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的哲學精神》是202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以智的哲學精神
- 作者:張昭煒
- 出版時間:2024年5月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261812
- 裝幀:精裝
《方以智的哲學精神》是202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方以智的哲學精神》是202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方以智創發“余”“冒”“均”等哲學概念,並以“余”與“正”兩個對立概念為基礎,構建縝密的哲學體系,其哲學框架分別是“正餘一體”與“一分為三”,以此重新釐正體與...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號曼公,浮山愚者,又號鹿起,別號龍眠愚者,出家後改名大智,字無可,別號弘智,人稱藥地和尚。南直隸安慶府桐城(今安徽樅陽浮山陸莊人)。明代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方以智一生正當明清交替之際,時局動盪,政權更迭。使得他個人的際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個...
方以智對於世界認識的唯物主義的態度顯然與中世紀宋、明的正宗道學家的態度相反,他對於新世界曙光探索的意識亦與中世紀科舉文士束縛於小天井的偶像意識截然有別。外老全面考察了方以智的著作,指出:方以智不論從“質測”(科學)藏“通幾”(哲學)方面,抑或從“通幾”護“質測”方面,就其歷史意義上說,都是...
中國明清之際思想家方以智的哲學用語。意指對立面的交感、同一。見於《東西均》一書:“交也者,合二而一也”,“盡天地古今皆二也,兩間無不交,則無不二而一者。”方以智說:“有一必有二,二本於一”,認為“合二而一”是以“一必有二”為前提,每一事物皆有對立的兩個方面,相反相因,由此引起事物的...
《方以智與明清哲學》是2009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國保。本書主要介紹了方以智等人對於哲學的理解以及影響意義。內容簡介 《方以智與明清哲學》內容簡介:走進哲學的大門,對我來說,是個偶然,但在哲學的門類中,我選定中國哲學為自己一生的學業,卻由諸種因緣促成。在北京大學聽朱伯昆、樓宇烈先生的“中國...
《方以智哲學思想研究》是蔣國保著,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簡介 男,1951年6月生,安徽無為縣人。1982年9月畢業於武漢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教授,武漢大學兼職教授;兼任蘇州大學哲學系系主任、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所長。長期...
方以智是明末清國中國的“百科全書派”思想家。本書在分析這個“天崩地坼”的大變動時代以及方氏本人坎坷經歷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他三教歸《易》的學術觀和會通古今中西的治學方法,特別是對其“質測” 之學和“通幾”之論進行了深入闡明,對其“體無內外,道無彼此”、以禪歸《易》的易禪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一)方以智思想體系的特點 (二)方以智學術的歷史地位 (三)方以智學術的歷史局限 索引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重要詞語索引 附錄 方以智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羅熾,湖北新洲人,1940年10月生。1965年武漢師範學院歷史系畢業後留校任教。現為湖北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院長,哲學教授,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號曼公,又號龍眠愚者、澤園主人、浮山愚者、宓山子、鹿起山人。明崇禎進士,官翰林院檢討。入清後被迫為僧,在發憤著述致力于思想救世的同時,秘密組織反清復明活動。 方以智知識淵博,對哲學、歷史、文學、地理、物理、生物、天文、醫學、音韻等無不精研,是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
例如王夫之即曾這樣說過:“密翁(方以智)與其公子為質測之學,誠學思兼致之實功。蓋格物者,即物以窮理,唯質測為得之。若邵康節、蔡西山,則立一理以窮物,非格物也”。(《搔首問》)王夫之所提到的“質測之學”,是方以智的創舉,它的中心內容是要求以實證方法研究自然現象。王夫之認為只有質測才是真正的...
《方以智傳》是2020年4月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夢,《方以智傳》強調地域文化對方以智的影響,通過對其生平的詳細描述,概括這位“十七世紀罕無倫比的百科全書式”大學者的學術思想及精神世界。內容簡介 方以智,字密之,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方以智一生著述四百餘萬言,多...
——方以智晚年的精神歸宿 ... 230作者簡介 張永義,河南泌陽人。199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系,獲博士學位。2001年度哈佛燕京訪問學者。現為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從事先秦哲學、明清哲學的研究。已出版的著作有:《苦行與救世》(1996)、《近代思想史略論》(1999,合著)、《墨子與中國文化》(2001)、《中國思...
方以智提出"質測即藏通幾",把唯物主義體系建立在對自然科學研究上。傅山反對奴性,提倡理性,把諸子哲學與儒家經典同等看待,開清代子學研究的先河。陳確批判程頤、朱熹理學關於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天理與人慾對立論,肯定人性是後天的積習,認為"天理正從人慾中見"。熊伯龍系統整理、綜合了儒家無神論思想,把無神論...
同時,他從機體形上學的觀點,將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學和新儒家看作中國哲學精神的共同代表。作者介紹 方東美(1899-1977) 名珣,字德懷,後改字東美,曾用筆名方東英,安徽桐城人(今樅陽縣楊灣鄉大李莊),與哲學家方以智、桐城派始祖方苞有旁系宗親關係,(並非方以智、方苞直系後裔)。東美年幼喪父母...
《清代哲學》是現代王茂、蔣國保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本書把清代哲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清初(部分地聯繫到明清之際)到清康熙末(大約為1640-一1720年)的八十年,第二階段則從雍正至道光中葉(1721—1840年)的一百二十年。前一階段主要人物有王夫之、方以智、黃余義、顧炎武、傅山、顏元等,他們...
