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是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制定。由工信部於2019年12月3日發布徵求意見稿,意見徵詢期為2019年12月2日-9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 發布機關:工信部
  • 發布日期:2019年12月3日(徵求意見稿)
  • 實施日期:徵求意見待定
出台背景,意見徵求,規劃全文,

出台背景

2019年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海南博鰲組織召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諮詢委員會會議,會議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規劃諮詢委員會主任萬鋼主持,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代表規划起草組介紹《規劃》編制有關情況。

意見徵求

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見附屬檔案),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如有意見或建議,請於2019年12月9日前反饋工信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
聯繫電話:(詳見參考連結工信部官網)
傳 真:(詳見參考連結工信部官網)
電子信箱:(詳見參考連結工信部官網)
附屬檔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pdf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
2019年12月3日

規劃全文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徵求意見稿)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自 2012年國務院發布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引領世界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力量。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加速融合,推動汽車產品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發生深刻變革,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 2021—2035年。
第一章 發展趨勢
第一節 新能源汽車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型化、共享化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新能源汽車融匯新能源、新材料和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多種變革性技術,推動汽車從單純交通工具向移動智慧型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帶動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改造躍升,有效促進能源消費結構最佳化、智慧型交通體系和智慧城市建設,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巨大增長潛力。近年來,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支持,跨國汽車企業相繼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促進未來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
第二節 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
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產業體系日趨完善、企業競爭力大幅增強,產銷量、保有量連續四年居世界首位,電動化躋身世界前列,網聯化、智慧型化發展勢頭強勁,共享化套用市場孕育興起,產業進入疊加交匯、融合發展新階段。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也面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發展動力亟待轉換、核心技術供給不足、產業生態尚不健全等新形勢、新問題。必須搶抓戰略機遇,鞏固良好勢頭,充分發揮基礎設施、信息通信等領域優勢,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 融合開放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特徵
隨著汽車產業動力來源、生產運行方式、消費使用模式全面變革,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正由零部件、整車研發生產及行銷服務企業之間的“鏈式關係”,逐步演變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領域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相互賦能、協同發展成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內在需求,跨行業跨領域融合創新和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時代特徵,極大地增強了產業發展動力,激發了市場活力,推動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贏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第二章 總體部署
第一節 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型化、共享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最佳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汽車產業由大變強。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產品產能布局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更好發揮政府在法規標準制定、綠色安全監管、市場秩序維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
創新驅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產學研用協同,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完善激勵和保護創新的制度環境,構建新型產業創新生態。
協調推進。強化部門協同,促進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深度融合,統籌推進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推廣套用和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橫向協同、縱向貫通的協調推進機制,把制度優勢和市場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開放發展。踐行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落實汽車領域對外開放時間表、路線圖,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產業國際合作,提高企業國際化、規範化經營能力,加快融入全球市場。
