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暉(清華大學歷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方朝暉(清華大學歷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方朝暉,安徽樅陽縣人,哲學博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2003-2004),擔任韓國首爾大學、客座研究員(2008-2009)及台灣佛光大學客座教授(2006),專攻領域為中國思想史。兼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理事、國家信息中心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及安徽大學客座研究員,等。多年熱心國學的傳播,開設中國思想史儒家經典導讀、儒學與中國現代性等方面課程,擔任清華大學學生社團西麓學社及國學社指導老師。迄今為止出版學術論著11部,另在國內外學術期刊雜誌、國內國際學術會議、學術網站等發表論文近百篇,共出版成果字數300百萬字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朝暉
  • 外文名:Fang Zhaohui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樅陽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信仰:國學
  • 主要成就:儒學研究
  • 代表作品:《文明的毀滅與新生》,《“中學”與“西學”》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觀點及成果,批評與回應,專著和教材,代表性論文,

人物經歷

方朝暉,安徽樅陽縣人,哲學博士,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2003-2004),擔任韓國首爾大學客座研究員(2008-2009)及台灣佛光大學客座教授(2006),專攻領域為中國思想史。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理事、國家信息中心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及安徽大學客座研究員等。多年熱心國學的傳播,開設中國思想史、儒家經典導讀、儒學與中國現代性等方面課程,擔任清華大學學生社團西麓學社及國學社指導老師。
方朝暉

主講課程

開設過或正在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儒家經典導讀”(全校人文選修課),”中國思想史專題“,“文化、儒學與現代性”(歷史系研究生課程),“左傳研究”(歷史系研究生課程),”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清華大學外國留學生課), “China encounters the West: from Qing dynasty to republican China”,“Culture, Confucianism and Chiense Modernity”(美國Syracus University等校本科生課程)。
多年熱心國學的傳播,參與指導多個北京高校學生社團組織的課外讀經班,擔任清華大學學生社團國學社及西麓學社指導老師,組織學生在課外研讀了包括《禮記》、《詩經》、《周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楚辭》、《文選》等在內的大量經典。

主要貢獻

迄今為止出版學術論著9部,另在Philosophy East & West,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哲學研究》,《復旦學報》等國內外一流雜誌發表論文100餘篇(共出版成果字數300百萬字左右)。

