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麥30

新麥30

新麥30,屬半冬性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224.3~232.5天,者:蔣志凱、馬華平、董昀、趙宗武劉朝輝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新麥30
  • :植物界
  • :半冬性中早熟
品種名稱:新麥30
審定編號:豫審麥2014026
申請單位:河南省新鄉市農業科學院
者:蔣志凱、馬華平、董昀、趙宗武劉朝輝
品種來源:新麥11/周麥16
特徵特性:幼苗半直立,苗葉寬短,葉色綠色,冬季抗寒性較好;春季起身早,兩極分化快,分櫱力中等,成穗率一般;株型較鬆散,旗葉較長,株高72~74cm,莖稈彈性一般,抗倒性中等;紡錘型大穗,穗層較厚,長芒,白殼,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耐熱性中等,成熟期略早,落黃較好。產量三要素:畝穗數38.6~42萬,穗粒數36.1~38.7粒,千粒重37.3~42.9g。
抗病鑑定:2011~2013年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鑑定:中感條鏽病、葉鏽病、白粉病和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品質分析:2011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5.03%,容重811g/L,濕麵筋含量34.0%,降落數值434s,沉澱指數52.8mL,吸水量60.5mL/100g,形成時間3.3min,穩定時間3.5min,弱化度119F.U.,硬度65HI,出粉率72.8%。2012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5.08%,容重801g/L,濕麵筋含量33.4%,降落數值449s,沉澱指數60mL,吸水量61.1mL/100g,形成時間3.3min,穩定時間3.2min,弱化度113F.U.,硬度64HI,白度74.6%,出粉率72.3%。
產量表現:2010~2011年度河南省冬水Ⅲ組區域試驗,12點匯總,9點增產,3點減產,增產點率75%,平均畝產554.5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0.9%,不顯著;2011~2012年度河南省冬水Ⅲ組區域試驗,7點匯總,3點增產,4點減產,增產點率42.9%,平均畝產462.7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0.1%,不顯著;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3點匯總,10點增產,3點減產,平均畝產480.5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2.5%;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6點匯總,16點增產,平均畝產571.9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6.4%。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和播量:10月5~15日播種,最佳播期10月8日左右;高肥力地塊畝播量9~10kg,中低肥力10~12kg,如延期播種,以每推遲3天增加0.5kg播量為宜。(2)田間管理:每畝施肥量:有機肥3000kg,純氮15kg,磷(P2O5)8kg,鉀(K2O)5kg,硫酸鋅1kg。磷、鉀肥和微肥一次性底施,其中氮肥的底肥與追肥的比例為5:5;播前藥劑拌種,用6%立克秀懸浮種衣劑3~4g(有效成分)拌種100kg,或用種子重量0.2%的33%紋霉淨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紋枯病,分櫱末期每畝用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32~64g或40%多菌靈膠懸劑50~100g兌水50kg噴霧,防治紋枯病,孕穗期至抽穗期畝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10g(有效成分)防治白粉病,可用吡蟲啉40g/畝防治蚜蟲。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南省(南部稻茬麥區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