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嶠

方嶠,字次山,號浩然。宋興化軍莆田(今屬福建)人。為衡之四子。景祐元年(1034)甲戌擢張唐卿榜進士,初授平陽尉,改福州司理參軍,遷秘書省著作佐郎,知山陽縣,移知循州,改秘書丞,遷太常博士,知潮州。民熟嶠治行,不待教而服。兩州皆為立祠。後改屯田員外郎,通判淄、濰二州,再遷都官員外郎。英宗即位、改職方員外郎,司封郎中,改太常少卿。得分司南京,尋乞致仕歸,作“浩然堂”。嶠年七十一卒,贈金紫光祿大夫。
先是嶠娶妻許氏,封仁安郡。後加封長安、壽安二郡太夫人。許氏育子四:長伯騫,字肩回,補侯官尉,官宣德郎,處州會昌令。次仲宇,字充道,少穎悟,日誦數千言。年十二,從中書舍人胡安國(字康侯)學,諸生常千餘人較藝,位居上列。治平四年(1067)擢丁未科許安世榜進士,官至著作佐郎,知泉州南安縣。次叔完,字全道,元豐中(1081—1083)補候官令,移知祥符縣。遷知建州,攝提舉常平,官至廣東轉運判官,贈中奉大夫。次宙,初名輔宋,字正止,熙寧六年(1073) 擢癸丑科余中榜進士,由京東檢法召對,除寺農寺丞。乞外補,提舉京西常平,終河東轉運判官,贈正議大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