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聖女公墓

新聖女公墓

莫斯科的新聖女公墓(Новодевичье Кладбище),是各國遊客最愛去的地方,許多曾經對俄羅斯歷史發展進程中起過推動作用的名人都長眠於此。墓主的靈魂與墓碑的藝術巧妙結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羅斯墓園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聖女公墓
  • 外文名:Новодевичье Кладбище
  • 位置:莫斯科城的西南部
  • 歷史:始建於16世紀
  • 面積:7.5公頃
  • 地位:歐洲三大公墓之一
  • 埋葬名人:普希金、契訶夫、赫魯雪夫
  • 開放時間:9:00-18:00
  • 門票價格:300盧布/人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景點美圖,公墓介紹,前言,墓園雕塑,藝術家,政治家,戰爭英雄,公墓危機,

公墓介紹

始建於16世紀的新聖母公墓位於莫斯科城的西南部,起初是教會上層人物和貴族的安息之地。據說,當時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婭公主在這裡被囚並葬身於此,因此,有些中國人乾脆就把它叫做“俄羅斯的公主墳”。到19世紀,新聖女公墓才成為俄羅斯著名知識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後歸宿。該公墓占地7.5公頃,埋葬著2.6萬多位俄羅斯各個歷史時期的名人,是歐洲三大公墓之一。

前言

2005年是前蘇聯解體後的第14年。俄羅斯人飽嘗了從一個超級大國解體的痛苦,車臣戰爭的硝煙,以及恐怖分子的血腥屠殺之後,在這個在貧富差距懸殊的冰雪之國,每一個俄羅斯百姓,都感到了生存的嚴峻和痛苦。在冰冷而忙碌的現實里,他們如何來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他們的精神家園又在哪裡呢?
在莫斯科郊外有一個新聖女公墓,埋葬了俄羅斯民族歷代的精英和驕傲。每天都會有大批的莫斯科市民來到這裡,似乎只要在這裡停留片刻,那些緊縮的心靈就會得到舒展和放鬆,平淡無奇的生活又會重新燃起希望的燭光。這裡似乎有種魔力,引著一代代人前來朝拜。面對這塊神奇的墓地,我們產生了走進並探訪的衝動。

墓園雕塑

新聖女公墓飽含著濃厚的文化韻味,墓主的靈魂與墓碑的藝術巧妙結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羅斯墓園文化。新聖女公墓陳列了俄羅斯的整個歷史,每個墓碑都仿佛是歷史的一頁,而公墓的雕塑又各具特色,是整個俄羅斯雕塑藝術發展的縮影。
飛機設計師米高揚飛機設計師米高揚
名人生前都會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雕塑家,為自己雕刻一尊最能體現本人歷史價值的作品。世界著名的米格戰鬥機設計者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的墓碑,設計的非常簡潔。一架插入雲霄的米格戰鬥機,清楚的反映了米高揚畢生的理想和追求。
河水順著堤壩奔流而下,形象地反映了岡得洛夫,為俄羅斯水電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
坦克炮的設計師拉夫里洛維奇,他的墓碑更有特點。由於他設計的穿甲炮彈,可以穿透100厘米厚的鋼板。雕塑家就將他的墓碑設計成,一塊厚度為100厘米的彎曲鋼板的形狀,而墓碑上的三個彈孔,則形象地向後人炫耀著,這位武器專家研製的炮彈,威力是多么的巨大。
炮兵工程師拉夫里洛維奇炮兵工程師拉夫里洛維奇
蘇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索比諾夫去世後,女雕刻家薇拉·伊格娜吉耶芙娜·穆希娜對他墓碑的設計,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終於,一隻垂死的天鵝形象,震撼了所有前來參觀的遊客。這隻美麗的天鵝,成為了索比諾夫靈魂的化身。
這座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公墓,飽含著濃厚的俄國文化韻味。墓主的人格身份與墓碑雕塑的巧妙結合,使全世界來參觀的遊客,總是給予無盡的驚嘆與讚美。