這部書包括了天文、地理、算學醫學等“志藝”之學,記錄和總結了我國勞動人民許多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介紹了當時傳入國內的一些西方科學知識,並批判地加以吸收總結,廣徵博引,成為當時科學,學術成果的總匯集。在書中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方以智的“質測之學”。方以智重視實學,提出了自然科學與哲學聯盟的“質測...
第一節 方以智生平學術簡介 第二節 “質測”與“通幾”第三節 方以智的科學實踐及其科學精神 第四節 方以智科學精神的核心——“集大成”與“會通”第三章 陳獨秀的科學思想 第一節 陳獨秀生平學術簡介 第二節 陳獨秀的科學思想及其評價 第三節 五四時期科學思潮評析 第四章 王星拱的科學教育實踐及其科學哲學...
龐朴,字若木。中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文化史家、哲學史家、方以智研究專家。致力於中國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以及出土簡帛方研究。他提出中國人的思維是三分統一而不是二元對立的,這是他影響最大的"一分為三"學說。他的主要著作有《儒家辯證法研究》、《稂莠集》、《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白馬非馬--中國...
以方以智為首的桐城方氏學派,是明末清初與浙江學派等齊名的重要學派,作為明末清代精神的一個重要側面,這個學派堅持的學術研究價值的取向(提倡易學與科學相結合、哲學與科學相促進、中學與西學相會通、考據學與義理學兼用、實學與玄學兼顧),對我們今天探討傳統文化如何現代化有極大的啟示,值得高度重視。發源於桐城派...
中國明清之際哲學家方以智的用語。質,實物;測,觀察、驗證。意指研究自然科學。《物理小識?自序》中說:“物有其故,實考究之,大而元會,小而草木螽蠕,類其性情,征其好惡,推其常變,是曰質測。”即是說,如實地考究事物的因果聯繫,對大至宇宙演化,小至植物昆蟲進行分類研究,考察其本性與形態,把握其...
哲學思想 《東西均》是方以智的未刊稿之一,初稿寫於1652年,又在1653年加以訂正。它是一部集中的有體系的哲學著作,其中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的觀點是頗光輝的。同時,它又充滿著相當正確的對遺產批判繼承的態度,以及對唯心主義和神學的嚴肅的戰鬥精神。關於後者,在這裡暫不具述。方以智在《東西均》的《開章》(...
他曾自我評價,從家庭傳統來說他是一個儒家,從氣質上說他 是一個道家,從宗教啟示上說他是一個佛教徒,從教養上說他是西方的。他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學、新儒學看成中國哲學的四大傳統。方東美與哲學家方以智、桐城派始祖方苞有旁系宗親關係,(並非方以智、方苞直系後裔)。方東美年幼喪父母,依賴兄長...
三 “質測之學”的科學精神 四 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的光彩 第二節 孫奇逢的學術傾向與《理學宗傳》一 折衷調和的學術傾向 二 不尚空談,重於實用 三 《理學宗傳》的思想宗旨 第三節 黃宗羲對宋明理學的總結 一 “氣”一元論的哲學觀 二 《明儒學案》、《宋元學案》對宋明理學的總結 第四節 方以智的...
明代中葉以後,桐城學術興起,“能振筆為古文者,代有傳人”。明末清初,方以智、錢澄之等人致力於古文振興,開桐城派先河。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過程的繼往開來者,提出了“言有物”、“修辭立其誠”的見解,實為桐城派義法理論的先驅。1644年,清王朝入關,為鞏固地位,尊崇儒家理學,以軟硬兩手迫使知識分子就範。方...
26.《方以智哲學範疇述要》,獨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3.4.C刊 27.《論制度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獨立,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3.11轉載 28.《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西柏坡精神》,獨立,《河北日報》2013-11-13.核心 29.《“築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基學術研討會綜述》...
4 方以智的“質測之學” / 236 5 王錫闡的《曉庵新法》 / 238 6 梅文鼎研究天文學的成就 / 241 四 西方天文儀器的傳入與製作 / 244 1 望遠鏡的傳入 / 244 2 《崇禎曆書》中介紹的西方天文儀器 / 246 3 南懷仁為觀象台製作的天文儀器 / 249 4 法國傳教士帶來的天文儀器 / 250 第七節 數學 / 252 ...
它所推崇的中,即是哲學上所說的同一性,是辯證法的一個片段。明末哲學家方以智用“交”這個概念表述對立面的同一性,他認為“兩間無不交,無不二而一”,“交者,合二而一”(《東西均·三征》)。方以智說:“子思辟天荒以千古相傳不可言之中,恐墮滉洋,忽創‘喜怒哀樂之未發’一語當之,而又創出...
方以智曰:飲食男女,陷溺之窞也;知其原,則此窞即天地之門也,不可絕而可節。《未濟》之終也,不知節也;有絕者,亦所以風(諷)天下之節也。有生以後無一非窞,窞窞溺人,窞可遁,窞又自掃其窞以為窞,誰能知之?知之則皆窞、皆非窞也。聖人不妨容諸窞,以消其太甚之窞而已矣。藏天下於天下而...
代表明清之際思想領域中新潮流的一批進步思想家,東有黃宗羲、顧炎武、方以智,南有王夫之,北有傅山等等。他們對程朱陸王唯心主義學說的銳利批判,為“經世致用”新思潮在華夏的興起,作出了他們應有的貢獻。興實學,破程朱,在本質上是對封建意識形態的衝擊和突破,因此,新思潮受到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窒壓。隨著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