第三節 發展願景
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融合發展協調高效、產業生態健全完善,純電動乘用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商用車實現規模化套用,高度自動駕駛智慧型網聯汽車趨於普及,我國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
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0%,有條件自動駕駛智慧型網聯汽車銷量占比30%,高度自動駕駛智慧型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內的商業化套用,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降至4.0L/100km,新能源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1.0kWh/100km。
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形成市場競爭優勢,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 40%,有條件自動駕駛智慧型網聯汽車銷量占比70%,高度自動駕駛智慧型網聯汽車在高速公路廣泛套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規模化套用,汽車新車能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第三章 提高技術創新能力
堅持整車與零部件技術創新並重,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最佳化創新發展環境,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慧型化技術並行融合發展,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能力。
第一節 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
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研發新一代模組化高性能整車平台,攻關純電動汽車底盤一體化設計、多能源動力系統集成技術,突破整車智慧型能量管理控制、輕量化、低摩阻等共性節能技術,提升新能源汽車整車綜合性能。
突破關鍵零部件技術。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慧型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開展先進模組化動力電池與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攻關,探索下一代車用電機驅動系統解決方案,加強智慧型網聯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及系統開發,突破計算基礎平台、雲控基礎平台等技術瓶頸,為整車集成創新提供支撐。
專欄1: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
實施動力電池技術突破行動。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關鍵環節前瞻技術研究,加強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系統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全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實施智慧型網聯技術創新工程。支持企業跨界協同,研發複雜環境融合感知、智慧型網聯決策控制、複雜系統重構設計、智慧型網聯安全和多模式評價測試等關鍵技術,突破計算平台、雲控平台、高精度地圖與定位、V2X(汽車與外界信息互動)、關鍵感測器、智慧型車載終端、線控執行系統等核心技術與產品。
實施新能源汽車基礎技術提升工程。加快突破車規級晶片、車載作業系統、新型電子電氣架構、高效高密度驅動電機系統等關鍵技術和產品,支持基礎元器件、關鍵生產裝備、高端試驗儀器、開發工具、高性能自動檢測設備等基礎共性技術研發創新,開展高強鋼、高性能鋁合金、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工程塑膠和合成橡膠及製品等車輛輕量化關鍵材料產業化套用。
第二節 加快建設共性技術創新平台
進一步健全動力電池、智慧型網聯汽車等製造業創新中心市場化運行機制,聚焦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重點突破產業化過程涉及的核心工藝、專用材料與設備、標準和檢測等短板弱項,提升服務行業企業能力。引導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跨領域合作,建立面向未來出行的新能源汽車與智慧能源、智慧型交通融合創新平台,聯合攻關基礎交叉關鍵技術,提升新能源汽車及關聯產業融合創新能力。
第三節 提升行業公共服務能力
依託行業機構統籌推進資源共享、科技中介、成果轉化等各類創新服務平台共建共享,提高技術轉移、信息服務、人才培訓、項目融資、國際交流等公共服務支撐能力。套用虛擬現實、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建立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型化虛擬仿真、測試驗證平台,提升整部件元器件的測試評價能力。
第四節 加強人力資源與智慧財產權保障
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和激勵機制。加快建立適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編制行業緊缺人才目錄,最佳化關鍵領域學科布局,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加大國際化人才培養力度。弘揚企業家精神與工匠精神,最佳化人才評價機制,樹立正向激勵導向,實行股權、期權等多元化激勵措施,增強創新活力和動力。
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深入實施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鼓勵科研人員開發新能源汽車領域高價值核心智慧財產權成果。嚴格執行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加大對侵權行為的執法和打擊力度。構建新能源汽車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加強專利運用轉化平台建設,建立互利共享、合作共贏的專利運營模式。
第四章 構建新型產業生態
圍繞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和服務等全價值鏈環節,以生態主導型企業為龍頭,以關鍵系統創新套用為牽引,最佳化發展環境,推動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產業生態。
第一節 培育生態主導型企業
