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勵之

方勵之

方勵之(英語:Li-Zhi Fang,1936年2月12日~2012年4月6日)生於北京,籍貫浙江杭州。中國天體物理學家,原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副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體物理中心原主任。

1971年起在中國率先開展相對論天體物理宇宙學研究,曾參與創建了國內高校首個天體物理實驗室。

1987年被開除黨籍並撤職。1989年6月5日,時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員方勵之、李淑嫻夫婦竄入美國駐華使館文化處尋求“庇護”。叛逃美國後,曾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物理系任教授,從事天體物理學研究。2012年4月6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寓所死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勵之
  • 外文名:Li-Zhi Fa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36年2月12日
  • 逝世日期:2012年4月6日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最早研究雷射理論的物理學家之一
人物生平,學術方向,教學對象,研究項目,榮譽成就,出版論著,出版著作,發表文章,相關傳記,

人物生平

國中(12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外圍組織,後就讀於北京四中
1952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是理論物理核物理專業的高材生。曾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8年,到中國科技大學任教。
1972年,時值文革中複課鬧革命時間,方勵之等9位教員,受到60年代國際一系列天文學新發現和新理論的吸引和激發,在方勵之的帶動下,自發組織起來開始了相對論天體物理宇宙學的研究。
1978年9月27日,安徽省革委會教育局批准方勵之等7名中國科技大學教師在恢復職稱制度後首批晉升為教授。後任物理教研室主任及天體物理研究室主任。
方勵之方勵之
1979年,方勵之應邀赴義大利羅馬大學講學,被聘為物理系客座教授,後又先後在英、美、西德、愛爾蘭、日本等國講學,是英國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高級客座研究員。
1981年3月23日,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81年6月15日~7月2日,以方勵之為團長的中國科學院代表團一行10人赴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參加“第六屆國際物理學和當代需要夏季講習班”。
1982年11月29日,中國科學院同意方勵之作為國際物理中心協會(ACIF)國際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3年3月1日,中國科技大學決定將物理教研室更名為基礎物理中心,方勵之教授任基礎物理中心主任。
1984年9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國際原子能委員會聘請方勵之教授擔任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義大利)的國際學術委員會委員。這是首次聘任中國學者為該委員會委員,為期兩年(1984—1985)。
1984年9月17日,中國科學院決定方勵之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任期為五年)。
1984年11月7日,中國科技大學決定成立學銜委員會,並調整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方勵之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1984年11月23日,中國科技大學決定對二級機構進行調整。方勵之兼任天體物理中心主任及自然科學史研究室主任。
1984年11月24日,中國科技大學決定調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編委會,方勵之任主編。
1985年3月14日,被聘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第三屆成員。
1985年10月26日,中國科技大學成立財務大檢查自查領導小組,方勵之任組長。
