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花鼓戲是江西的地方傳統戲劇劇種,起源於清朝。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新余花鼓戲
- 主題詞:傳統戲劇,花鼓戲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戲劇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清朝
- 認證時間:2013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中國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
- :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新余花鼓班所擁有的劇目近二百多出之多,其中,處於花鼓燈早期,帶著生活水露、原始活力的小戲劇目有一百六十多出。由於吸收外來劇目與發展本劇種獨有劇目,才使得這路花鼓擁有“單台”、“對子”、“三小”;“半班”、大本、連本及旦戲、醜戲、生戲俱全,或喜、或悲、或正,風格炯異、自成體系的眾多劇目。代表劇目有:《三伢仔鋤棉花》、《補背褡》、《賣花線》、《王先裁衣》,《算命》、《看相》、《送瓜》等。
歷史淵源
新余花鼓戲來源於“贛中花鼓”,初名叫“花鼓燈”,後叫花鼓戲或花鼓班。它形成於清乾隆時代,盛行在清末民初,經過民間“燈彩”的階段,再與其他民間藝術相結合,逐漸變成由單台戲(一個演員獨唱)、對子戲到三小戲的演出,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清末的新余,人口衍繁至31萬之眾。其中一批小手工業者與小農亦農亦藝,有的逐漸棄工棄農而從藝,使花鼓戲獲得了一批為數不少的藝人。再者,每逢年節或廟會、或趕墟,又有演年戲、廟戲、墟戲的鄉俗,花鼓戲便藉此而風靡渝州南北。
基本內容
1、單台戲:《十隻砂罐》、《送秧公》、《打茶會》、《十二個月長工》、《十個月孟姜女》、《四川調》、《尼姑下山》、《花子拾金》《九連環》、《玩游歌》、《十個字》、《呱呱調》、《寡婦掃墳》、《新懷胎》等。
2、對子戲:《補背褡》、《看相》、《瞎子算命》、《相別樓》、《賣櫻桃》、《打懶婆》、《打骨牌》、《枝子打花》、《媳婦難改》、《十個銅錢》、《學生歌》、《雙勸夫》、《張三看妹》、《大放牛》、《交情》、《紅繡鞋》、《摘白花》、《十景花鼓》、《調情》、《想郎》、《鮮花詞》、《瓜子仁》、《男女採花》、《初開懷》、《喜報三元》、《十個月生意》、《灑金扇》、《探妹》、《下象棋》、《天官賜福》、《蘇州扶船》、《學生歌》、《二姑娘得病》、《四九看妹》、《十對》、《十八摸》、《十八變》、《十打》、《調兵》、《婊子算賬》、《下本相會》、《玉梅婷》、《反情》、《男女十杯酒》、《十杯酒反情》、《勸郎十杯酒》、《補缸》、《外甥嫖姨娘》、《送郎》、《戒洋菸》、《老懷胎》、《打蓮花》、《姑娘看燈》、《初開懷》、《喜板三元》、《三伢仔鋤棉花》、《白牡丹》、《數麻雀》、《補碗》、《要金扇》、《揮妹》、《賣棉紗》、《下象棋》、《賣雜貨》、《賣花線》、《韓湘子服藥》等。
3、三小戲:《瞎子捉姦》、《賣布》、《採桑》、《煙花女告狀》
、《破產記》、《盤廣貨》、《大小爭夫》、《王安罵雞》等。
4、三小戲向半班過渡的小戲:《頂燭怕妻》、《張三賣肉》、《王先裁衣》、《初相交》、《三部大審》等。
5、半班戲:《安安送米》、《自選才郎》、《蔡鳴鳳辭店》、《南山耕田》、《擔水嫖院》等。
6、整本大戲:《烏金記》、《絲帶記》、《賣花記》、《藥茶記》、《破傘記》、《毛洪記》、《羅帕寶》、《逼子休妻》、《山伯訪友》、《落馬橋收租》、《王公子嫖院》、《鄒皮匠打酒》、《黃金寶招親》、《三都大市》等。
基本特徵
新余花鼓戲以演生活小戲為主,表演上唱工做工並重,形象生動,在唱腔上,既要有生腔,又要唱旦調,可謂一人登台,男女並演,唱念做白,技巧多變。另外,還有不少融雜技、雜耍入戲的頂碗、玩傘、耍扇、弄帕,以及“動五官”的獨門絕活,充分顯示出新余花鼓戲的藝術特點。
瀕危狀況
自90年代開始,民眾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對新余花鼓戲的興趣也逐漸淡泊,尤其在年輕人中少有聽眾。並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人們忙於生產經營,生活節奏加快,聽眾越來越少,專業隊伍萎縮,年老的藝人難以繼續演唱,年輕藝人紛紛改行,出現後繼乏人、瀕臨滅亡的危險。演出場所也逐漸減少,過去的劇場,包括農村鄉鎮的會堂、影劇院等,現大多轉向街頭和集市經營,專業劇場演出甚少;後繼人才缺乏。特別是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人才都很缺乏。
保護措施
為振興新餘地方戲曲,讓獨具特色的新余花鼓戲(新余採茶戲)活起來、傳下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快新余文化強市建設,首先加強國有戲曲院團的規範化管理,支持民營戲曲院團發展。其次構建市、縣、鄉(村)“三級”演出場所體系,解決戲曲院團排練場所問題。鼓勵文化館(站)等,以項目合作等形式,為戲曲院團免費或低價提供排練場所,鼓勵戲曲劇本創作。加強戲曲專業人才培養。推進我市地方戲曲人才專業教育,支持戲曲院團與地方高校、戲曲職業院校合作,建立學生學習(實踐)基地及人才培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