鼓勵新能源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企業跨界協同,圍繞多元化生產與套用需求,通過開放合作和利益共享,打造涵蓋解決方案、研發生產、運營服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在產業基礎良好、創新要素高度集聚的地區,支持龍頭企業帶動產業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建設協作高效、共同發展的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鏈水平。到2025年形成 2-3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第二節 促進關鍵系統創新套用
加快車載作業系統開發套用。以整車企業需求為牽引,發揮龍頭企業和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作用,堅持軟硬協同攻關,集中開發車規級車載作業系統。圍繞車載作業系統,構建整車、關鍵零部件、基礎數據與軟體等市場主體深度合作的開發與套用生態。通過產品快速疊代,擴大用戶規模,加快車載作業系統產業化套用。
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最佳化產業組織結構,提高行業集中度。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組化標準體系,加快突破關鍵製造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完善動力電池多層次多用途回收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報廢退出等環節管理制度,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
專欄 2:新型車載作業系統生態建設行動
鼓勵整車及零部件、網際網路、電子信息、通信等領域企業組成聯盟,以新型車載作業系統開發與套用為核心,通過疊代升級,提升作業系統與應用程式的安全性、可靠性、便利性,擴大套用規模,形成開放共享、協同演進的良好生態。
第三節 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深化行業管理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多部門、跨地區的信用聯動獎懲機制。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建立新技術豁免機制,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健康有序發展。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開放公平市場體系。
完善能效管理政策。基於能效標準,建立新能源汽車與內燃機汽車統一評價體系,健全汽車稅制,鼓勵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消費。完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建立與碳交易市場的銜接機制。
健全安全運行保障體系。開展整車、零部件安全技術研究,加快功能安全等新型安全標準研製。完善企業負責、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安全生產機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第五章 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加強統籌協調,強化標準對接,完善法規體系,促進智慧能源、智慧型交通、新一代信息通信與新能源汽車全面深度融合,構建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
第一節 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融合發展
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雙向能量互動。加強高循環壽命動力電池技術攻關,推動柔性配電網路建設升級。統籌新能源汽車充放電、電力調度需求,綜合運用政策及經濟性手段,實現新能源汽車與電網雙向能量高效互動,降低新能源汽車用電成本,提高電網調峰、調頻和安全應急等回響能力。
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鼓勵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和“光儲充放”(分散式光伏-儲能系統-充放電)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與氣象、可再生能源電力預測預報系統信息共享與融合,加強新能源汽車充電、制氫與風電光伏協同調度,逐步提升車用可再生能源比例。
第二節 推動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融合發展
促進一體化智慧出行服務發展。加快建設涵蓋前端信息採集、邊緣分散式計算、雲端集中管控的新型智慧型交通管控系統。加大新能源汽車在分時租賃、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汽車、場地用車等領域的推廣套用力度,引導汽車生產企業和出行服務企業共建“一站式”服務平台,精準匹配個體出行需求,構建“出行即服務”新型交通出行服務模式。
構建智慧型綠色物流運輸體系。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城市物流、農村物流、港口短駁等領域套用。開展港口集疏運通道、高速公路等場景下的自動駕駛物流車輛編隊運行。推廣模組化運輸、單元化物流、無人物流等新模式套用,打造安全高效的物流運輸服務新業態。
第三節 推動新能源汽車與信息通信融合發展
加強互聯互通和信息互動。充分發揮蜂窩通信網路基礎優勢,以無線通信、定位導航等信息通信技術為支撐,推動車輛與道路交通、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廣泛互聯和數據互動,為多級聯動的自動駕駛控制決策和套用服務提供保障。
推進以數據為紐帶的“人-車-路-雲”高效協同。基於汽車感知、交通管控、城市管理等信息,構建“人-車-路-雲”多層數據融合與計算處理平台,開展特定場景、區域及道路的示範套用,促進汽車與信息通信融合套用服務創新。
打造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構建汽車身份認證和數據管理體系,加強數據、套用服務在汽車全生命周期的分級分類管理和訪問控制,完善風險評估、預警監測、應急回響機制,保障新能源汽車“端管雲”各個環節信息安全。
第四節 強化融合發展保障
健全協調發展機制。充分發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加強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在政策規劃、標準法規等方面的統籌,建立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大數據平台,促進各類數據共建共享與互聯互通。
建立融合發展標準法規體系。建立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標準體系。明確車載作業系統、車用基礎地圖、車樁信息共享、雲控基礎平台、車用無線通信等技術接口標準。加強倫理道德規範研究,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數據使用等政策法規。
專欄3:“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行動
開展智慧型有序充電、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城市與城際智慧型交通、異構多模式通信網路融合綜合示範,推動城市無人駕駛共享出行服務、物流配送、市政環衛、定製化公交和高速公路自動駕駛智慧型網聯汽車示範套用。
制定“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評價體系,從新能源汽車推廣量、市場開放程度、智慧能源和智慧型交通基礎設施完善程度、融合發展支持政策體系建設情況、宣傳普及力度等維度進行評價,對獲得“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的地方給予資金獎勵和政策支持。