1986年9月11日,經中國科學院批准,由香港億利達工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齡先生捐贈,設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億利達實驗科學獎學金。方勵之任獎學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1986年11月14日,方勵之、李淑嫻夫婦和劉賓雁來到北京中關村812樓許良英家,準備在1987年春天舉辦一場“反右運動歷史學術討論會”,通知由方勵之草擬,時間定在1987年2月3日至5日,聯繫地址是許良英家,發起人署名為許良英、劉賓雁、方勵之。
1986年12月4日,是日晚,方勵之在學校競選西市區人民代表的演講會上聲稱:“我認為民主不是從上到下給予的,是靠自己爭取到的。”“民主只有靠大家的覺悟爭取到才是可靠的,否則得到了會被收回去的”。在他的影響下,翌日,中國科技大學和合肥部分高校學生便上街遊行。
1986年12月30日,鄧小平胡耀邦等人談話,鄧小平說:“我看了方勵之的講話,根本不像一個共產黨員講的!這樣的人留在黨內乾什麼?不是勸退的問題,要開除!”
1987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改組中國科技大學領導班子。中國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方勵之被開除黨籍並撤職。
1987年1月16、17日,中共安徽省委作出開除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方勵之黨籍的決定,原因是其煽動學生鬧事,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公開提出要改變共產黨,鼓吹資產階級“民主”與“自由”等(安徽省紀委檔案公布日期為1987年1月12日),並被調到北京天文台任研究員。
198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頒布了《關於共產黨員必須嚴格遵守黨章的通知》。1月13日《安徽日報》在第一版上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改組中國科技大學的領導班子發表題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重大措施》的社論,並由人民日報轉載。1月17日,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作出了關於開除方勵之黨籍的決定。
1987年1月17~24日,中國科技大學舉行黨委擴大會議和學生工作幹部會議,學習中共中央(87)第一號檔案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公報》,批判以方勵之為代表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
1989年6月5日,被中國政府通緝的方勵之、李淑嫻夫婦在林培瑞的唆使下畏罪竄入美國駐華使館文化處尋求庇護。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聞訊後,考慮再三,不敢接受這一請求,生怕此事對使館不利,便派使館政治處的官員博格哈特和盧賽爾與方夫婦交談。二人向他們說明:給予“庇護”會引起很多麻煩,如方一家住下,其他被通緝的人也跑來,使館將無法應付。他們建議方勵之另找地方躲藏,若實在無處去,美方可給辦出國簽證,方夫婦可設法逃往國外。經過3小時的勸說,方夫婦同意留下護照,請美方辦簽證,次日自行去取。李潔明如此處理,是根據美國國務院過去曾對駐外使館做過的規定,即不要輕易接受庇護申請,否則將給使館帶來麻煩。
美國駐華使館當即將上述過程申報國務院。國務院中國處代處長貝德爾接到申報後,立即表示不同意見,認為過去的規定只適用於一般情況,是針對不明身份的人闖入使館而制定的。他認為當前是美國支持的“知名不同政見者”在危機情況下求救於美國使館,若拒之門外,一旦遭受不測,讓美國公眾得知後,必然興師問罪。貝德爾於是緊急請示副國務卿金米特,還打電話給白宮主管官員,提出自己的意見,得到上級批准後,他立即向使館下達指示:馬上接受方勵之入館。
李潔明得到指示後,即派博格哈特和盧賽爾二人前往尋找方夫婦。此時方勵之夫婦已在身份特殊的美國人佩里·林克護送下到了建國飯店,住進《華盛頓郵報》駐華記者馬修斯的房間(馬修斯去上海出差)。博格哈特這次對方夫婦優禮有加,不但同意他們進使館,還稱“你們將是布希總統的客人”。
他們四人像間諜一樣行事,從建國飯店後門溜出,進入事先等候在那裡的小麵包車,直奔李潔明的大使官邸,把方夫婦安置在官邸的客房內。美方規定,夜晚方夫婦不能開燈,白天不能出門,絕對不能讓中國警衛人員發現行蹤。
中國政府很快就得知方勵之夫婦的下落,不但馬上增派警衛把官邸團團圍住,嚴查出入人員,而且兩天后,即1989年6月8日,外交部副部長朱啟禎召見李潔明,嚴正警告美方,方勵之犯有策動動亂的罪行,美方庇護這種罪犯是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政府對此表示極大的遺憾,並提出嚴重抗議。
從此,美國非法庇護方勵之便成為中美政府間的一場嚴重外交交涉,長達一年之久。
李潔明正式遷入官邸後,便叫方夫婦遷出客房,重新把他們安置在官邸大院後面的醫務室內。室內窗簾都拉上,大門加固,全室安裝報警系統,任何人不準入內,還安排了專人為方夫婦採購食品、選送書報。
