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是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華
基本介紹
- ISBN:9789867332905
- 作者:楊華
- 出版社: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07年4月
- 定價:480.00元
- 裝幀:精裝
《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是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華
《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是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華內容簡介禮,是人類的行為規範。在《禮記‧曲禮上》說:「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經由禮儀的教化,可使我們人類與動物有所分別,禮可說是...
主要從事先秦兩漢史、中國文化史,尤其是中國古代禮制方面的研究。主持“簡帛所見楚地喪祭禮制研究”等國家課題3項,出版有《先秦禮樂文化》、《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中國文化史》(合著)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圖書目錄 前言:禮樂制度與中國傳統文明 從“制禮作樂”到“禮崩樂壞”——先秦時期的禮樂...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通史研究”首席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主要從事先秦秦漢史、中國文化史,尤其是中國古代禮制方面的研究。出版有《先秦禮樂文化》、《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古禮新研》、《楚國禮儀制度研究》、《中國文化史》(合著)等著作。
《先秦禮制探賾》遵循傳統的禮學研究路數,虛實相間,將禮制考證與禮義闡發相結合,既利用出土材料,對先秦時期有關祭祀、喪葬、戰爭、田獵、射禮、會盟、養老、飲食、容禮等重要禮儀制度鉤玄提要,作了細緻的探討,又結合簡帛文獻,對先秦時期的禮樂思想進行了深入的闡述。禮樂文明是華夏傳統文化的核心,是蘊涵著獨特...
《先秦古禮探研》是2018年9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建墩。內容簡介 禮是華夏傳統文化的核心。先秦古禮幽眇,傳統禮儀研究聚訟紛紜,本書綜合利用甲骨、金文、簡帛等出土資料,對先秦時期的祼禮、朝聘禮、贈饋、牲體禮等禮儀做了多角度、多視野的綜合研究,對禮儀所蘊含的思想觀念提出了獨到的認識。
20世紀70年代以來,有不少秦和西漢早期的簡牘和帛書出土,這些簡帛上的隸書,字形還保留著篆文的不少特點,跟後來成熟的隸書有明顯區別,因此有人主張把秦和西漢早期的隸書也看作古文字,也可以說古文字是隸書成熟之前的漢字。廣義 既包括對古文字本身的研究,也包括對各種古文字資料的研究。後一方面的研究繼承了金石...
《楚地簡帛思想研究》是2010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丁四新。內容簡介 本書對上博楚簡、郭店楚簡、帛書的重要經子文獻做了研究和集釋,在人性論、政治哲學等問題上探討深入。圖書目錄 從“帛書時代”到“楚簡時代”:在一次同仁聚會上的報告(代序)生、眚、性之辨與先秦人性論研究之方法論的檢討:以阮元...
全書有思辨也有新意,書中豐富運用了甲骨、簡帛、金文等出圖資料及傳世文獻,論述嚴謹,與有一定學術出版價值。 作者簡介 李志剛,1983年10月生,湖北崇陽人,2012年武漢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畢業,主要研究中國古代禮制。先後在《國學研究》《史學月刊》《古代文明》《孔子研究》《人文論叢》《齊魯文化研究》《傳統中國...
主要論著有《先秦禮樂文化》、《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古禮新研》、《古禮再研》、《楚國禮儀制度研究》等專著,先後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Religions等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83年9月考入復旦大學歷史系,1994年7月畢業,在該校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
楊華,1967年生,湖北鐘祥人,歷史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先秦秦漢史、中國文化史(尤其是中國古代禮制問題)研究,出版有《先秦禮樂文化》《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古禮新研》《中國文化史經典精讀》(合著)等著作。任放,...
副院長。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尤其集中於中國古代禮制、中國經學史、中國思想史、楚文化研究等領域)、中國古代史(尤其集中於先秦兩漢史、簡帛研究等領域)等領域研究。著有《先秦禮樂文化》、《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古禮新研》、《楚國禮儀制度研究》、《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化發展軌跡》等著作。
《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序(2004年) / 45 《鄭州大師姑(2002—2003)》序(2004年) / 49 《中原考古大發現》序(2004年) / 54 《博羅橫嶺山:商周時期墓地2000年發掘報告》序(2005年) / 59 《吳城文化研究》序(2005年) / 67 《吳城:1973—2002年考古發掘報告》序(2005年...
四、《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和《古禮新研》………280 五、《楚國禮儀制度研究》………288 六、簡帛與禮制研究………295 七、禮學研究方法論………304 八、中國文化史研究………311 九、“文明路徑”討論………321 十、研究生指導………330 十一、出國訪學………345 十二、學術師承………352 作者簡介 王鍔...
參與湖南省社科重大項目:簡牘時代的湖湘歷史研究(2022年立項)發表論文 曾在《哲學與文化》(A&HCI)《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古代文明》《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簡帛研究》《華夏考古》《人文論叢》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開設課程 本科生:中國古代史(上)、先秦史、中國史學史 研究生:先秦史...
2000年8月,在北京達園賓館召開的“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上,13枚葛陵簡第一次公開展出。2002年,《文物》第8期發表了發掘簡報,同時公布了10枚葛陵簡的照片。2003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的《新蔡葛陵楚墓》由大象出版社出版。書中包含全部竹簡的黑白照片及釋文。學術意義 考古價值 從時間序列上說...
