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斷橋春草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厲聲教
作品原文,作品註解,創作背景,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斷橋春草
無限春波碧草生,斷橋獨立雨濛濛。
長安流水繁華盡,一段孤芳萬古恆。
作者原註:1997年春節,自京回杭探母,再游西湖,獨立斷橋觀雨,去歲勁草,經冬未凋,新綠又生,有所思兼懷先嚴而作。
作品註解
②濛濛:此處指細雨迷茫的樣子,《詩·豳風·東山》“零雨其濛”。
③長安:本意為唐代帝都長安(今西安),此處指首都北京。
④孤芳:本意指獨秀的香花,如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貞操與日月俱懸,孤芳隨山壑共遠。”後常用於比喻高潔絕俗的品格。唐代韓愈《孟生詩》:“異質忌處群,孤芳難寄林。”亦指與眾不同的獨特見解,王先謙《序》:“惜抱自守孤芳,以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不可一闕。”結合作者原注,此處應指作者父親厲麟似。因其曾拒與國民黨同流合污,掛冠而去,又曾在上海淪陷期間,堅守節操,以“非暴力不合作”方式與日寇進行抗爭。
創作背景
作品評析
詩作清新雋永,音韻優美,自然流暢,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巧妙地將寫景與憑弔相結合,既抒發對先人的深切緬懷,又表達了對其高潔品格的追思和敬慕之情。
詩作通篇看似在歌詠經冬不凋的江南勁草,小草看似荏弱,但卻堅韌頑強,不畏嚴寒,不屈不撓,終於在早春的細雨中,綠了江南岸,迎來了無限春波的季節。實際上,作者之父即是鼎鼎有名的厲麟似先生。作者的原注中點出詩作是以品格剛毅的斷橋春草來比喻雖為書生,卻能堅守文人氣節和民族大義,不畏強暴,堅持與日軍抗爭到底的先人。故人已杳,但他的思想與精神,正如這年年萌發的春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乾坤正氣,萬古流芳。
作者在這首絕句中展現了高超的創作技巧和不落窠臼的立意,看似形象寫實的表述,實際是對古往今來歌詠芳草的名篇典故的巧妙運用。春草是文人墨客表達希望與寄託的重要意象,也是不亞於松竹的品格標誌,而能夠經冬不凋的勁草,更是象徵了作者在新中國的春天裡,繼承先人遺志,追隨先人足跡的決心和信心。長安流水繁華盡一句,進一步剖明心跡,體現出作者的淡泊名利與睿智豁達。末尾的一段孤芳萬古恆,既是對先人的追慕景仰,也是作者所嚮往的一種人生境界,表達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理想。
這首絕句,似寫景而又超越了寫景,以眼前實景抒發了無限懷念,宣揚了浩然正氣;似憑弔又超越了憑弔,以豐富的情感視角來審視年復一年的春草,睹物思人,江南名勝,杭州美景,成為了作者追隨先人,汲取無限精神力量的源泉。與此同理,古往今來,風景名勝一旦與烈士名人的忠魂英名相得益彰,往往更添傳奇色彩。作者此詩,堪稱佳作。
作者簡介
有“詩人外交家”之稱的厲聲教被譽為“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他的作品影響深遠,其中《望海潮·悼周恩來總理》、《癸丑年九月懷周總理》、《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辛卯季春謁厲杭二公祠》、《訪二公祠尋厲公墓不獲》、《觀潮有感》、《採桑子·西湖四詠》等被公認為當代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作為當代國學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跡被編入《中國當代詩壇選藏》、《靜安文史》、《杭州黨史》等典藏文獻及大、中、國小教材中,並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種語言文字。鳳凰網評價其為“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