李潔明不輕易與方夫婦會面,有事要見時都安排在夜晚,等中國工人、傭人皆已離去,才偷偷與方見面。
李潔明曾制定一項計畫,想用外交信使信箱或男扮女裝偷運方勵之出境,被美國國務院制止。中方聽到風聲後也向李潔明提出交涉,不得偷運方離開北京。李潔明只好作罷。
方勵之夫婦待在美國大使官邸內,對中美兩國都成了提心弔膽的事。對中國來說,總怕他通過化裝隱蔽在汽車內逃出,因此加強了對美國大使官邸的警力和檢查,不勝其煩,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國反華勢力常以此製造反華輿論。對美國來說,也如魚刺在喉,不吐不快,但又吐不出來,造成了極大不便。
第一個提出解決此難題的是鄧小平。1989年11月7日—10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時,鄧小平提出了恢復中美關係的“一攬子解決建議”,包括雙方談判解決方勵之問題和美方解除對中方的制裁等。當時鄧小平指出,在方勵之承認違法的基礎上,中方可讓他離境,但美方要保證他不得從事反對中國的政治活動。基辛格認為這一方案是可行的,向布希總統轉達。美國政府幾經考慮後,由副國務卿伊格爾伯格向中方作出正式答覆:
(一)由李潔明大使就近與中方討論解決方勵之問題的辦法;
(二)中美關係的其他方面由中國駐美大使朱啟禎與美方代表在華盛頓會談;
(三)歡迎雙方就經濟合作上的大項目進行研究;
(四)原則同意邀請江澤民總書記在1990年合適的時間訪美,以完成關係正常化的進程。
從美方的答覆來看,似乎頗有誠意。但由於隨後東歐政局發生劇變,美方錯誤地對國際形勢進行重估,放棄了與中國改善關係的努力,使上述答覆中的大部分內容落空或未談出結果,只剩下關於方勵之問題的談判還在持續進行中。
關於方勵之問題的談判是由外交部副部長劉華秋與李潔明大使進行的。這一談判延續的時間很長,直到1990年6月25日雙方才達成諒解,主要內容是:在方勵之承認錯誤的基礎上(方書面承認他的言行違背了中國憲法的有關規定),中方以健康原因批准方勵之夫婦出國就醫。方夫婦出境後,先在英國住了半年,後又移至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待了一段時間,最後落腳在美國南方的亞利桑那大學。方夫婦出境後過了一段時間,中方也批准他們的兒子去美國。
這一案件的解決,雖未能使美方全面解除對中國的制裁,但部分制裁得以取消或放鬆,如當月美國宣布不再阻撓中國取得世界銀行貸款。更重要的是,它對緩解中美緊張關係起了一定作用,對布希總統當月宣布無條件延長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創造了較為有利的氣氛。
1991年,方勵之與達賴1991年,方勵之與達賴
赴美後於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物理系任教授,至死前仍處於學術活躍狀態,每年皆有若干學術論文發表;
2001年12月10日,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張存浩院士,在公布《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道德自律準則》時說,已有2名中科院院士因“違背科學道德”而除名,其中一人受到法律的制裁。13日《南方周末》報導,兩院士是中國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方勵之和華東理工大學原校長陳敏恆。其中,方勵之被除名是“政治方面的原因”。
2005年1月9日,因抗議“中國人權理事會”組織內部財務管理混亂而與林培瑞等理事退出。
2010年12月2日,美國物理學會公布2010年度新增會士(APSfellow)名單,方勵之(Li-Zhi Fang,亞利桑那州大學)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美國物理學會聲稱:“他在宇宙學和早期宇宙的物理學方面的重要工作;對於中國、美國乃至世界各地學生的那種激勵人心的領導、教學以及輔導的能力;對於中國人權,不知疲倦、無私、勇敢、持續不斷地支持。”(For his important work in cosmology and early-universe physics;his inspiring leadership,teaching and mentoring of students in China,the United States and around the world;and his tireless,selfless,courageous and continuing advocacy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2012年4月6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寓所內死亡。
2012年4月9日,環球時報刊登《社評:順歷史而行,個人力量才能激活》,評價方勵之死亡一事。文章指出國家和民族復興中國人夢想了一二百年,今天它就在眼前。支持它、推動它應是海內外所有中國人的共同行動。而且順其勢,個人力量才能激活。逆其行,個人的才幹和生命只能空耗,最終被這個時代淹沒。

