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9年12月28日,在貴陽解放後的第13天,新華社貴州分社成立了。
2003年11月,集辦公與宿舍為一體的新大樓建成。
機構設定
分社現下轄采編、行銷、行政三大平台。主要有總編室、新聞信息中心、辦公室等部門。
總編室是分社的采編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宣傳報導的組織指揮工作,下設政文採訪部、經濟採訪部、都市採訪部、對外採訪部、攝影採訪部和視頻採訪部,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網路等形式,向總社傳送公開和內部稿件,及時、準確、全面、客觀地報導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新聞。
新聞信息中心根據總社要求,統一在當地行銷總社授權的新聞、信息、圖片、視頻、網路、多媒體資料庫等產品;為當地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反饋當地用戶的意見和建議;做好新華社稿件採用統計工作;協助總社報刊做好廣告、發行等工作。同時負責新華網貴州頻道的網群建設、網路用戶服務等工作。
辦公室為分社新聞信息採集和行銷工作提供行政後勤保障。包括財務中心、技術中心、檔案文秘等部門,財務中心統一負責全分社的財務、物資、經費等管理工作,技術中心統一負責全分社的通信技術建設和管理工作。
按照中央和總社的要求,新華社貴州分社始終站在全面履行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智庫、信息總匯和世界性通訊社等“四大職能”的高度,對貴州省的重大情況進行報導。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新華社貴州分社發表了大量報導,忠實記錄了黔貴大地上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和人民民眾的期盼與心聲,許多報導引起中央高層領導的重視,相當多的稿件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分社國內報導集中反映中央關注的重點問題、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突出反映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的“亮點”。對外報導注重報導貴州省改革開放的政策和成就,突出可讀性、可信性、有效性和權威性。
作為新華社的派駐機構,新華社貴州分社將一刻也不忘履行自己的職責,一刻也不忘作為國家通訊社記者的職業風範,一刻也不忘立足省情、心繫國情、眼觀世情,宣傳貴州、展示貴州。在貴州奮力爬高、實現跨越的進程中,將有我們響亮的加油聲;在貴州扶貧攻堅、奔向小康的征程中,將有我們如雷的吶喊聲;在推動貴州多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實踐中,將有我們的喝彩聲。我們將繼續為貴州鼓與呼。我們的掌聲,將為貴州的精彩而一次次響起。
部分記者
1、劉子富:新華社貴州分社原社長,著有《新群體事件觀》、《熱土》、《嬗變》等紀實體專著。
“記者的崗位可以退休,筆桿子不能退休!”劉子富說這句話時,眼神堅定,看起來像剛入行、對記者工作充滿激情的年輕記者,實際上,他是位退休資深記者。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他見證並記錄了許多重大新聞事件,而令人難以忘懷的,是一篇引發畢節改革、試驗、發展的新聞……
鐵肩擔道義 用筆桿子改變歷史
1985年5月29日,劉子富因為一次“烏蒙山區花卉王國”的探索之旅,闖進了赫章縣海雀村。而這一闖,為海雀、為赫章、為畢節帶來了改革、發展與希望。
“當時,海雀村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死氣沉沉。”劉子富回憶說。“我在村里連續走訪了2個組11戶人家,家家戶戶缺糧斷炊。揭開飯甑一看,一塊塊木板已經開裂發霉了!”他走進苗族大娘安美珍家裡,老人的模樣十分怕人:“三根筋挑著一個腦袋,似乎風大點就會把她會吹倒。”她家4口人,丈夫、兩個兒子和她,窮得只有3個碗,全家終年不見油腥,一年累計缺3個月的鹽,已經斷糧5天……
儘管這樣,安美珍對他說:“黨和政府對我們很好,很關心我們,只怪我們自己沒出息。”這幾句話讓他非常感動。作為一個新聞記者,直覺告訴他,老百姓餓飯了!作為貴州農村走出來的新華社記者,他為這個小山村的父老鄉親挨餓受窮頓感揪心。
那是1985年,距1949年新中國成立已經36年了。在當時,農村普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糧食連年豐收,全國各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之聲時有所聞,而在這個小山村,生活卻如此艱難。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與當時的社會形勢“唱了反調”。
當天晚上,他回到縣城,請縣委實事求是地把全縣類似海雀這樣缺糧或即將缺糧的情況介紹一下,結果令人震驚:一共多達12000多戶,63000多人!
