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新辭書:新編小學生古詩詞閱讀辭典

新課標·新辭書:新編小學生古詩詞閱讀辭典

《新課標·新辭書:新編小學生古詩詞閱讀辭典》是2012年長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熊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課標•新辭書:新編小學生古詩詞閱讀辭典
  • 出版社:長春出版社
  • 頁數:507頁
  • 開本:64開
  • 定價:17.00元
  • 作者:熊梅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521161
  • 品牌:長春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新課標·新辭書:新編小學生古詩詞閱讀辭典(第5次修訂)》共收錄了兩百餘首經典古詩詞。上自秦漢。下至清末,涉及八十餘位詩人、詞人。為了有助於學生的理解、背誦,根據小學生由低到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按照一至六級編排,每一級的作品按創作年代的先後順序,基本做到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編寫體例上。每首作品後安排了注釋、大意、賞析、連結四個欄目,對重點字詞、詩句意境進行了注釋和解讀,並對作者及寫作背景做適當的說明和拓展。
《新課標·新辭書:新編小學生古詩詞閱讀辭典(第5次修訂)》既是學生的學本,也是教師的教本。希望它能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經典誦讀的範本。在幫助學生積累詩詞佳句的同時,能陶冶情操,涵養性情。營造書聲琅琅的書香校園。

圖書目錄

一級
雜詩(其一)(節選)(盛年不重來)
詠 鵝
登鸛雀樓
春 曉
鹿 柴
竹里館
鳥鳴澗
雜詩(其二)(君自故鄉來)
相 思
古朗月行(節選)
靜夜思
秋浦歌
獨坐敬亭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拜新月
池上
憫農(其一)(春種一粒粟)
憫農(其二)(鋤禾日當午)
江雪
幼女詞
尋隱者不遇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大漠沙如雪)
劍客
江上漁者
山村
梅花
夏日絕句
尋胡隱君
所見
新安灘
二級
大風歌
七步詩
救勒歌
於易水送人一絕

登幽州台歌
詠柳
蜀道後期
宿建德江
終南望余雪
山中送別
望廬山瀑布
旱發白帝城
江南曲四首(其三)(日暮長江里)
絕句四首(其三)(兩個黃鸝鳴翠柳)
漁歌子
小兒垂釣
塞下曲六首(其二)(林暗草驚風)
塞下曲六首(其三)(月黑雁飛高)
秋風引
憶江南(其一)(江南好)
馬詩二十三首(其四)(此馬非凡馬)
山 行
樂遊原
天 涯


冬夜讀書示子聿
小池
舟夜書所見
三級
從軍行七首(其五)(大漠風塵日色昏)
送元二使安西
贈汪倫
望天門山
贈花卿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節選)
晚春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天街小雨潤如酥)
竹枝詞二首(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
烏衣巷
望洞庭
山亭夏日
金縷衣
春日偶成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茅檐長掃靜無苔)
元 日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灩晴方好)
題西林壁
春宵
三衢道中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三萬里河東入海)
示兒
夏日田園雜興十二絕(其七)
(晝出耕田夜績麻)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宿新市徐公店
鄉村四月
遊園不值
夜書所見
題臨安邸
石灰吟
馬上作
竹石
論詩
慈仁寺荷花池
對酒
四級
五級
六級
名句集錦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大意】皎潔的月亮從祁連山升起,輕輕飄浮在迷茫的雲海里。長風掀起塵沙席捲幾萬里,玉門關早被風沙層層封閉。白登道那裡漢軍旌旗林立,青海灣卻是胡人窺視之地。自古來這征戰廝殺的場所,參戰者從來不見有生還的。守衛邊陲的征夫面對現實,哪個不愁眉苦臉思歸故里?今夜高樓上思夫的妻子們,又該是當窗不眠嘆息不已。
【賞析】“關山月”是樂府舊題。《樂府古題要解》:“‘關山月’,傷離別也。”李白的這首詩,在內容上繼承了古樂府,但又有極大的提高。唐玄宗開元後期和天寶年間,唐王朝與外族不斷爆發戰爭。李白藉此樂府舊題,寫遠離家鄉的戍邊將士與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戰爭帶給廣大民眾的痛苦。
詩人放眼於古來邊塞上的漫無休止的民族衝突,揭示了戰爭所造成的巨大犧牲和給無數征人及其家屬所帶來的痛苦,但對戰爭並沒有作單純的譴責或歌頌,詩人像是沉思著一代代人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價!在這樣的矛盾面前,詩人,征人。乃至讀者,很容易激起一種渴望。這種渴望,詩中沒有直接說出,但類似“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戰城南》)的想法,是讀者在讀這篇作品時很容易產生的。
離人恩婦之情,在一般詩人筆下,往往寫得纖弱和過於愁苦,與之相應,境界也往往狹窄。但李白卻用“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的萬裡邊塞圖景來引發這種感情。這隻有胸襟如李白這樣浩渺的人,才會如此下筆。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做背景,並在這樣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鄉離別之情融合進去,從而展開更深遠的意境,這是其他一些詩人所難以企及的。
【連結】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調動了一切浪漫主義手法,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李白的詩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