學術方向

理論天體物理學(Theoretical Astrophysics)、宇宙學(Cosmology)

教學對象

廣義相對論宇宙學數值方法等領域有工作經驗的研究生學歷的學生。

研究項目

Off-equilibrium dynamics of inflationary perturbations.
Dynamics of cosmic baryon fluid and dark matter (NSF AST-0507340).
High order accurate 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WENO)algorithms: simulation of cosmological hydrodynamics and radiative transfer(NSF AST-0506734).

榮譽成就

方勵之是我國最早研究雷射理論的物理學家之一,為發展非線性光學理論做出了貢獻。十年內亂中,方勵之在被“隔離”期間開始研究廣義相對論及相對論天體物理,1972年在我國首先發表宇宙學方面的論文。隨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織起了“民間”的天體物理研究組。在他領導下,這個小組的同志用光度指標法研究類星體哈勃關係,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他們還第一個指出電子對產生吸積區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反常中子星的模型理論。
1985年,與日本京都大學基礎物理研究學院佐滕文隆教授一起合寫的論文《類星體紅移分布中的周期性是多重連通宇宙的一個證據》榮獲國際引力研究基金會論文獎一等獎。

出版論著

出版著作

著有《從牛頓定律到愛因期坦相對論》、《宇宙的創生》、《哲學是物理學的工具》等散文有《重訪卡普里》,譯作則有《引力論》(台灣省正中書局1998年版),還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卷(1980年初版)天體物理學分支的主編。
著作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備註
相對論天體物理的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in relativistic astrophysics)
1981年3月
與雷莫·魯菲尼合著
從牛頓定律到愛因斯坦相對論
From Newton's laws to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
1981年2月,1987年2月
褚耀泉合著
Cosmology of the early universe
(直譯:早期宇宙的宇宙學)
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
1984年
與雷莫·魯菲尼合編
Galaxies, quasars, and cosmology
(直譯:《星系,類星體和宇宙學》)
1985年
與雷莫·魯菲尼合編
方勵之言論集
中國之春書屋
1987年
Quantum cosmology
(直譯:《量子宇宙論》)
新加坡:美國新澤西州Teaneck市,世界科技出版社
1987年
與雷莫·魯菲尼合編
科學史論集(主編)
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1987年10月
哲學是物理學的工具
Philosophy as a tool of physics
1988年2月
台北:新未來出版社
1989年
危機下的責任
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社
1988年2月
我們正在寫歷史:方勵之自選集
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88年10月
讚美我主之後:方勵之自選集之一
1988年11月
民主不是賜予的:方勵之政治言論集
香港:中國現代化學會
1989年
宇宙的創生》(Creation of the Universe
1989年
與李淑嫻合著,
T. Kiang翻譯。
天體物理學前沿鳥瞰
1989年2月
危機感下的責任:方勵之自選集之二
1989年3月
哲學和物理學:方勵之自選集之三
1989年4月
中國的失望和希望
1989年4月
Bringing down the Great Wall : writings on science, 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China
紐約:諾夫出版社
1990年
Wavelets in physics
新加坡:River Edge出版社
1998年
與Robert L. Thews.合編

