韻學的新方法或論題。其具體成果,我們可從語言現象、方法與論題三方面來看。 一,語言現象的解釋。閩北方言裡引起學者爭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的幾個現象: 1.閩方言中古全濁聲母字清化,部份送氣部份不送氣。 2.部份中古全清聲母閩北方言今有讀濁音。本論文以為此現象可釐析如下 2(a).這些中古全清聲母字在石陂方言實有清、濁兩讀,並有詞法分工。 2(b).與部份中古全濁聲母字在閩北石陂方言讀濁音有關。 2c.與部份中古全清見母字在閩北石陂方言讀□的現象應分別處理。 這些現象的不同解釋極可能影響我們對於古漢語聲母構擬的看法,甚至挑戰歷史語言學或語言接觸的基本方法。本論文則將上述現象聯繫起來,論證「濁音清化速率與送氣類型不同的方言相互接觸」是閩北方言中古全濁聲母今...(展開全部) 本論文以統一的觀點處理方言的同源關係與方言的接觸關係,同時也在處理語言現象的過程裡進一步開發歷史音韻學的新方法或論題。其具體成果,我們可從語言現象、方法與論題三方面來看。 一,語言現象的解釋。閩北方言裡引起學者爭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的幾個現象: 1.閩方言中古全濁聲母字清化,部份送氣部份不送氣。 2.部份中古全清聲母閩北方言今有讀濁音。本論文以為此現象可釐析如下 2(a).這些中古全清聲母字在石陂方言實有清、濁兩讀,並有詞法分工。 2(b).與部份中古全濁聲母字在閩北石陂方言讀濁音有關。 2c.與部份中古全清見母字在閩北石陂方言讀□的現象應分別處理。 這些現象的不同解釋極可能影響我們對於古漢語聲母構擬的看法,甚至挑戰歷史語言學或語言接觸的基本方法。本論文則將上述現象聯繫起來,論證「濁音清化速率與送氣類型不同的方言相互接觸」是閩北方言中古全濁聲母今讀分歧的原因。閩北(或閩)方言屬清化不送氣類型、客贛方言屬清化送氣類型、而閩南方言又較閩北早一步發生清化,這些方言彼此接觸造成閩北方言裡四個不同的層次,分別是「閩北原有反映」、「客贛方言層」、「閩南方言層」與「官話方言層」。 二,在研究法方面。黃金文(1997,1998)曾提出以「共同創新」作為分群標準,並論及兩類表面性例外的討論。其具體成果為(a)方言分群及其理論性例外的排除。黃金文(1997,1998)除了提出漢語同源關係及其分支的判斷基準之外,更進一步討論這兩類表面的例外起因於語音後續的變化(1998,以博山方言為例)以及方言接觸(2000,以閩北方言為例)。因此,這數篇文章以統一的觀點處理方言的同源關係與方言的接觸關係。在這個架構裡方言「層次」研究與歷史音變、漢語方言關係等討論可以成為一個系統研究。(b)架設一套層次研究的方法。黃金文(2000)與博士論文則著重於方言接觸的討論,其中並架設一套層次研究的方法,例如以「同層次裡相關聯的音韻變化」或是「出現規則音變的方言點」界定影響源等。如論文〈第六章〉觀察閩北方言裡「閩方言清化送氣層」的兩項音韻特徵—分別是「舌尖塞音h-化」與「舌尖塞擦音th-化」兩項變化。再由發生完全變化的「標的語」(建寧與光澤)聯繫起這個層次與客贛方言之間的關係。 三、在研究論題方面。本論文研究裡發現歷時音變的完成與音變的傳播過程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認為「音變沿時間軸線逐步完成」與「音變沿空間軸線漸次擴散」的比較研究應是可開發的一個新論題。若由方言接觸切入則可分為三點說明:(a).方言接觸中的「音變傳遞與語言世代的互動關係」。〈第八章〉觀察到方言接觸所造成的音變傳遞或移借皆經由個別詞彙來擴展轄字範圍,因此其中「生成項」的轄字實經由「取代」(而非生成項與演變項間的「置換」)擴大其範圍。音變的完成往往歷經數個語言世代,如此其過程(與世代間的互動關係)便與移借的情況非常類似,而此相似性值得我們進一步討論。(b).方言接觸中的「詞彙置換與異讀」。因方言接觸所造成的異讀可以細分為兩種,一種是「詞彙素變體」,一種是「自由變體」,後者才有真正的競爭。從這裡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究音變過程中的W~W是否也有同樣的區分。c.方言接觸中的「詞彙移借與文化輸入」。在論文的第十一章曾經觀察到閩北方言移借自它方言的詞彙出現文化集結的現象。這種隨著不同場域的文化輸入而進入的外來詞彙,挑戰歷史語言學中所謂基本詞彙穩固性的假設。如果方言間的詞彙借貸並無必然保存(或必然容易被取代)的部份,那麼在我們考慮音變過程中的詞彙擴散又是如何?是否也隨著語言世代或空間的轉移,其擴散的方向有所不同? 黃金文君,臺灣大學88學年度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本論文由龔煌城教授指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