藝術家

新聖女公墓是歐洲三大公墓之一。的總面積7.5公頃,安葬著26000多個俄羅斯各個歷史時期名人的屍骨。這裡有著名文學家普希金,作家果戈理契訶夫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蕭士塔高維奇,戲劇理論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蹈家烏蘭諾娃,播音員尤利·鮑里索維奇·列維坦,飛機設計師安德烈·圖波列夫瓦維洛夫米高揚,政治家波德戈爾內、葉爾欽等等。這些曾經對俄羅斯歷史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的世紀偉人都長眠與此,而且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獨特的墓碑,向世人講述著他們不同的生命故事。在俄羅斯人的心中,新聖女公墓不是告別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讀生命、淨化靈魂的教堂。
俄國散文之父果戈理
新聖女公墓原來只是一塊埋葬修士的普通墓地,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19世紀時才成為俄羅斯著名知識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後歸宿。20世紀30年代,原來安葬在教堂里的一些文化名人也被遷移到了這裡。 俄羅斯著名作家果戈理等人的墓葬,就是在這個時候遷入新聖女公墓的。在這次遷移過程當中,一個隱藏了多年的驚人秘密被發現了,人們打開果戈理的棺材後驚訝地發現,他的頭骨居然不翼而飛。
新聖女公墓
果戈理雖然只活到43歲就去世了,但他寫下了《死魂靈》和《欽差大臣》等文學作品,這使他成為當時俄羅斯偉大的語言藝術家。果戈理在世時曾再三懇求後人不要為他豎立任何墓碑,讓他和大地融合在一起,但後人並沒有滿足他的要求,因為他對俄羅斯來說太有價值了。所以,人們隆重安葬了他,並給他修了一個墓碑。一個極其崇拜他的著名戲劇家巴赫魯申說服了看守墓地的修士,將果戈理的頭骨挖了出來,藏在家中並視為珍寶。當人們知道事實真相後,巴赫魯申只得將果戈理的頭骨交了出來,但果戈理的家人托人將頭骨運到果戈理生前最喜歡的義大利時,委託人卻在途中神秘失蹤。如今,埋在新聖女公墓的語言大師依舊沒有屬於自己的頭顱。
現實批判作家契訶夫
讓果戈理稍感安慰的是,他墓地的鄰居是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契訶夫。契訶夫只比果戈理多活了1年,他的《變色龍》《套中人》兩部作品,是俄國文學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藝術珍品。幽默的契訶夫在生前曾勸告人們要珍惜生活,要知足長樂。他曾經說過:要是你的手指頭扎了一根刺,那你應當高興的說,挺好,多虧這根刺兒沒扎在眼睛裡……如果你心愛的人背叛了你,你應該感到萬分慶幸,慶幸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祖國。
新聖女公墓
正是托爾斯泰、普希金、果戈理、契訶夫等文學大師,像一盞盞燭光,照亮了封建沙俄統治下的夜空,點燃了俄羅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理想的火種。人們現在來到新聖女公墓每次見到他們的墓碑時,都是對自己靈魂的一次淨化。
小託兒斯泰的歷程
著名作家阿·托爾斯泰墓碑上的浮雕突顯了俄國知識分子在十月革命前後的轉變的歷史過程。阿·托爾斯泰代表作長篇小說《苦難的歷程》三部曲(兩姊妹、一九一八年、陰暗的早晨),童話故事《狼和小羊》:“小羊乖乖,把門開開,媽媽回家,帶來鮮奶……”深深刻在多少人的腦海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臨終前的最後一刻,被雕塑家永遠地定格在了這塊石板上。他的一隻手放在書稿上,飽受疾病折磨的身體微微抬起,眼睛凝視著遠方。墓碑下面還雕刻著,伴隨了他大半生的軍帽和馬刀。
軍帽和馬刀軍帽和馬刀
蕭士塔高維奇
其實新聖女公墓里埋葬的政治家很少,這使得墓地少了一些政治上的紛雜爭論,多了一份藝術上的超脫和優雅。
這座普通的墓碑下埋葬是一個不死的靈魂,他把生命溶入了自己的樂曲並得到了永生。從1941年7月10日到1943年蘇聯紅軍突破包圍,德國人把列寧格勒圍困了三年零一個月。在這900天裡,英雄的列寧格勒軍民共犧牲了90萬人,其中僅餓死和凍死的就有46萬多人。1942年8月9日,德國人認為列寧格勒已經唾手可得,甚至德軍司令部已經為他們的軍官,分送了在列寧格勒阿斯托里亞大酒店,參加慶功宴的請柬。
