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名人

年年初,由江西省新余市政協文史委組織撰寫的文史資料專輯《新余歷代名人》正式出版了,這是新余市政協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新余市社科文化方面的一件大事,更是挖掘新余歷史文化的一項意味深遠的舉措。

眾所周知,新余山川秀美,在天地靈秀之氣的鐘情之下,化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傑出人材,新余的蕭氏家族、劉氏家族、謝氏家族、吳氏家族……等都是人才輩出的望族,其中又湧現了許多偉大的人物。新余的歷代名人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寶庫,然而迄今為止沒有一本全面介紹新余歷代名人的著作。為了將愛國主義教育轉化為真實親切的鄉土教育,為了將文史資料工作提升一個檔次,使其接近於歷史研究的專業水平,文史委在編撰、出版了《凝固的樂章——新余古建築實錄》之後,又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繼續創新,投入到歷史名人寶庫的挖掘、整理之中。《新余後代名人》的編撰工作於2006年5月正式啟動了。編撰該書的目的是對新余歷代名人進行一次全方位的研究和記錄,為子孫後代提供一塊新余歷代名人研究的敲門磚,以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我們在確立入傳人物的依據時,有所創新,有三個突破:一是突破以前的著作只收錄或偏重於政治、軍事人物的原則,增加了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代表人物,如新余仙文化源遠流長,我們就收錄了黃公真人、七雨道人、傅同元這三位仙道人物;二是突破只為本土人物立傳的原則,入選範圍既包括新余籍(含分宜縣、渝水區、仙女湖區、市經濟開發區)的本土人物;也包括了原為新余籍後遷往外地、加入他籍的人物,還包括了非新余籍但在新余從事重要活動,產生過重大影響或終老、安葬於新余的人物。如唐代道明禪師、明代宋應星就是在新余從事重要活動,發生深遠影響的非新余籍人物;三是突破了以往歷代名人的入選層面。入選的層面以在新余有重大影響為最低標準,擴大了入選範圍。入選的人物既包括國史或中國宗教典籍的入傳人物,又包括《江西通志》、《江西曆代名人傳》的入傳人物,還包括了《臨江府志》、《袁州府志》、《新喻縣誌》、《分宜縣誌》四志中任何一志的入傳人物。這三個創新反映我們運用創造性思維所取得的成果。該書立傳的名人有84人,不便立傳的名人附在《新余歷代進士、名人簡表》之中,大部分歷代名人都有一個體系或一個線索。《新余歷代名人》的編撰工作是以新余市政協文史委為主,以渝水區、分宜縣政協文史委為輔,兼及相關單位的文史專家。市政協文史委組稿、撰稿人員多次深入歷史名人故里調研、走訪、查閱歷史名人家譜,摘錄正史與古代地方文獻中的史料,積極撰寫歷史名人傳記;與此同時,他們多次深入縣、區政協指導編寫、分發任務,召開了多場歷史名人撰稿會。
新余市領導非常重視本書的編撰工作。市委書記汪德和同志對該書出版給予了極大的關懷,並親自題寫書名;市政協主席熊巍同志多次聽取匯報,解決實際問題,具體指導編寫工作,並親自撰寫序言,並對書稿進行認真審定;市政協副主席史廣英同志十分關心編寫工作,對書稿進行了詳細審閱。書稿的編撰過程是一個痛苦與快樂交織的過程,撰稿人既要熟悉古漢語,又要了解歷史典故,還要分析古代職官等典章制度,更要甄別、論證史料,如果差之毫厘,則謬之千里!所以為了編好該書,我們沉入歷史的煙海之中!精讀或查閱了同治版《新喻縣誌》、隆慶版《臨江府志》、《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歷代職官沿革史》、《歷代職官表》、《中國制度史》、《宋代官制辭典》、《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元史》、《明史》、《明史紀事本末》、《清史稿》、《佛祖歷代通載》、《五燈會元》、《古尊宿語錄》、《中國古代禮俗辭典》、《天工開物》、《道教史》、《神仙傳》、《太平廣記》、《道教文化與生活》、《金元全真道內丹心性學》、《境生象外》等各種國史、方誌、地方文獻及歷史工具書,並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搜尋、下載相關資料。在書稿編撰、審定過程中,文史委江立明主任每天早晨就來到辦公室,晚上很晚才回家,雙休日也很少休息,全面負責書稿的組織編寫、調研和統稿工作。聶朋同志也是不斷地翻看歷史文獻,查閱相關書籍,核對論點、論據,時常加班加點奮力疾書,並為書稿的編撰工作提供業務支持並擔任歷史顧問。書稿定稿後由上海遠東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