“我思想一直在鬥爭,到底要不要上報?”劉子富回憶說。作為新聞記者,他清楚地知道,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要是報導真實的海雀,政治上是要冒風險的。“最後,一個本能的想法觸動了我:我來自基層,來自農村,假如我的家人餓到這個程度,敢不敢講真話?”
他當即下決心上報。小縣城到晚上十一點就要停電,他向招待所值班服務員要來蠟燭,一口氣寫成1900多字的見聞,那已是凌晨1點過了。“那天晚上,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第二天早上6點,我就急急忙忙跑到縣郵電局買電報紙,拿回招待所後,一字一字地把稿子抄到電報紙上,用加急電報發往新華社……”
這是一篇當時只有中央領導才能看到的“內參”。中央一位領導同志看到後當即作了重要批示。因為這篇“內參”,才有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對赫章縣及畢節地區極貧鄉村的深入調研,才有胡錦濤倡議、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海雀村因此成為畢節試驗區的“發祥地”。
“鐵肩擔道義,辣手做文章。”這是讀書人都愛掛在口上的聯語,但真到要擔起道義的時候,並不是所有人都敢亮出自己的肩膀。
所幸的是,劉子富拿起筆來書寫真實的這份勇氣與擔當,成為海雀和畢節改革、試驗、發展的轉折。
記者的生命在於奔跑
“一個優秀記者,文章不是用手寫的,而是用腳‘寫’的。”劉子富說。從事記者幾十年,他跑遍了貴州省87個縣市區,多的去過10餘次,少的也有三四次。“如果不深入基層、深入民眾,你就無法采寫到真實、鮮活的新聞。”
最多的時候,他一年在外採訪200多天。而在他看來,深入基層調研,這是記者的基本功,是記者的看家本領。
“光是跑還不夠,還要融入採訪對象的生活。”劉子富和我們分享他的切身感受。“走鄉串戶採訪,和農民朋友真心相待,與他們打成一片。走進農家坐滿是灰塵的凳子,不要吹吹拍拍;親鄉窮得沒酒杯,用水壺裝酒盛情招待喝‘轉轉酒’,輪到你接過來就喝,不要擦壺嘴,不要嫌棄髒。”他說,“要真心實意地與採訪對象相處,他才信任你,才會和你說掏心窩子的話。”
“不僅要深入民眾,了解基層情況,吃透‘下情’,還要真誠同各級領導幹部打交道,才能體驗‘上頭’所思、所憂、所急。”他不僅跟採訪過的村、鄉、縣幹部保持聯繫,還與多屆省級領導保持著聯繫。他曾與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一道下鄉調研、散步、談工作,曾到王朝文、蘇剛、張玉環等貴州省老領導家裡作客、聊天,還與錢運錄、石宗源等省委書記深入交流。
“記者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上至中央領導,下到黎民百姓。記者職業要求要與他們接觸、親近、心靈碰撞,要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甘苦,才能寫出真實準確、對時代有影響的新聞報導,這是記者的職責與使命。”劉子富說。
10年社長 同記者一道奮鬥與擔當
在劉子富任新華社貴州分社社長的10年間,他始終認為“社長不是官,而是首席記者。”他從來沒有放下筆,沒有停止採訪,而是領著一個個新入行的記者“入門”、“入道”。
2001年,身為社長的他帶著年輕記者李忠將到沿河縣採訪。在飯桌上,他聽到鄉村教師劉恩和一人背幾十噸材料修學校的故事,當即表示“太感人了,一定要去採訪,把感人事跡報導出去,我們明天就去!”