發表文章

中微子靜質量的宇宙學效應
陸埮; 方勵之
1982-04-02
有射電子源結構類星體的統計分析 Ⅰ.視星等紅移關係
1976-07-01
宇宙創生的量子理論
吳忠超; 方勵之
1984-07-01
“第一推動”今昔談
方勵之
1984-08-28
哲學和物理
方勵之
1986-05-31
宇宙中的光子數、重子數、及反重子數
方勵之
1981-04-02
宇宙中的暗物質及大尺度結構的形成——暗物質成分及成團圖景
方勵之; 向守平; 李淑嫻
中國科學(A輯 數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
1984-09-27
有射電子源結構類星體的統計分析 Ⅱ.絕對視星等、絕對射電星等和色指數差Q與子源線距的關係以及有關的演化特徵
1977-04-02
物理學和美
方勵之
1988-10-27
從“萬物原於水”到“時空是物質存在的形式”
方勵之
1982-06-30
光子的靜止質量
方勵之
1984-06-29
相對論性克卜勒環的譜線輪廓
方勵之; 鄧鐵如
1982-01-31
中國古代和現代宇宙學中的時空觀念
方勵之; 周又元
1980-08-28
宇宙的創生
方勵之
1985-08-29
一千年前的五月一日——“景星”高照
方勵之
中華活頁文選(初三年級)
2013-02-20
教育與創造
方勵之; 鄧棠波
1982-10-28
圍繞著現代宇宙學的一場科學與假科學的論爭
方勵之; 殷登祥
1978-03-02
關於黑洞的一些物理問題
方勵之
1974-01-31
兩類中子星之間的轉變
方勵之; 謝光中
1979-03-02
鐵磁體中缺陷對自旋波的影響
李蔭遠; 方勵之; 顧世傑
1963-09-28
吸積環的章動及SS433的短周期問題
方勵之; 李淑嫻
中國科學(A輯 數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
1983-05-31
恆星形成和星系密度波的維持機制
方勵之; 劉永鎮; 翁士達
中國科學
1976-05-30
牛頓與引力物理
方勵之
物理
1988-05-30
現代宇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
方勵之
1988-09-30
星系密度波的維持和恆星臂與氣體臂間的相移
劉永鎮; 方勵之
中國科學
1978-03-02
宇宙為何不熱死
方勵之
1988-01-31
標準宇宙學中減速參量q_0的確定
方勵之; 江濤; 胡佛興; 程富華
1983-04-02
用前沿研究的成果來改革基礎教學
方勵之
1984-05-30
太陽風中的大尺度渦旋波
王水; 方勵之
中國科學
1979-05-01
不可視物質的成分及結構
方勵之
1983-04-02
類星體分布上的成團性
何香濤; 褚耀泉; 方勵之; M.G.Smith
1986-07-02
宇宙膨脹的減速
方勵之; 胡佛興
1982-05-31
類星體紅移分布中的周期性與早期宇宙中的密度波漲落
方勵之; 褚耀泉; 劉永鎮; 曹盛林
1983-10-01
天文學研究方法的特點
方勵之
1979-05-01
類星體的成團性
方勵之; 周又元; 方冬萍; 鄧祖淦
中國科學(A輯 數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
1986-06-30
現代宇宙學進展
方勵之
物理
1987-08-29
布朗運動的動力學理論(Sandri方法)
方勵之; 王愍
1966-04-02
現代宇宙學的基本概念的發展(下)
方勵之
1981-08-29
類星體射電子源的分離速度
尤峻漢; 程福臻; 方勵之
1977-07-02
相對論天體物理研究在中國
方勵之
物理
1983-06-30
宇宙弦與大尺度結構的形成
方勵之; 向守平
1987-10-01
黑洞與雙星譜線輪廓
方勵之; 張家鋁; 區智
1973-04-02
電子靜質量隨時間變化嗎?
方勵之
1974-05-31
有射電子源結構類星體的統計及其演化
1976-07-01
宇宙學上光輝的一筆
方勵之
1979-04-01
高能天體物理前沿鳥瞰 (上)
方勵之
1989-03-02
真空的不穩定性和天體的非均勻分布
方勵之
1977-04-01
現代宇宙學的基本概念的發展(上)
方勵之
1981-06-30
宇宙真空量子漲落、宇宙弦及宇宙不均勻性的起源
方勵之
物理
1989-03-02
有缺陷鐵磁體的中子非彈性散射
方勵之; 顧世傑
1963-10-28
引力閃爍、背景輻射的各向異性及宇宙物質分布的非均勻性
方勵之
中國科學(A輯 數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
1982-11-27
宇宙中的暗物質及大尺度結構的形成——用類星體分布的檢驗
方勵之; 褚耀泉; 朱杏芬
中國科學(A輯 數學 物理學 天文學 技術科學)
1984-10-27
從原子坍縮到宇宙坍縮——尼耳斯·玻爾與天體物理
