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萊子侯刻石
- 創作年代:新朝天鳳三年(公元16年)
- 別稱:萊子侯封田刻石、天鳳刻石、萊子侯贍族戒石等
- 書法類型:隸書
- 規格:長60.5厘米,寬46.5厘米,厚5.8厘米
- 現藏地:鄒城市博物館
石刻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品評價,歷史傳承,
石刻內容
釋文
始建國天鳳┘三年二月十┘三日,萊子侯┘為丈人為封,┘使偖子良等┘用百餘人,後┘子孫毋壞敗。┘
題記
嘉慶丁丑秋,滕七四老人顏逢甲同鄒孫生容、王補、仲緒┘山得此於臥虎山前,蓋封田贍族,勒石戒子孫者。近二┘千年未泐,亦無知者,可異也。逢甲記,生容書。┘
附註
①此字(第3行第3字)從“木”,“羊”省聲,郭沫若認為此字“正中豎畫上下不相聯貫,與俗‘來’字亦不類。趙之謙《補寰宇訪碑錄》於此字亦存疑,確有見地。余意字當從木,羊省聲,殆‘樣’字之異。”即認為此字應釋為“樣”字,並認為“樣子侯當是鄒縣附近侯國之君長”。但“樣子侯”於史無征,其名似亦扞格南通,且東漢武梁祠畫像題字中“萊子父”的“萊”字與此字相似。因此,當釋為“樣”字還沒有其他更可靠的旁證以前,仍以釋為“萊”字為是。
②此字(第4行第2字)從“十”、從“又”,陸耀遹《金石續編》等釋為“支”字,認為“支人”指“族人”,但漢代以及漢代之前的文獻中尚未見“支人”一詞,將“丈人”釋為“支人”或“支人”意為“族人”沒有文獻證據的支持。而許慎《說文解字》稱“丈”字是“十尺也。從又持十。”而稱“支”字是“去竹之枝也,從手持半竹。”此字在字形上更接近與“丈”字。同時,與《萊子侯刻石》時代相近的敦煌漢簡中的“丈”字與此字的寫法相同。此外,《史記》和《漢書》多見“丈人”一詞,釋為“丈人”有文獻證據的支持。故此字應釋為“丈”字而非“支”字,意為“長輩、宗族之長”。
(說明:┘表示分行。)
創作背景
《萊子侯刻石》刊刻於新朝天鳳三年(公元16年)二月,顏逢甲的跋文稱《萊子侯刻石》是為“封田贍族”而立。
藝術鑑賞
技法
《萊子侯刻石》的筆意率真,刀刻與書寫渾然成趣。其筆畫直肆,似無波磔但多韻味,痛快率真,點畫豐筋力滿,趣味橫生,並熔篆籀之古意寫隸,提按變化微妙尤出新奇。其結體新奇,中宮舒宕,字型偏扁,力往四周擴張,翻折多姿,松而不散,疏密得體。其章法不同於一般漢碑和漢簡,布白勻中多變,疏密有致,全篇取橫勢,刻有豎格線和周框線線及裝飾斜紋,行間雖有格線,但力求緊湊,行中各字間距較大,無擁擠之感。
風格
作品評價
清代藏書家顏逢甲:與曲阜五鳳二年刻,永平部君摩厓是一家眷屬,蓋八字未分,隸初體也。(《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漢一·萊子矦贍族戒石》)
清代金石學家馮雲鵬、馮雲鵷:此石雖非後人偽刻,亦系當時野制,無深長意趣。(《金石索·石索一·漢天鳳刻石》)
清代書畫家瞿中溶:此刻結體秀勁古茂,在《上谷府卿》《祝其卿》二墳壇石刻之上,尚是西漢文字,可寶也。(《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漢一·萊子矦贍族戒石》)
清代書法家王金策:余見近人《金石索》一書縮刻西漢之末,本來面目十無一二矣。而其跋識鄙為“野制,無深長意趣”,不知原刻正以樸拙倍見古情。今人無事不勝古人,惟樸拙萬不可及。(《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二·漢一·萊子矦贍族戒石》)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是刻蒼勁簡質,漢隸之存者為最古,亦為最高。(《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萊子侯刻石》)
歷史傳承
據馬邦玉《漢碑錄文》,王仲磊於清代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先發現了《萊子侯刻石》,但因忘記具體位置而與《萊子侯刻石》失之交臂。(《漢碑錄文》:“右王莽時刻石,舊在鳧山東北支山,俗名臥虎山之陽,去余家二十許里。余於乾隆壬子夏,聞內弟王仲磊言有一方石,刻字似篆似隸,首行有國字、鳳字。偕往尋之,仲磊忘忘其處,未見也。迨嘉慶丁丑,滕人顏逢甲、王輔、鄒人孫升容共拓之,以一拓寄余,余命兒輩往舁之,乃於前一日已送至鄒縣孟子廟中,置齋宿房內。”)清代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滕縣顏逢甲等人于山東鄒城嶧山西南二十餘里臥虎山前發現了《萊子侯刻石》,後移至孟廟。公元2002年鄒城市博物館開館後,移至鄒城市博物館石刻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