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必讀彩繪系列叢書:孟子選注

新課標必讀彩繪系列叢書:孟子選注

基本介紹

  • 書名:新課標必讀彩繪系列叢書:孟子選注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頁數:172頁
  • 開本:16
  • 作者:孟子 姚康匯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新課標必讀彩繪系列叢書:孟子選注》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一、何必言利
二、與民同樂
三、仁者無敵
四、天下定於一
互、君子遠庖廚
六、不為者與不能者
七、緣木求魚
小、衣食足而知禮儀
九、小勇與大勇
十、樂以天下,忱以天下
十一、寡人有疾
十二、王顧左右而言他
十三、民悅則取之
十四、進退存乎民心
十五、出爾反爾
十卉、兩大之間難為小
十七、乘勢待時,事半功倍
十八、浩然之氣
十九、仁則縈,不仁則辱
二十、尊賢使能
二十一、人皆育不忍人之心
二十二、術不可不慎
二十三、與人為菩
二十四、天時不如地利
二十五、育所不召之臣
二十卉、當受則受
二十七、坻蛙誅千王而不用
二十小、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
二十九、盂於致為臣而歸
三十、盂予言必稱堯舜
三十一、上有好耆,下必育甚
三十二、勞心耆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三十三、枉已者,未育能直人
三十四、大丈夫之道
三十五、不由其道
三十六、士無事而食。不可也
三十七、一齊人傅之
三十八、不見諸侯何義?
三十九、攘其鄰雞
四十、廉潔之士
四十一、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四十二、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
四十三、天下之本在國
四十四、不仁耆可與言哉?
四十五、為淵驅魚
四十六、自暴自棄
四十七、親其親,長其長
四十八、誠者,天之遭也
四十九、觀其脾予
五十、嫂溺,叔援以於
五十一、不虞之譽
五十二、好為人師
五十三、不孝育三
五十四、舜生千諸馮
五十五、予產聽政
五十六、君臣之道
五十七、育所不為
五十八、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五十九、赤子之心
六十、博學詳說
六十一、聲聞過情
六十二、逢蒙殺羿
卉十三、西子蒙不潔
六十四、君子所以異於人者
六十五、齊人育一妻一妾
六十七、不以辭害志
六十小、聖人風範論
六十九、友其德也
七十、知人論世
七十一、人性之菩,猶水之下
七十二、口之於味,育同耆焉
七十三、一暴十寒
七十四、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七十五、學問之道,求其放心
七十六、杯水車薪
七十七、羿之教人射
七十八、人皆可以為堯舜
……

序言

孟子(前372一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漢族,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沒落為“士”,孟子約十五歲時就拜讀於子思(孔子的孫子)門下,勤奮學習,從不間斷。學成之後,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曾遊歷於鄒、任、齊、宋、滕、魏、魯等諸國,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所以孟子的仁政學說在當時被認為是迂腐的大道理,說他空洞的言論沒有什麼使用的價值,因為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齊宣王、梁惠王這些大國諸侯都認為他的主張不合時宜,儘管對他十分優待,卻並不採用他的建議。在這種情況下,他不貪戀名位,罷官而去,著書立說,教授門徒,把自己的理想寄託於將來。他停止政治活動以後,便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把他的學說——即政治主張、哲學理論、教育綱領等——整理成書,傳於後世。“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孟子》七篇。《孟子》傳世的七篇十四卷為《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孟子》一書進一步闡發了孔丘的思想學說,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孟子》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孟子》不僅是一部經典的儒家著作,也是一本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更是一部優秀的古代散文集。全書以對話、說理的方式展開,以駁論為主要的論證方法。它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保存了豐富的史料,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政治、文學、歷史、經濟和哲學的重要著作。《孟子》一書的藝術特點主要體現在下面三個方面:一,善於論辯,孟子曾回答公都子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好辯,形成其文章一以貫之的特點。二,極有氣勢,孟子富於鼓動性,有縱橫家、雄辯家氣概。學習他的文章,就要體會他文章內雄渾的氣韻。三,形象鮮明。孟子的文章比喻形象生動,取喻的方法不拘一格,既有其時代特徵,又有其個性特點。
《孟子》既吸收《論語》中的精華,也借鑑了《大學》《中庸》的一些內容,仁義是其思想核心。但和孔子常講仁少講義不同,孟子則仁義並重,他有句名言,即“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被作為封建思想的正統,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漢文帝時把《論語》《孝經》《爾雅》和《孟子》各置博士之官,叫“傳記博士”,《孟子》赫然在列。兩漢時,《孟子》已和《論語》並列。到五代時,後蜀主把《易》《書》《詩》《議禮》《周禮》《禮記》《公羊》《穀梁》《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刻石,這是《孟子》被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理學家朱熹在《禮記》中取出《大學》和《中庸》兩篇,認為是曾子和子思的作品,與《論語》《孟子》合在一起,稱為四書,於是,《孟子》的地位空前提高了。
孟子的思想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傑出代表,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至罕瑰寶,閃耀著思辨的光輝與智慧的精華,值得我們認認真真去學習。
本次我社組織專家選注《孟子》一書,特意從中擷取了一百多個最為經典的篇章,詳細加以注釋和翻譯,編譯者給每個篇章都起了個篇名,讓讀者更好把握其思想和內涵。相信此書對中小學生學習孟子和儒家文化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引路者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