第六章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信息通信與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和使用效率,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營造新能源汽車良好使用環境。
第一節 大力推動充換電網路建設
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智慧型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即插即充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便利性和產品可靠性。合理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依託泛在電力物聯網提升智慧型化水平,加快形成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充電網路,鼓勵開展換電模式套用。
提升充電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引導企業聯合建立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台,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與統一結算。加強充電設備與配電系統安全監測預警等技術研發,規範無線充電設施電磁頻譜,提高充電設施安全性、一致性等要求,提升服務保障水平。
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引導充電基礎設施相關方聯合開展建設運營,支持居民區多車一樁、相鄰車位共享等合作模式。
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相結合的發展方式,在充電資源稀缺區域建設智慧型立體充電站,提升公共場所充電服務能力,拓展增值服務。完善充電設施保險制度,降低企業運營和用戶使用風險。
第二節 協調推動智慧型路網設施建設
建設支持車路協同的無線通信網路。加快車用無線通信技術升級,不斷滿足高級別自動駕駛智慧型網聯汽車套用。推進新一代無線通信網路建設,提供低時延、高可靠、大頻寬的網路通信服務。推進智慧型化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交通標誌標識等道路基礎設施數位化改造升級,加強交通信號燈、交通標誌標線、視頻監控設施、通信設施等智慧型互聯加快差分基站建設,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高精度定位領域套用。
第三節 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保障體系建設
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因地制宜開展工業副產氫及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套用,加快推進先進適用儲氫材料產業化。開展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及固態等多種形式儲運技術示範套用,探索建設氫氣運輸管道,逐步降低氫燃料儲運成本。
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支持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電車完善政策法規環境。建立促進氫燃料制儲運協調發展的政策機制。完善加氫基礎設施立項、審批、建設、驗收、投運等環節的管理規範,加強加氫基礎設施安全監管,提高加氫基礎設施安全標準及檢測認證能力。健全車用高壓儲氫裝置標準及測試體系。
專欄4:建設智慧型基礎設施服務平台
統籌充電技術和接口、加氫技術和接口、車用通信協定、智慧型化道路建設、數據傳輸與結算體系等標準的制修訂,構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標準體系。引導企業建設智慧型基礎設施服務平台,開展充電、加氫、智慧型交通等綜合服務試點示範,實現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智慧型管理。
第七章 深化開放合作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體系。
第一節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加強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引導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快制定國際化發展戰略,加強品牌培育,加大力度開拓國際市場。健全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公共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技術、信息、認證、金融、培訓等服務,推動高質量國際合作。
第二節 加快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
加強產業鏈國際合作。把握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等機遇,推動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礎設施、技術標準、金融服務、商業模式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加快向資源能源、回收利用等全鏈條延伸。鼓勵組建新能源汽車產業海外發展聯盟,支持整車、零部件、基礎設施企業及相關機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建設產業園區。
提高國際化經營能力。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動新能源汽車標準協調與國際互認,提升企業海外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能力。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國際融資平台,拓寬融資渠道。支持企業和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建立國際化消費信貸體系。引導企業規範海外經營行為,適應目的國法規要求,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第三節 深化產業國際交流合作
發揮多雙邊合作和高層對話機製作用,建立政府間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積極參與國際經貿投資規則制定,形成新能源汽車領域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鼓勵國內外科研院所、企業、行業機構拓寬交流渠道,開展技術研究、市場開發、貿易投資、智慧財產權、檢測認證、會議展覽、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專欄 5:推動新能源汽車標準協調與國際互認
組織企業和行業機構,積極參加國際標準的制修訂。把握共建“一帶一路”機遇,推動新能源汽車標準國際合作。支持國內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與國外行業機構開展合作,推動在設計生產、質量安全、試驗方法等方面標準和結果的國際互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