觀點及成果

早年學習西方哲學,博士畢業後開始逐漸轉向國學研究,從此以國學為精神的歸宿。基於其由“西”入“中”的特殊個人經歷,其研究方法同時結合了哲學和史學的訓練,注重吸收社會學、文化學、人類學、心理學等若干不同學科的新成果新理論,對西方儒學也較關注。多年來在儒學與中國現代性、“中學”與“西學”的關係、現代中國學統的重建、儒學與未來中華文明重建、為“三綱”正名、、《左傳》研究等領域多有成果和新見。(“三綱”詞條)
①左氏義法
2001年出版《春秋左傳人物譜》(上下冊)一書,將《左傳》中的150餘位人物的生平事跡進行了系統的匯總和評點,意在突出《左傳》一書在人物、紀事等方面的獨特義法,與《春秋》義法相獨立。該書雖欲突出《左傳》的思想史意義,然於學者從事相關研究亦能提供檢索方便(李學勤先生在為該書所寫的“序”亦肯定此書“以人系事”對思想史研究之意義)。從《左傳》所反映出來的中國人特有的複雜人際心理等來看,本書與其後來作者注重從中國文化的習性、中國人的關係本位心理等角度來研究儒學與中國現代性問題是一脈相承的。
②“中學”與“西學”
2002年出版的《“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代中國學術史》(何兆武序)一書在學術界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該書以若干中國哲學範疇為例,來說明現代中國人用西方學科體系來肢解原有的國學體系,用西方學術範疇來解讀國學傳統,存在著根本性的理論問題,蓋因以儒學為主流的中國傳統學術,與希臘以來以求知為宗旨的西方學術傳統本為不同性質的兩類學術,雖可相互啟發、彼此補益,但終究不能相互歸併、納入同軌。2007年出版的《思辨之神:西方哲學思潮選講》一書對此也有表達。沿著這一思路,現代中國學術的最大困境,可能來自於在以“西”解“中”的過程中,一方面將中國古代學術傳統的真精神丟棄了,另一方面也沒有真正接受西方學術的認知主義傳統。所以現代中國學術的致命問題是學統的迷失。具體表現為現代中國學術研究的話語系統始終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即建立起真正屬於自身的意義世界,讓學人們從中找到讓自身精神升華和靈魂不朽的終極歸宿。這方面的想法在2010年出版的論文集《學統的迷失與再造:儒學與當代中國學統研究》(萬俊人作序)得到了較為集中的表達。
③學統的重建
在學統的重建方面,最值得關注的問題之一是作為中國傳統學術主流的儒學今天能否復興。在其一系列論著中,方朝暉試圖說明,儒學或中國古代學統的現代傳承面臨著兩個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第一是讓它從現行學科體系中獨立出來,即回歸經學。因為現行學科體制是為培養知識而設,這不符合國學的基本精神,而且與國學原有分類方式不相容。其二是結合現代人的語境和生活狀況,重建修身之道。儒學或國學是以踐履、功夫為基礎的,沒有功夫,國學就失去了生命;沒有踐履,儒學就喪失了靈魂。在這方面,2008年初版、2011年再版的《儒家修身九講》一書作了初步的嘗試。該書的主要特點是以宋明理學為線索,融合儒道釋,針對現代人的精神心理問題,來說明儒家修身傳統在現代語境下被激活的可能性,包括如何將靜坐等功夫套用到現代人身上。
《“中學”與“西學”》(2002)《“中學”與“西學”》(2002)
④儒學與中國現代性
2011年出版的《文明的毀滅與新生:儒學與中國現代性研究》(陳明序)反映作者對中國現代性未來圖景的預測,而其根本宗旨則在於為一種可能出現的、不同於西方文明樣式的未來中華文明樣式論證。本書主要不是從哲學/形上學立場,而是較多從文化心理/文化習性這一視角來理解未來中國的現代性問題,認為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等植根於西方文化歷史土壤,雖會成為中國現代性的重要內容,但不可能成為未來中國社會進步的源動力。中國文化幾千年來形成的慣性決定了,未來中華文明仍然會以治人而非治法、賢能政治而非民主政治、倫理本位而非制度本位為主要特徵;中國文化未來的核心價值仍然是仁、義、忠、信等,而不是民主、自由、人權等。在該書前言及跋中,作者交待了本書寫作的基本動機,即在牟宗三、唐君毅等老一輩新儒家之後,重新回答未來中國的道統、政統和學統問題,實即未來中國文化的出路問題。該書強調,文明重建是今日中國面臨的最重要使命。