方勵之
1985-10-28
反常中子星的結構及穩定性
方勵之; 曲欽岳; 汪珍如; 陸埮; 羅遼復
中國科學
1978-05-01
早期宇宙中的相變及熵產生
方勵之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1-04-02
現代物理學的前沿概況
方勵之
安慶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82-07-02
關於相對論性星的吸積盤的頻譜
方勵之; 張家鋁; 尤峻漢
1973-07-02
典型時空理論中的幾個問題
方勵之
1975-05-31
氫原子的雙光子光電效應
方勵之; 區智
1965-07-02
對密近雙星中緻密星發射的X射線的一般特徵的解釋
方勵之
1975-04-02
天體物理髮展和射電天文
方勵之
1988-12-30
高能天體物理前沿鳥瞰(下)
方勵之
1989-05-01
強耦合的動力學Jahn-Teller效應理論
方勵之; 區智
1966-05-01
局域模(實的及虛的)的一種新表述
方勵之; 顧世傑
1965-12-27
恆星形成和星系密度波的維持機制
方勵之; 劉永鎮; 翁士達
Science in China,Ser.A
1976-05-30
引力對真空狀態的影響
方勵之
1978-03-02
星系核中的黑洞
謝光中; 方勵之
1979-04-02
具有可分辨子源類星體的演化和減速因子的確定
中國科學
1979-07-30
宇宙學中的真空不穩定性
方勵之; 謝光中
1979-06-30
有靜質量中微子對宇宙早期成團過程的影響
方勵之; 劉永鎮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1-12-31
時空拓撲——宇宙創生的遺蹟
方勵之
1986-04-01
引力物理的現在和未來
方勵之
1988-03-31
有核的轉動多層球的平衡結構
方勵之; 向守平; 王仁川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3-04-02
尼爾斯·玻爾和天體物理的發展
方勵之
物理
1986-05-01
來自SN1987A的中微子
方勵之
1987-09-28
有子源類星體射電偏振參量的統計分析
1978-04-02
利用多種類星體子集的統計分析來確定宇宙減速因子
程富華; 江濤; 方勵之
1981-12-31
類星體吸收線紅移的分布和它的起源
方勵之; 褚耀泉; 劉永鎮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2-12-31
廣義相對論的有核多層球的結構及其穩定性
方勵之; 向守平
1982-09-28
膨脹宇宙中可視物質與不可視物質在分布上的差別的形成
方勵之; 向守平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984-12-30
理論物理與天體物理間的滲透
方勵之; 曲欽岳
1978-03-021978-03-02
RAPIDLY COOLING REGIONS AND STIMULATED RECOMBINATION EMISSION IN ACCRETION DISC AROUND BLACK HOLES
方勵之
Science in China,Ser.A
1981-03-02
關於光激射器的線寬
方勵之; 羅一祖
1964-11-26
旋渦星系M81,M51的恆星臂與氣體臂的相移
方勵之; 劉永鎮
1978-04-02
廣義相對論中負指數多層球的結構及穩定性
褚耀泉; 程福臻; 方勵之
1980-01-31
生物生存的天體物理條件
方勵之
物理
1986-08-29
熱傳導對太陽風中大尺度渦旋波的影響
王水; 方勵之
1981-05-01
DARK MATTER AND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STRUCTURE IN THE UNIVERSE——COMPOSITION OF DARK MATTER AND CLUSTERING SCENARIO
方勵之; 向守平; 李淑嫻
Science in China,Ser.A
1985-04-01
DARK MATTER AND FORMATION OF LARGE SCALE STRUCTURE IN THE UNIVERSE ——THE TEST BY DISTRIBUTION OF QUASARS
方勵之; 褚耀泉; 朱杏芬
Science in China,Ser.A
1985-05-31
相對論天體物理學的興起
方勵之
物理教學
1979-02-18
關於標量-張量理論中含物質及黑體輻射的宇宙解
方勵之
物理
1972-03-31
強磁場中相對論性電子的拉曼散射
方勵之; 劉永鎮
1976-06-29
雙源射電星系的演化特性
錢善瑎; 梁寶鎏; 方勵之
1979-10-01
