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定煥 (1899-1931) ,號小波,漢城人。1918年,他進入普成專門學校,編輯《新青年》、《新女子》、《綠星》等雜誌。翌年,3·1運動爆發時,他因與吳一澈等人刊印《獨立新聞》而被日帝逮捕。1921年,他在日本東洋大學上學期間,趁暑假回國,展開“以敬語待兒童”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定煥
- 國籍:韓國
- 出生地:漢城(今首爾)
- 出生日期:1899年11月9日
- 逝世日期:1931年7月23日
- 職業:兒童文化運動家
- 畢業院校:日本東洋大學
- 信仰:天道教
- 主要成就:創辦“天道教少年會”及“色同會”
- 代表作品:《阿琳伊》、童話《小星星三兄弟》、童謠《蟋蟀》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人物影響,韓國的兒童節,兒童文學獎,
人物簡介
1922年,他發行童話集《愛的禮物》,翌年,創刊《兒童》雜誌。此時,他與孫晉泰、尹克英等人一起創立"彩色會",並制定每年5月1號為兒童節。1924年,他舉辦全國少年領導大會,以企圖兒童團體之間的團結,同時發行《別乾坤》、《新女性》等雜誌,舉行童話口演大會。翌年,他成立“少年運動協會”等等,為韓國兒童運動獻身。1931年,他逝世。年方32歲。
人物經歷
1923年5月1日,首爾各處散布著約12萬張傳單,以“呈給大人們的信”為題的這些傳單上,赫然寫著“請不要輕視孩子們,請對孩子用敬語,待他們要溫柔”等內容。這些內容表達了“孩子應被尊重和呵護”的呼聲。
一直“因幼弱而被肆意對待”的韓民族的孩子們,因嚴格的倫理道德而從屬於大人們。第一次呼籲用身心去呵護孩子的人,正是方定煥。
既是文學家又是兒童文化運動家的方定煥,號小波,出生於1899年11月9日。在寫作與繪畫方面都有著特殊才能的他,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加入了天道教,並組織籌辦了文學組織“青年俱樂部”,開始關注兒童運動。
在因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整個民族都在呻吟的時期,韓民族的最大願望就是能夠獨立。然而那種夢想似乎太過遙遠,所以當時的先驅們只得寄望於培養孩子,讓他們去尋回國家的未來。
從“普成專門學校”畢業以後,方寶煥1920年到日本東洋大學學習哲學和兒童藝術。一年後,他創辦“天道教少年會”,著力投身於兒童運動。他在全國進行巡迴講演,力求喚醒父母對孩子們的關愛,並發行集世界童話名作於一書的《愛的禮物》,為殖民時期的孩子們開闢了讀書世界。在之後的1923年,他呼喊出了上面那番令人難以忘記的話。
之前還一直被稱為孩童、兒童、少年等稱呼的孩子們,從那時開始根據“與老者、年輕人平等”之意而被稱為“幼者”,這韓文里又叫“阿(e,一聲)琳伊(音譯)”。為了把他的宣傳語更廣闊地告知於天下,方定煥在1923年3月20日創辦了韓國第一個兒童專刊《阿琳伊》。當時能給孩子們買雜誌的家庭並不多,所以並沒有普及到大眾。然而載有日本留學青年尹克榮、馬海松、李元壽等人所作的童謠《故鄉之春》、童詩《喜鵲新春》、童話《老虎的柿餅》等作品的這個雜誌,為兒童文學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
另外,方定煥用自己擅長的說唱童話方式與年幼的讀者們溝通。通過這些活動而對兒童運動產生信心的他,5月1日在日本東京創立了研究兒童問題的社團《色同會(其中‘同’為音譯)》,並把這一天定為《兒童節》,以謀求全世界孩子們的權利。
之後的每一年,他都盡心盡力舉辦兒童節活動,並創作了童話《小星星三兄弟》、童謠《蟋蟀》等作品。為了給孩子們開拓更廣闊的天地而努力工作的他,在1931年7月23日因為過度勞累而逝世。在離世的那天晚上他還說:“我要離開孩子們了,以後孩子們就拜託你們了”。他對孩子們的那份真摯的感情一直影響到今天。然而,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百般阻撓下,兒童節在1937年被廢止。1946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天(5月5日),重新開始了兒童節紀念活動。從此,5月5日就被定為韓國的兒童節,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人物影響
韓國的兒童節
韓國的兒童節開始於1923年,是從“男孩節”演變過來的。這也是韓國的公眾假日,定在每年的5月5日。 1921年5月1日,韓國著名的少年運動先驅者、作家方定煥在天道教少年會以“讓我們成為永遠互相愛護和幫助的茁壯成長的少年吧”為標語,開始了第一次少年運動。1923年少年運動兩周年紀念日之時,為了讓兒童一代能夠繼承並弘揚國家民族精神,方定煥等一批愛國志士將5月1日定為韓國兒童節,並在漢城舉行了慶祝活動。在日本統治時期,韓國兒童節從1939年開始曾一度被取消,直到1946年才恢復,日期也被改為每年的5月5日。
兒童文學獎
韓國兒童文學獎定名為“方定煥兒童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