次日一早,他帶著記者去後坪鄉茨壩村採訪,200多公里的山區沙石路特別難行,未到後坪就爆胎三次,幾人只好步行去到劉恩和家。結束了採訪,他與記者共同寫成稿子後,與縣有關部門和劉恩和本人逐句核對,準確無誤後才將稿子發往新華總社。
擔任社長10年間,劉子富經常帶領一個個年輕記者深入基層採訪,傳作風、幫業務、帶傳統。一名年輕記者一般帶四五次,有的甚至達7次。每一篇新聞稿,他都與年輕記者商量著采寫,字斟句酌地共同推敲。年輕記者交回的稿子,他不拖不壓,處理不過夜,即使是長篇調查報告,也會及時給記者一個回復。多年來,他堅持不把記者的稿子“打”回第三遍,更不輕易“槍斃”記者的稿子。他以身作則,以對新聞工作一絲不苟、不怕吃苦受累的行動,給年輕記者上一堂堂生動的“入門課”。
看到自己帶過的記者一步步成長起來了,有的扛起了業務大梁,劉子富由衷欣慰。
忠告:真實是新聞的生命
退休之後,劉子富生活有張有弛。清早跑步鍛鍊,中午炒菜做飯,不變的是人不離電腦、手不離鍵盤。為了蒐集素材,他有時一年自駕5000多公里,到貴州各地進行深度調研,先後出版了《新群體事件觀》、《熱土》、《嬗變》等紀實體專著。他說,這是一個老記者對社會的交代。他的舞台還是貴州,職責還是宣傳貴州。
對於年輕記者,劉子富深懷期盼:“在你們黃金般的年華,一定會書寫出時代的強音。”他還對年輕一代的記者發自內心地囑咐說:“當記者,要記住三點:第一,新聞一定要真實、準確,所作的報導要為歷史負責,敢於擔當,這是新聞的生命。第二,一定要勤奮,要深入基層、深入民眾,離開了民眾,記者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第三,記者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所以更要規範自己的職業道德,要慎獨,嚴於律己,遠離金錢的誘惑。”
2、王麗:2000年參加工作,200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現任貴州分社副總編。
作為一名新華社記者,她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職責,堅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走進貴州省70多個縣市和數十家企業調研,采寫了大量有分量、有價值的新聞作品。
王麗同志在一系列重大宣傳報導戰役中忘我工作,表現出色。她參與或主要完成的新華社內參稿件《資源節約型社會調查》《甕安事件反思》,信息分析報告《煤變油:機遇還是陷阱》、瞭望稿件《甕安警號》、對外英文組稿《甕安事件滾動報導》、半月談稿件《列車上與返鄉農民工談心》、《貴州農民工培訓造假現象調查》等7篇(組)稿件被評為新華社社級好稿。《三多一高:黔農蓋房淨是砍》等8篇稿件獲得貴州新聞獎一等獎,多篇稿件獲得其它獎項。多次獲得新華社信息部優秀記者、貴州分社先進個人等榮譽。2009年,因為表現較為突出,王麗同志成為新華社貴州分社唯一一名越級高聘為高級記者的記者。
2008年初,一場百年不遇冰雪凝凍災害的突襲讓人始料不及,貴州是這場空前災害中受災最嚴重的省區之一。1月12日剛開始出現凝凍天氣時,新華社貴州分社就派記者前往災區一線。業務會上確定讓男記者下鄉、女記者後方報導。但王麗了解到省內電網已岌岌可危,特別是黔南州情況特別嚴峻的訊息時,實在按捺不住,反覆申請徵得領導同意,帶著朱古力、手電、麻繩等應急物資,前往重災區。
首府都勻全城停電、停水,一片漆黑,王麗和同事趕到後馬不停蹄地採訪,居民區、商場、供電局、醫院……直到凌晨2點,才匆匆找了一個酒店,又點著蠟燭趕稿子。王麗在去鄉鎮採訪的路上,在車上趕寫出《黔南州水電路持續中斷救援困難》、《都勻劍江化肥廠近600噸合成氨因停電面臨泄露危險》等稿件。當晚,當總書記的批示到達貴州省政府時,省里主要領導都還不知曉這些信息,省政府連夜召集各部門開會,落實領導批示,堵住了重大安全隱患。