減速因子的進一步確定
周又元; 程富華; 方勵之
1980-01-31
AT NUTATION OF ACCRETION RINGS AND THE SHORT TERM PERIODS IN SS433
方勵之; 李淑嫻
Science in China,Ser.A
1983-12-27
黑洞強引力場中恆星和吸積盤的光學表現
方勵之; 張家鋁; 尤峻漢
1979-07-02
正在誕生的粒子天體物理學
方勵之
1980-06-29
CLUSTERING OF QUASARS
方勵之; 周又元; 方冬萍; 鄧祖淦
Science in China,Ser.A
1987-05-01
分子在失調腔中的輻射行為及雙腔Maser的振盪現象
李鐵城; 方勵之
1964-08-28
緻密星吸積盤的光學表現
方勵之; 張家鋁; 尤峻漢
1974-06-30
高速物體在空間電漿中激發的波
方勵之; 王水
1977-04-02
一種具有規則花樣的河外天體——射電雙源
方勵之; 周又元
1978-01-31
THE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THE ABNORMAL NEUTRON STAR
方勵之; 曲欽岳; 汪珍如; 陸埮; 羅遼復
Science in China,Ser.A
1979-03-02
關於SS433的黑洞吸積模型
方勵之; R.Ruffini
1980-01-16
黑洞吸積盤的“反常”溫度分布解
方勵之; 張家鋁; 江書定
1980-08-13
中微子靜質量與宇宙早期的成團過程
方勵之; 劉永鎮
1982-03-02
取向相關性與宇宙物質成團的兩種圖景
方勵之; 褚耀泉; 朱杏芬
1984-06-29
暗物質的密度非均勻性的發展
方勵之; 向守平
1986-02-15
緻密星吸積盤的光學表現——Kerr度規
方勵之; 張家鋁
1975-05-31
射電雙源的結構和演化
方勵之; 周又元; 錢善瑎
1978-05-31
LARGE-SCALE SPIRAL WAVES IN THE SOLAR WIND
王水; 方勵之
Science in China,Ser.A
1979-09-28
教育與創造
方勵之; 鄧棠波
1983-04-02
論三能級變頻器
方勵之; 李鐵城
1964-12-26
旋渦星系M81,M51的恆星臂與氣體臂的相移
方勵之; 劉永鎮
1977-04-02
射電雙源的結構和演化
方勵之; 周又元
1979-04-02
中微子天體和類星體紅移
方勵之; 向守平
1982-08-14
超新星1987A的故事
方勵之
1988-03-31
雷射過程不違背熱力學第二定律
方勵之
1975-04-02
STAR FORMATION AND THE MECHANISM FOR MAINTENANCE OF THE GALACTIC DENSITY WAVE
方勵之; 劉永鎮; 翁士達
Science in China,Ser.A
1976-06-29
THE MAINTENANCE OF GALACTIC DENSITY WAVE AND THE PHASE SHIFTS BETWEEN THE STELLAR AND GASEOUS ARMS
劉永鎮; 方勵之
Science in China,Ser.A
1979-01-31
黑洞吸積盤中的迅速冷卻區及受激複合發射
方勵之
中國科學
1980-09-27
GRAVITATIONAL SCINTILLATION, ANISOTROPIES OF BACKGROUND RADIATION AND DENSITY INHOMOGENEITIES OF COSMIC MATTER
方勵之
Science in China,Ser.A
1983-04-01
超新星1987A的故事(續)
方勵之
1988-04-30
EVOLUTION OF QUASARS WITH RESOLVED COMPONENTS AND DETERMINATION OF DECELERATION PARAMETER q_0
Science in China,Ser.A
1979-11-27
Schwarzschild黑洞的吸收截面
方勵之; 王仁川
1984-09-30
再談SN1987A的中微子
方勵之
1988-03-31
電子對對CygX-1能譜的影響
張家鋁; 方勵之
1978-04-02
反常中子星
方勵之; 陸埮; 羅遼復; 曲欽岳; 汪珍如
1978-01-31
SOME REMARKS ABOUT LARGE-SCALE SPIRAL WAVES IN SOLAR WIND
方勵之; 胡友秋; 王水
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
1980-02-15
關於太陽風中大尺度渦旋波的幾點註記
方勵之; 胡友秋; 王水
1980-04-15
由轉動中子星的電場維持的表面態
方勵之
1980-04-01
關於存在引力輻射阻尼的定量證據