1、“出土簡帛與中國古代禮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研究項目,項目批准號為05JJD770015。2005—2008年,子課題負責人。已結題。 2、“儒藏工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項目批准號為03JZD008。2003—2010年,子課題負責人。 3、“朱熹禮學研究——以祭禮為中心”...
8、在美國達慕斯大學舉辦的“達慕斯——清華‘清華簡’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四屆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8月30日至9月1日)上領讀《周公之琴舞》,宣讀論文《據清華簡〈系年〉“克反邑商”釋讀小臣單觶中的“反”》。9、在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套用研究中心舉辦的“紀念何琳儀先生誕辰七十周年暨古文字學...
吳毅強,男,1981年9月生,山西平陸人,2010年6月獲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導師彭裕商教授),主要從事金文與商周史、出土簡帛與先秦學術思想史、古文字及古文字學史、古璽印封泥研究。現任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四川省特聘專家、四川省...
《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匯集了我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關於出土簡帛文獻的研究,是由三聯書店出版的一部新的著作 《古代宗教與倫理》和《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仍用三聯舊本,而改正了若干錯字。《朱子書信編年考證》用三聯書店出版的增訂本,未加改動。《有無之境》、《詮釋與重建》、《傳統與現代》皆用北京大學出版...
《河洛文化研究叢書》序 / 279 肆 青銅器與山西古代史的關係 / 283 趙文化的興起及其歷史意義 / 292 平山墓葬群與中山國的文化 / 299 陳平《燕史紀事編年會按》序 / 309 伍 夏商周與山東 / 312 從新出楚簡看齊魯文化的影響 / 324 賈慶超《鄒魯文化研究》序 / 327 陸 青銅器與楚文化 / 330 簡帛與楚...
在青銅器及其銘文的分期、分區、分國別研究中,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系統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礎上,他對商周時期的禮制、職官、家族、法律等方面作了重要探索。他綜合研究戰國時期金文、陶文、古璽、貨幣文字及簡帛,從而促使古文字學領域中新的分支——戰國文字研究形成,是戰國文字這一學科的奠基人。從1975年起他先後...
郭靜雲,《商文明夔龍饕餮神紋來源之謎》,《藝術史研究》第15輯,頁29-76。郭靜雲,《戰國秦漢出土文獻“”字通考》,《簡帛研究2011》,頁50-59。郭靜雲,《學術由問題始,"學科"不過是方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2月30日 2012年 郭靜雲,《古代亞洲的馴馬、乘馬與游戰族群──兼說殷商文明馬車的...
遙望金山,只在腳下-談談簡帛書的發現及其學術價值,《中文自學指導》 95#6 “ 天門”的傳說-啟閉開闔,《咬文嚼字》 96#2 卜辭傅說事跡考,《學術集林》(卷七)上海遠東出版社 1996/4 從封骨治傷法說起-巫術文化與思維之一,《中文自學指導》 96#2 兩頭蛇與兩頭龍-申字本義小考,《咬文嚼字》 96#5 ...
—關於古文字學 第五章 甲骨發現與分期研究——關於甲骨學 第六章 青銅時代與文化藝術——關於青銅器研究 第七章 簡帛研究與學術思想——關於簡帛學 第八章 禮樂典章與古史解讀——關於古代禮制研究 第九章 文明起源與文明進展——關於古代文明 第十章 年代學與多學科結合——關於“夏商周斷代工程”
《三禮名物分類匯釋》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名物匯釋》一書對《三禮》中涉及到的服飾、食物、都邑宮室、車馬等名物分門別類作了系統的考釋。本書綜合運用文獻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出土簡帛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對《三禮》中涉及衣食住行的名物做了深入的考釋。本書涉及名物之多,考釋規模之...
研究方向:簡牘學、國際中文教育。在《社會科學戰線》《簡帛研究》《出土文獻》《古文字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武威漢簡集釋》,參編教材《簡牘學教程》一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BU語合中心國別中文教育項目各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2項、校級項目2項。...
他認為,上世紀楚文化研究的輝煌,多半基於震撼性的考古挖掘。一旦楚文化考古缺少轟動性發現,楚文化研究很可能會出現“瓶頸”,甚至無話可說。因此,學界需要對楚文化考古資料作進一步的深入分析,尋求方法論上的突破創新。萬全文認為,從楚學研究的現狀來看,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賴楚簡帛研究的推動。造成這一研究現狀的...
范雲飛:《南朝禮制因革中的王儉“故事學”》,《中國典籍與文化》2020年第2期;范雲飛:《試論錢穆“揚惠抑戴”之方法及其解釋學前見》,《人文論叢》2019年第2輯(總第32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279-290頁;范雲飛:《嶽麓秦簡“內史郡二千石共令第己”釋證》,《簡帛》第十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本京都大學有「三國吳簡研討班」,有這些專門研究機構與學術團校的涉足,預示著「三國吳簡」將成為一門類似於「甲骨學」、「敦煌學」一樣的新興國際顯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簡牘專家謝桂華說:「『三國吳簡』肯定能成為一門獨立的簡帛學學科」。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有部分高校設立了該學科的研究生點。
儒家文獻,所記主要關於禮制,其中有些內容可以在今本大、小戴《禮記》中見到相似記載,從其內容和篇章結構分析,屬“禮家雜記”,為研究先秦時期的禮學提供了資料。也對了解和研究荀子思想及其學術傳流也有一定幫助。 《武王踐阼》,陳佩芬釋文考釋。存15簡,原無篇題。全篇以問答形式,記述了師尚父告武王以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