批評與回應

①關於儒學與現代性
2011年8月31日,在舉辦於清華大學的“儒學與中國現代性學術研討會”上,陳來、徐友漁、秦暉、秋風、陳明、張國剛、任劍濤、貝淡寧、乾春松、彭永捷、楊學功、曹峰等多位學者就《文明的毀滅與新生:儒學與中國現代性研究》一書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批評意見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是以秦暉、徐友漁為代表的,認為西方現代性特別是民主、人權等內容是普世價值,儒家的價值理想可能更適合於西周時期的熟人社會,而非主要依賴於制度約束的現代社會;二是以陳明、秋風等人為代表的,認為中、西文化都不能用某種抽象的本質絕對化,建立在這種絕對化基礎上的文化模式學說,不足以解釋中國現代性的未來。對此,方朝暉在回應中認為,現代性本來就是多元的,秦、徐缺乏文化相對論視野,沒有解答民主等價值需依賴於具體的文化歷史土壤才能有效運作的問題;至於文化模式學說作為理解中國現代性的基礎,本來就不是尋求儒學的先驗基礎,只是把文化模式作為一種經驗科學的假設來解釋儒學和它之間的關係。
②關於“三綱”與中國文化價值
2010年2月10日,方朝暉在《中華讀書報》上發表“怎么看‘尊王’、‘忠君’和‘三綱’——讀劉澤華、張分田國學論文有感”一文,批評人們從民主/專制二分式思維和進化論歷史觀出發,將儒家的“忠君”、“三綱”等價值觀誤解為維護專制的工具;提出“三綱”的本義並不是指無條件服從,而是指從大局出發、按照良知與道義做事;儒家式的賢能政治比以黨爭和大眾運動為特色的民主政治更適合於中國國情。文章發表後,很快引起了多位學者的強烈批評。周思源、王也揚、張緒山、趙慶雲等多位學者隨後在《中華讀書報》撰文,認為方朝暉混淆了文化的時代性,不能因為民主成長過程中的曲折而否定它,更不能漠視民主制度與專制制度(無論是古代的還是今天的)之間天然的差異和對立。對此,方朝暉撰文進一步論證,“民主政治只不過是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特定製度安排,而不是可以超越具體的歷史文化處境普遍有效的政治制度”;並從中國文化的人際本位特徵入手,具體說明了為什麼以黨爭和大眾運動為特色的現代民主政治並不完全適合於中國文化的土壤。
與包弼德2004年攝於哈佛與包弼德2004年攝於哈佛
此後,方朝暉又分別在《天津社會科學》、《戰略與管理》、《共識網》、《愛思想網》、《儒家郵報》等發表論文多篇,批評李存山等人誤解儒家“三綱”;並出版專著《為“三綱”正名》(2014年1月),系統分析“三綱”思想的來源、產生背景和真實含義,全面反駁視“三綱”為下對上的絕對服從、來源於黃老法家、產生於秦漢大一統的政治現實、以維護集權專制為宗旨這一傳統觀點。

專著和教材

1)《“三綱”與秩序重建》,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版;
2)《文明的毀滅與新生:儒學與中國現代性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나를 지켜낸다는 것》(保持自我),Seoul: Wisdomhouse Publishing Co., Ltd., 2014;
4)《學統與迷失與再造:儒學與當代中國學統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5)《“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代中國學術史》,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6)《儒家修身九講》,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二版;
7)《春秋左傳人物譜》(全二冊),齊魯書社2001年版;
8)《思辨之神:西方哲學思潮選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9)《重建價值主體——卡爾·雅斯貝斯對近現代西方自由觀的揚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0)《理想國家的宣言:〈理想國〉》(與朱清華合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為“三綱”正名》,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12)《國學修身智慧》(光碟),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2008年版。