方勵之
1979-10-28
NEUTRINO OBJECTS AND QUASAR REDSHIFTS
方勵之; 向守平
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
1983-03-17
類星體紅移分布中的周期性是否表明宇宙是多連通的?
方勵之; 佐藤文隆
1983-12-31
球狀星團中大質量黑洞附近的密度分布
謝光中; 張家鋁; 方勵之
1979-10-01
EFFECT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LARGE-SCALE SPIRAL WAVES IN SOLAR WIND
王水; 方勵之
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
1981-04-16
PHASE OF PERIODIC VARIATIONS IN SS433
方勵之; 李淑嫻
Science Bulletin
1985-03-02
強耦合的動力學Jahn-Teller效應理論
方勵之; 區智
1966-02-15
關於光速不變性的實驗基礎的一點討論
尤峻漢; 方勵之
1975-07-02
關於射電脈衝星雙星的幾點推測
方勵之; 沈良照
1976-01-16
THE REST MASS OF NEUTRINOS AND CLUSTERING IN THE EARLY UNIVERSE
方勵之; 劉永鎮
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
1982-06-30
CORRELATION OF ORIENTATIONS AND TWO SCENARIOS FOR CLUSTERING OF MATTER IN THE UNIVERSE
方勵之; 褚耀泉; 朱杏芬
Science Bulletin
1985-01-31
一種新型的相對論性天體—SS433
方勵之
1979-11-27
轉動磁中子星的表面能級及其觀測效應
方勵之; 王仁川; 任尚芬
1980-03-31
ON ACCRETING BLACK HOLE MODEL OF SS433
方勵之; REMO RUFFINI
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
1980-01-16
金屬表面反射光中的諧波
方勵之
1964-08-28
仙女座BX的周期增長
沈良照; 蔣世仰; 方勵之; 周又元; 程福臻; 褚耀泉
1976-07-01
A POSSIBLE INTERPRETATION OF RETARD EVOLUTIONS OF SOLAR ACTIVE REGIONS
尹其豐; 方勵之
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
1980-04-30
太陽活動區推遲演化的一種可能的解釋
尹其豐; 方勵之
1980-07-29
無碰撞引力氣體的後牛頓輸運方程
方勵之; 鄧祖淦
1973-04-02
"ABNORMAL" TEMPERATURE PROFILE SOLUTIONS OF ACCRETION DISC AROUND BLACK HOLES
方勵之; 張家鋁; 江書定
A 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
1980-05-30
THEORY OF THE DYNAMICAL JAHN-TELLER EFFECT IN STRONG COUPLING
方勵之; 區智
A Semi-monthly Journal of Science(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1966-02-15
中子星的中微子迴旋輻射
羅遼復; 陸埮; 方勵之
1978-03-02
“道生一”的物理解
方勵之
科學
1959-01-15
SS 433的周期變化的位相
方勵之; 李淑嫻
1984-12-11
楊振寧方程沒有比爾科夫性質
方勵之; 周又元
1975-04-02
仙女座BX的周期增長
方勵之; 周又元; 程福臻; 褚耀泉; 沈良照; 蔣世仰
1977-05-31
對《宇宙學紅移的可能解釋》一文的意見
方勵之
物理
1974-05-31
方勵之
1979-06-30

相關傳記

《中國的薩哈羅夫:方勵之》,許行編,九龍:田園書屋,1987年
《方勵之:“中國的沙卡洛夫”!》,石中玉、王莉莉合編,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方勵之的真面目》,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辦公廳編,法律出版社,1989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