黔桂鐵路中斷、西南出海大通道車輛大量滯留,眾多已經返鄉心切的農民工互相攙扶,冒著風雪艱難步行。王麗與他們一路同行、攀談,了解到災害中真實的交通困境,立即趕寫《貴州上千農民工冒雪徒步返鄉,基層幹部建議各地勸阻農民工暫緩起程》一稿,稿件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重視。
2008年,貴州發生震驚中外的“甕安事件”,她在第一時間趕到了新聞現場,一面不停地在擁擠的人群中了解情況,一面在繁忙的通信網路下千方百計打電話“寫稿”。這起事件發生後,新華社對外部首次第一時間連續播發英文稿件。針對一些外電爭論較多的流言,王麗和總社編輯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查和滾動性報導。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通訊社外電大幅採用新華社稿件,西方主流報紙也紛紛採用,出色的對外報導使海外媒體就此事炒作緩和,改變了一味的質疑和抨擊。
“雪凝災害”和“甕安事件”這兩起貴州去年遭遇的最重大事件中,王麗都在第一時間趕到了新聞現場。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沿海工廠大幅減產、倒閉,作為勞務輸出大省的貴州,出現農民工返鄉苗頭。為準確、真實了解這一情況,王麗又深入新聞一線,踏上從廣州開往遵義的1291次列車,在這趟“農民工專列”上,和提前返鄉的農民工聊心裡話,聽到和記錄了他們最真實的想法,成為最早反映農民工回流現象的報導之一。2009年,王麗繼續跟蹤農民工返鄉報導,與同事突破重重困難深入調查,挖掘出農民工培訓造假內幕,采寫的稿件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3、候少華:歷任貴州分社記者、攝影採訪室主任(其中2000年3月至2002年4月,被總社派駐新華社倫敦分社任記者)、辦公室副主任、圖片總監等職務。
擔任貴州分社圖片總監職務,侯少華同志面對新的事業,全身心投入,從無到有,構建起一支簽約攝影師隊伍,日夜劬勞,組織指揮報導,編輯簽發照片,多年來,貴州分社簽約攝影師發稿量始終名列各分社前茅,得到總社的高度評價,這與侯少華同志付出的辛勤勞動密不可分;
作為同事、朋友,侯少華同志開朗坦率,古道熱腸,親切友善,他樂於助人,手把手教會新來的年輕記者拍照片、傳稿子,真心實意為大家辦事,是同志們心目中不折不扣的“老大哥”、熱心人……
他用堅實的腳步,踏遍貴州87個縣市區的山山水水,丈量著貴州的村村寨寨,為宣傳貴州旅遊業的發展,提高貴州知名度做了大量的採訪報導工作,拍攝了大量的旅遊風光和民族風情圖片在人民日報及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澳門日報、明報等重要報刊廣為發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他率先採訪的“貴州屯堡文化”、“紫雲
格凸河洞中國小”“彝族撮泰吉”、“
大關村的變遷”、“惠水布依族楓香染”、“
岜沙苗寨”以及“丹寨石橋古法造紙”等許多深度專題攝影報導,以圖像的視覺語言呈現在讀者面前,向廣大客群展示了貴州一個個鮮活的動人畫面,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鮮為人知的悠遠故事……這些動人的畫面和故事在新華社發表後,均多次被全國許多家媒體轉載。
2008年11月,侯少華同志參加新華社組織的“
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報導”小分隊,在前往桂北農村採訪途中,他突發大面積前後壁高側位心肌梗塞,經緊急送往醫院搶救無效,於21日17時35分在南寧因公殉職,年僅47歲。
現任領導
新華社貴州分社社長李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