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夫斯的《新英格蘭三處》(第一號管弦樂組曲),作於1911-1914年,1930年2月16日由斯洛尼姆斯基指揮波士頓室內樂團首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英格蘭三處
- 艾夫斯:新英格蘭三處IVES
- 有關:南卡羅里達州的華格納堡
- 樂章:共3個
作品介紹,版本介紹,
作品介紹
艾夫斯:新英格蘭三處IVES: Three Places in New England
共3個樂章:1.波士頓廣場的聖戈頓斯,受聖戈頓斯為羅伯特、古爾德、肖上校及黑人團雕刻的紀念像啟發而作。肖上校的麻省第五十四黑人團在南北戰爭中曾在南卡羅里達州的華格納堡打過一次著名戰役,艾夫斯在第一樂章總譜之前以一首詩用作序言:“動著,走著,一張張黝黑的臉,銘刻著世世代代的苦難,才不過掙脫了命運的一部分擺布,卻緩慢、不安地搖曳著,帶著我們一起,走向新的自由。”這段音樂中毫無戰鬥氣氛,而是沉思、憂鬱的。一些短小的片段在木管獨奏中短暫地閃現,唯一表現兩軍對壘的雄偉氣勢是結束前3小節的高潮,它很快又轉化成開始處痛切沉思的情緒。艾夫斯的速度標示是“非常緩慢地”,以沉重而緩慢像波浪一樣晃蕩的音響來開始與結束。沒有像主題之類特定的形式,只是以三度音程上下的動機作各種不同的變形。在平靜的復調性音響中,偶爾浮現變形的《喬治亞進行曲》和《自由的吶喊》。2.巴特南將軍的營地。艾夫斯這樣敘述這首作品:“在康乃狄克州的雷定中心附近有一座保留為紀念館的小型公園,因為在1778-1779年年間,以色列巴特南將軍的士兵曾在這裡紮營。那長長的一排排石頭營火場依然如故,頗能激起一個孩子的想像力。士兵們在這裡歷盡艱辛,少數幾個鼓動大家拆去營盤,進軍到哈特福德議會要求調防—這就是雷定的一部分歷史。若干年以前的一個7月4日,一個孩子到那裡參加教堂和村管樂隊主辦的一次野餐。他離開了其他孩子,經過營地舊址來到林中,希望能看到幾個老兵。當他在山坡上月桂樹和山胡桃樹旁小憩時,管樂隊的曲調和孩子們的歌聲越來越輕。這時,說也奇怪,他看見在樹林那邊的山巔上屹立著一個身材修長的女人,她使他想起他的一幅自由神肖像,但她的臉上布滿愁容—她正在懇請士兵們不要忘了他們的事業及他們為之作出的巨大犧牲。但是他們吹著笛敲著鼓,在當時一首流行曲調襯托下走出了營房。突然響起一個新的民族音調,巴特南翻山越嶺而來。士兵們返回去,歡呼起來。小孩醒來了,他聽見另一些孩子們的歌聲,便跑過紀念碑奔向山下,去聽樂隊演奏,參加遊戲和舞蹈。”此曲的結構為A、B、C、B、A拱形。A段是慶祝獨立紀念日的露天樂隊奏出熱鬧的進行曲,表示節日的喧鬧氣氛。B段為平靜的旋律,表現孩子獨自走進樹林,遠遠聽到《喬治亞進行曲》,然後又慢慢趨於平靜。C段可能就是夢中部分,是復節奏構成的行板至快板的過程,也是最無調性部分。其中,長笛奏出代表巴特南連隊的《英國擲彈手》。C段高潮平靜後再現B段,這是意味孩子從夢中醒來的部分,漸漸增強音量後出現降A大調的進行曲,成為A段的再現,最後是混沌音響的壓倒性尾奏。3.斯托克布里奇的胡塞唐尼克河。艾夫斯自己敘述:“最後樂章是我和我夫人婚後那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早晨在斯托克布里奇附近散步時得到啟發而作。我們在河邊草地上漫步,遠遠傳來對岸教堂中的歌聲。河床上霧靄尚未散盡,那色彩、那流水、那兩岸的樹木,使人永誌不忘。”艾夫斯從美國詩人羅伯特·艾德伍德·詹森(Robert Underwood Johnson, 1853-1937)的詩《斯托克布里奇的胡塞唐尼克河》中摘詩句作為序:“心滿意足的河流,你的世界如在夢中,垂柳霧蒙蒙,榆樹綠茸茸……”這一樂章以表示河流一樣的弦樂為中心,從平靜中漸漸膨脹,然後圓號與英國管以降D大調奏出旋律後,河流終於變成快板,形成巨大的洪流。當最後趨於平靜時,弦樂器又似餘韻似地輕輕拉長音響,宛如對全曲的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