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義是指方劑學用語,是對藥方藥物作用功能的闡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義
- 方義 意指:是一個中醫的方劑學用語
- 又稱:方解
- 最後總結 :四藥相合,表寒得散
方義是指方劑學用語,是對藥方藥物作用功能的闡述。
方義:中醫的方劑學用語方義:長治市紫金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方義:中醫的方劑學用語 方義:長治市紫金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 ...
方義是指方劑學用語,是對藥方藥物作用功能的闡述。...... 方義:是一個中醫的方劑學用語,又稱方解。是說:對於一個方子中的各種藥物,都是針對病症的什麼方面,用...
由方義,男,漢族,1952年8月出生,遼寧西豐人,大學學歷,1979年0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12月參加工作。...
方義和,1988年7月畢業於安師院數學系,中學高級教師,曾先後獲得數學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桐城市先進工作者,高考優勝獎等榮譽,獲獎論文有《數學套用中應注重開放性數字...
《金匱要略方義》是現代段富津等編著的一部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 《金匱要略方義》是現代段富津等編著的一部傷寒金匱類中醫著作。作品名稱 金匱要略方義 作...
方書類。不分卷。清·楊煒(字紫來)撰。刊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本書摘仲景方逐加詮釋,匯為一編。分為《(傷寒論)六經經症》、《(傷寒論)方》、《時令...
方義,男,漢族,平順縣人,1984年9月出生,大專學歷,2007年8月參加工作,2005年12月入黨。...
方義仔(1893年-1930年),江西省弋陽縣人。生前是程橋鄉婦女會幹部,在張家岩洞內被敵殺害。...
《切要方義》是上田山澤撰寫的一部方書類中醫著作,成書並刊於日本萬治二年(1659)。...... 《切要方義》是上田山澤撰寫的一部方書類中醫著作,成書並刊於...
名內台者,作者以傷寒為內台方,雜 病為外台方,故有此名。方義闡述條理清晰,發明 甚多,是研究《傷寒論》方的重要參考書。 [1] ...
彭方義(1920~ )江西萍鄉人。新疆書法家協會會員,烏魯木齊鐵路局老乾處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央書畫院院士,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標準草書...
溫膽湯方義 本方證多因素體膽氣不足,復由情志不遂,膽失疏泄,氣鬱生痰,痰濁內擾,膽胃不和所致。膽為清淨之府,性喜寧謐而惡煩擾。若膽為邪擾,失其寧謐,...
左歸丸方義 方中重用熟地黃滋腎益精;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鹿龜二膠,為血肉有情之品,峻補精髓,其中龜板膠偏於補陰,鹿角膠偏於補陽,在補陰之中配伍補陽...
逍遙散方義 逍遙散為肝鬱血虛,脾失健運之證而設。肝為藏血之髒,性喜條達而主疏泄,體陰用陽。若七情鬱結,肝失條達,或陰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體失...
方義 本方主治諸症皆為瘀血內阻胸部,氣機郁滯所致。即王清任所稱“胸中血府血瘀”之證。胸中為氣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經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氣機阻滯,...
歸脾湯方義 本方多由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血虧虛所致,治療以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為主。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統血,思慮過度,心脾氣血暗耗,脾氣虧虛則體倦、食...
方義 本證多由脾胃氣虛,運化乏力所致,治療以益氣健脾為主。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受納與健運乏力,則飲食減少;濕濁內生,脾胃運化不利,故大...
桂枝湯方義 本方證為風寒傷人肌表,腠理不固,衛氣外泄,營陰不得內守,肺胃失和所致。治療以解肌發表 調和營衛為主。本方證屬表虛,腠理不固,且衛強營弱,...
二陳湯方義 本方證多由脾失健運,濕無以化,濕聚成痰,鬱積而成。濕痰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則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則噁心嘔吐;阻於胸膈,氣機不暢,...
正柴胡飲方義 編輯 本方證屬外感風寒表證之輕者。風寒束表,毛竅閉塞,衛陽被遏,因感邪較輕,故症見微惡風寒、發熱、無汗、頭身痛;苔薄白,脈浮為風寒表證...
大承氣湯方義 本證是由傷寒之邪內傳陽明之腑,入里化熱,或溫病邪入胃腸,熱盛灼津所致。治療方法以峻下熱結為主。實熱內結,胃腸氣滯,腑氣不通,故大便不通...
1 引火湯 一 ▪ 出處: ▪ 組成: ▪ 方義: ▪ 主治: 2 引火湯 二 ▪ 出處: ▪ 組成: ▪ 方義: ▪ 主治: 引火...
1 組成 2 用法用量 3 功用 4 主治 5 方義 6 使用注意 7 附方 8 重要文獻摘要 二至丸組成 編輯 女貞子100~300克,旱蓮草300~1000克。二至丸用法用...
腎氣丸方義 本方為腎陽不足之證而設。腰為腎之府,腎陽虛衰,經脈失於溫養,則腰脊膝脛酸痛乏力,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腎主水,腎陽虛弱,不能化氣行水,水濕內...
小柴胡湯方義 本方多由邪在少陽,經氣不利,郁而化熱所致。治療以和解少陽為主。少陽經病證表現為三焦經以及膽經的病證。少陽病證,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
方義 本方證由中風之後,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正氣虧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去濡養,故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氣虛血瘀,舌本矢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