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三篇具有相對獨立性的論文,早的一篇是1940—1941年寫成的《勛伯格與進步》,第二篇是時隔七年之後寫成的《斯特拉文斯基與倒退》,後一篇是在兩篇文章結集出版時(1948年)撰寫的“導論”,目的是要說明為何要選擇新音樂中的兩個極端的代表人物作為論述的對象、概括論述新音樂總的發展趨勢和特徵以及《新音樂的哲學》所用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作者: [德] 西奧多·阿多諾
- 原版名稱: Philosophie der neuen Musik
- 譯者:曹俊峰
- ISBN:9787511732804
- 頁數:340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4-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三篇具有相對獨立性的論文,早的一篇是1940—1941年寫成的《勛伯格與進步》,第二篇是時隔七年之後寫成的《斯特拉文斯基與倒退》,後一篇是在兩篇文章結集出版時(1948年)撰寫的“導論”,目的是要說明為何要選擇新音樂中的兩個極端的代表人物作為論述的對象、概括論述新音樂總的發展趨勢和特徵以及《新音樂的哲學》所用的方法。
作者簡介
西奧多·阿多諾(Theodor Wistuqrund Adorno)
目錄
譯者導言/001
一、本書的哲學基礎/006
二、關於勛伯格/047
三、關於斯特拉文斯基/074
作者序言/105
一、導論/111
新妥協主義/115
虛假的音樂意識/117
理智主義/121
激進的音樂也不是純潔無瑕的/126
新音樂的二律背反/128
差異化的喪失/131
論方法/135
二、勛伯格與進步/139
作品的震顫/141
音樂素材的趨勢/144
勛伯格對假象和遊戲的批判/148
孤獨的辯證法/153
作為風格的孤獨性/158
類似於客觀性的表現主義/160
各種要素的整體組織結構/163
整體性的展開部/166
十二音技法的理念/171
音樂中自然的支配地位/175
向不自由倒退/178
十二音旋律和節奏/181
個別化與粗糙化/187
和聲/190
樂器的音色/197
十二音對位法/199
對位的功能/203
形式/204
論作曲家/213
先鋒派和理論/221
脫離素材/225
作為知識的音樂/232
對社會的態度/236
三、斯特拉文斯基與倒退/243
真實性/245
無意圖性和獻祭/247
作為原始現象的手搖風琴/252
《春之祭》和非洲雕塑/254
《春之祭》中的技術要素/257
節奏/261
與集體的同一化/265
古代性、現代性、幼稚性/267
持續的倒退和音樂形式/272
精神病的視角/274
宗教儀式/276
作為客觀性的異化/278
手段的物神性/279
非個性化/281
青春期痴呆症/283
緊張症/285
關於音樂的音樂/288
非自然化和單純化/291
時間的分化/294
類似於繪畫的假結晶體/298
芭蕾音樂理論/300
聽取的類型/304
客觀主義的欺騙性/308
後的策略/310
新古典主義/313
擴展的嘗試/316
勛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319
附錄/325
本書第五版後記/331
談談對本書的誤解/335
一、本書的哲學基礎/006
二、關於勛伯格/047
三、關於斯特拉文斯基/074
作者序言/105
一、導論/111
新妥協主義/115
虛假的音樂意識/117
理智主義/121
激進的音樂也不是純潔無瑕的/126
新音樂的二律背反/128
差異化的喪失/131
論方法/135
二、勛伯格與進步/139
作品的震顫/141
音樂素材的趨勢/144
勛伯格對假象和遊戲的批判/148
孤獨的辯證法/153
作為風格的孤獨性/158
類似於客觀性的表現主義/160
各種要素的整體組織結構/163
整體性的展開部/166
十二音技法的理念/171
音樂中自然的支配地位/175
向不自由倒退/178
十二音旋律和節奏/181
個別化與粗糙化/187
和聲/190
樂器的音色/197
十二音對位法/199
對位的功能/203
形式/204
論作曲家/213
先鋒派和理論/221
脫離素材/225
作為知識的音樂/232
對社會的態度/236
三、斯特拉文斯基與倒退/243
真實性/245
無意圖性和獻祭/247
作為原始現象的手搖風琴/252
《春之祭》和非洲雕塑/254
《春之祭》中的技術要素/257
節奏/261
與集體的同一化/265
古代性、現代性、幼稚性/267
持續的倒退和音樂形式/272
精神病的視角/274
宗教儀式/276
作為客觀性的異化/278
手段的物神性/279
非個性化/281
青春期痴呆症/283
緊張症/285
關於音樂的音樂/288
非自然化和單純化/291
時間的分化/294
類似於繪畫的假結晶體/298
芭蕾音樂理論/300
聽取的類型/304
客觀主義的欺騙性/308
後的策略/310
新古典主義/313
擴展的嘗試/316
勛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319
附錄/325
本書第五版後記/331
談談對本書的誤解/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