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野板面
- 主要食材:麵粉
- 口味: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
- 始創:東漢末年
- 特點: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
食品特點,由來,傳說,
食品特點
其臊子,一般以牛羊肉為原料,配以辣椒、茴香、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20多種作料炒制而成。其做法是:精選肥瘦適中的嫩牛羊肉,切成葡萄大小的方丁;將乾紅辣椒入油中炸至焦黃,色味被收入油中時,撈出控油、晾脆,以刀拍碎備用;將切好之肉丁入油,反覆煸炒,至肉塊定形後,將拍過的辣椒及精鹽等調味品適時放入,以文火煎掉肉中水分,待肉丁著色均勻呈棗紅色時,離火降溫。成品臊子精在工藝,巧在火候,香而不膩、辣而不辛、鹹而不澀,色如瑪瑙,晶瑩悅目,味道鮮美。這種臊子的一個奇特之處是保鮮期長,不需冷藏可存放一年以上,經夏不腐,味道不變。據說還是當年諸葛亮在深感軍隊行軍打仗,朝此暮彼,居無定所的情況下潛心研究發明的。
其麵條製作取自當地盛產的優質小麥精粉,按比例用食鹽、水加以攪拌,和成麵團,反覆揉搓,至筋道,再經過反覆揉條摔板,直至其觸摸如絲綢、手扯有拉力、提起似瀑布、板時噼啪作響即可。
這樣的麵條寬窄有致、均勻好看,二兩面,三根條,板拉扯直後可達四丈有餘。板後麵條即入鍋、起碗,放幾根青菜,澆上臊子,真箇是白麵條、綠菜葉、紅臊子,入口來“辣酥酥,香噴噴”,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無窮。
臊子和板面相得益彰,缺一不可,以至於人們如此評價:有其面而無其臊子,味不可口;有其臊子而無其面,便不成特色。
古往今來,歲月流逝,歷經一千多年的時光積澱和眾多能工巧廚的反覆改進,新野板面已更具魅力。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達官布衣,各色人等俱百吃不厭。
由來
相傳,古城新野“板麵條”始創於東漢末年,桃園兄弟劉、關、張駐守新野之時,那位“豹頭環眼、吼聲如雷”的張飛將軍,總嫌麵條太軟,咬著沒勁,吃著乏味。廚師為了滿足這位“喝斷橋樑、粗中有細”的大將軍,多次琢磨,反覆研製,才製成這種“板麵條”。張翼德吃後哈哈大笑,高豎拇指,連聲叫好!自此,“新野板麵條”便在豫西之宛、洛,鄂北之荊、襄一帶廣為流傳。
傳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板面是由張飛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