代表性論文

  1.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Systema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Philosophy East and West52:1, pp. 36-49, January, 2002(夏威夷)
  2. A Study on “Philosophy” as a Western Term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The XXI World Congress of Philosophy,August 10-17, 2003 ISTANBUL, TURKEY
  3. Metaphysics or Xing (er) shang xue? A Study of“Metaphysics”as a Western Philosophical Term in Modern China,(quoted twice in the new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 Number 1, Volume 1, December 11, in an article by Jeeloo Liu titledReconstructing Chinese Metaphysics(pages 156-158) 20.0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December 2005,Vol. 5, No. 1,pp.89-107;
  4. “中國文化的三個預設與新文化運動的宿命”,《探索與爭鳴》雜誌,2015年第9期;亦發表於:2015年世界儒家大會(曲阜:2015年9月27-28日)等。
  5. 法治中國同樣需要禮教文明重建——從中西方制度文明的比較展開,《學術前沿》2014年第11期上,頁15-33;
  6. 從政道到治道:中國文化的方向與出路(一)(二)(三),《國學新視野》(香港),2014年6月夏季號、9月秋季號及12月冬季號。
  7. “本質論與發展觀的誤區:性善論新解”,第一屆孟子國際學術研討會,山東鄒城:2014年6月6-8日;紀念孔子誕辰256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國際儒學聯合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孔子基金會共同舉辦,北京:2014年9月24-28日;“經典、經學與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主辦,深圳:2015年1月24-25日;“國家治理理論與問題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將聯合舉辦,北京:2014年11月13-14日(香山飯店);2014年9月24-28日;修訂版發表於《國學學刊》,2014年第3期,頁25-32。
  8. 政道重要還是治道重要——關於中國政治未來方向的一個思考,《江漢論壇》2014年第4期,頁71~75;
  9. 重建王道:中國改革的出路新探,《探索與爭鳴》,2013年第6期(總第284期),頁25-30;
  10.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精神世界——關係本位、團體精神和至上的親情,《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3.05下,總第26期,頁6-34。
  11. 從中國文化傳統看制度決定論之淺薄,《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3.05上,總第25期,頁70-79頁。(原名“如何為中國立制度:答覆批評”,發表時更名)
  12. 什麼是中國文化中有效的權威?——評白魯恂《亞洲權力與政治》一書,《開放時代》2013年第3期(總第249期),頁198-213。
  13. 人倫重建是中國文化復興必由之路,《文史哲》2013年第3期,總第336期,頁83-93。
  14. 從政道到治道:中國文化的方向與出路,2.5萬字,《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3年03下,總第22期,頁36-55;
  15. 從《春秋》義法到《左傳》義法:以楚靈之難為例,《國學學刊》(季刊)2012年第四期,中國人民大學主辦,頁11-26;
  16. 是誰誤解了三綱——答覆李存山教授(下), 《戰略與管理》(內部版),2012年第7/8期,2012年8月30日,頁98-120。
  17. 是誰誤解了三綱——答覆李存山教授(上), 《戰略與管理》(內部版),2012年第5/6期(2012年6月30日),頁78-101。
  18. 從毛詩風教看中國研究的範式危機(下), 1.3萬字,《國學新視野》(季刊)2012年6月,夏季號,頁69-85;
  19. 從毛詩風教看中國研究的範式危機(上), 1.5萬字,《國學新視野》(季刊),2012年3月,春季號總第五期,頁55-70頁;
  20. “三綱”真的是糟粕嗎?——重新審視“三綱”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頁47-52。
  21. 中國文化的模式與儒學:以禮為例,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頁83-91;《國學學刊》(人大主辦)2009年第2期(兩文內容有別)
  22. 中國古代有倫理學嗎?,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第24卷)頁127-135
  23. “現代儒學的困境與出路”, 國際退溪學會《兩先生往復書》講讀班“春季學術會議”(高麗大學金彥鍾教授主持),2009年3月27-28日安東大學;韓國高等教育財團編,李憲堂主編,《新亞洲論壇第二輯: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國際學術交流支持項目2008-2009年度中國赴韓學者學術論文集》(首爾:首爾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頁79-91;《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頁39-45;“儒學的當代使命——紀念孔子誕辰2560年學術研討會”(國際儒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孔子基金會共同舉辦),北京:2009年9月22日-26日
  24. 中國哲學的合法性與現代中國學術的意義基礎,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第35-41頁,亦載《學燈》(第五期,2008年1月)
  25. 25. 文化習性、社會整合與儒家傳統的現代性, 《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36-41頁
  26. “儒學在美國:動向與反思” , “儒家思想在世界的傳播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國際儒學論壇),2004.12.3-5;又載王中江主編,《新哲學》第五輯,大象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第88-111頁。
  27. 知識、道德與傳統儒學的現代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頁80-90
  28. “風”與中國文化中的社會科學,, 《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12-17頁
  29. “多元現代性研究及其意義”,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年第5期(總第102期),頁124-131;
  30. 從ontology看中學與西學的不可比性,《復旦學報》2001年第2期,轉載於《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01.6.11-18;
  31. 從學問與學科之別看中學與西學之關係,《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8年2月,春季卷,總第22期,頁63-78;又載黃克劍主編,《論衡》(第2輯),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頁236-267;
  32. 哲學範疇的中國化及其內在問題,《學術季刊》(上海),2000年第4期。轉載於《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1.2.2-10。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