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五帝本紀》講稿

《史記·五帝本紀》講稿

《《史記·五帝本紀》講稿》是2012年8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學勤。本書主要對黃帝至堯舜時期的遠古歷史事件進行細緻地梳理與深刻的探索。

基本介紹

  • 書名:《史記·五帝本紀》講稿
  • 作者:李學勤
  • 頁數:186
  • 出版時間: 2012-8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 李學勤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12-8
頁數: 186
定價: 30.00元
裝幀: 精裝
叢書: 經典通識講稿

內容簡介

《史記·五帝本紀》是我國傳統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第一篇,記述了從黃帝至堯舜時期的遠古歷史。作者從中國文明起源的角度,以文本細讀的方式,對《五帝本紀》進行了深度講解,系統梳理了有關五帝時代及上古史研究的爭論與探索,以啟發讀者對中華文明起源、上古史研究等問題的思考。20年前,作者提出“走出疑古時代”,在學術界產生極大影響,由此引發的討論至今不絕。故本書附錄收入作者《走出疑古時代》及相關文章。“後記”中,作者推薦了有關中國文明起源的閱讀書目。
作者李學勤,著名的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文獻學家。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等。
關於“經典通識講稿”:近年來,以甘陽為代表的一批學人著力推動中國大學通識教育,尤重“研讀中外經典文本”,旨在重新樹立認真讀書、自由思考的風氣,以抵抗整個社會以至大學校園的浮躁之氣和急功近利心態。“經典通識講稿”秉此理念,特邀各學科著名學者,以深入講解中外經典文本的方式,引領讀者進入對思想文化中根本問題的思考。

作者簡介

1933年3月生於北京,1951至1952年就讀於清華大學哲學系,1952年因“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離開清華,進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今屬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1954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曾先後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等。
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歷史學科評議組組長,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50年代起,他參與綴合、整理殷墟發掘所獲甲骨,用排譜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歷史地理,並首次鑑定出西周的甲骨文,首創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辭說,繼而又就歷組卜辭等問題提出兩系九組的新分期法。在青銅器及其銘文的分期、分區、分國別研究中,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系統研究甲骨、金文的基礎上,他對商周時期的禮制、職官、家族、法律等方面作了重要探索。他綜合研究戰國時期金文、陶文、古璽、貨幣文字及簡帛,從而促使古文字學領域中新的分支——戰國文字研究形成,是戰國文字這一學科的奠基人。從1975年起他先後主持和參加過馬王堆漢墓帛書、銀雀山漢簡、定縣漢簡、雲夢秦簡、張家山漢簡等的整理、注釋,並利用這些新材料,對戰國以至漢初的學術史、文化史進行探索,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  他在上述簡帛以及長沙楚帛書、包山楚簡、郭店楚簡、上海博物館藏楚簡的研究中,以及在甲骨學、青銅器研究等方面,都作出過令人矚目的貢獻,是國內外學界公認的簡帛研究和古文字研究、古史研究的權威。近年由他主持的重大科研項目有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國家“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等。

目錄

講稿
3 第一講
30 第二講
文本
67 史記·五帝本紀
附錄
139 走出疑古時代
166 談“信古、疑古、釋古”
179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