但是那一天,酒店沒舉行德國人的慶功宴,取而代之的是蘇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列寧格勒交響曲》的首演。在戰火和硝煙中,儘管當時列寧格勒廣播樂團,只剩下指揮和15名團員。其餘的人,不是被餓死或凍死,就是受傷躺在醫院裡,再就是上了前線打仗,但人們還是採取了各種手段來克服困難。樂團在全市徵集臨時樂手,空軍為樂團運來了總譜。
為了使演出正常進行,蘇聯紅軍先以強大密集的火力將敵炮打啞,隨後這部表現憤怒與反抗的交響巨作,便在戰火聲中奏響。音樂象山洪暴發一樣淹沒了整個城市,人們從街上、從掩體裡、從住所里聚集到廣播擴音器前,傾聽著英雄的樂章。蕭士塔高維奇的列寧格勒交響曲,響徹在陰霾密布的城市上空,支撐人們戰鬥到最後一刻。
蕭士塔高維奇的永恆樂譜蕭士塔高維奇的永恆樂譜
為了鼓舞全世界反法斯戰鬥的信心,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七交響曲總譜,被拍攝成微型膠片,通過軍用飛機飛越伊朗、北非、南美,最後運抵美國。這次音樂會演出的實況,由美國全國和南美成百家的廣播電台同時轉播,影響涉及到了整個西半球。僅1942至1943這一個年度,蕭士塔高維奇的這部交響曲,就在美國演出了62場之多。如今蕭士塔高維奇平靜地躺在了,新聖女公墓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墓碑上只是簡單的幾個音符。但這位天才的音樂,已經鑄造了幾代俄羅斯人的靈魂和脊樑。
法捷耶夫青年近衛軍
法捷耶夫是史達林時期的文聯主席,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法捷耶夫擔任《真理報》記者,寫了一系列謳歌蘇聯人民英勇戰鬥的文章及特寫集《在封鎖日子裡的列寧格勒》(1944)。根據克拉斯諾頓共青團地下組織“青年近衛軍”與德國法西斯占領軍進行鬥爭的事跡寫成的長篇小說《青年近衛軍》(1945,獲1946年度史達林獎金),描述了青年一代和全體人民抗擊侵略者的機智的、奮不顧身的鬥爭。 在赫魯雪夫攻擊史達林以後,他吞槍自殺。
法捷耶夫青年近衛軍法捷耶夫青年近衛軍
芭蕾女神烏蘭諾娃
著名芭蕾舞演員加琳娜·謝爾蓋耶夫娜·烏蘭諾娃的墓碑是一塊潔白的大理石,她優美的舞姿永遠的留在了像幕布一樣的碑刻上,讓世人無法忘記。
烏蘭諾娃墓烏蘭諾娃墓
莫斯科大馬戲創始人
莫斯科大馬戲創始人,尤里·弗拉基米洛維奇·尼庫林坐在一片松林中,眼睛看著他前面臥著的他忠實的朋友,那隻聰明的狗,據說他和他的狗是同天死亡的,這是心靈交融的結果,比人和人的情感更為真摯,動人。
新聖女公墓
歌唱家夏里亞賓
歌唱家斐奧德·亞里夏賓的墓前豎立著一座全身雕像。雕像的姿態是當年著名畫家列賓,為他畫的肖像。夏里亞賓靠坐在沙發里,一手搭在扶手上,一手插在坎肩里,頭略微上揚。神情專注,似乎在聚精會神地傾聽音樂。這座傳神的雕像不僅喚醒了人們對夏里亞賓歌聲的追憶,更喚起了許多俄羅斯老人對他的摯愛和懷念。
夏里亞賓夏里亞賓
從未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夏里亞賓,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他被稱為世界的低音歌王。他的歌聲曾讓世界文學大師托爾斯泰,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低沉的嗓音震撼了整個世界。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歌手,俄羅斯民族的驕傲,生前一直受到國內激進分子的迫害,而不得不流亡國外,甚至被剝奪了作為人民演員的榮譽稱號。
據說夏里亞賓生前曾經賭氣說道,我連骨頭也不能埋在這個國家。但是在他去世46年後,這位不朽藝術家的遺骸,終於從巴黎遷葬到莫斯科新聖女公墓。夏里亞賓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在新聖母公墓里,象夏里亞賓、蕭士塔高維奇一樣的,藝術家墓地還有很多。每個墓碑前總是布滿了鮮花,但這卻並非逝者的家人所獻,熱愛藝術的俄羅斯百姓,總是在自己休息的時候來到這裡,為他們心中的偶像打掃墓碑,敬送鮮花。俄羅斯人用這種靜靜的方式,表達著他們對偉人的尊敬,和對藝術的痴迷。
新聖女公墓已經成為俄羅斯的一個旅遊景點,每年吸引著上百萬的遊客。人們在這裡尋找著影響了俄羅斯,甚至整個世界的偉人們的足跡,同時也傾聽他們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故事。但埋葬在這裡的也有一些普通人,可他們的人生卻比偉人們還要驚心動魄。

政治家

黑白分明的赫魯雪夫
在迷宮一般的公墓里尋找,終於發現了赫魯雪夫的墓地。赫魯雪夫的墓上立著一塊三米高兩米寬的墓碑,墓碑由黑白兩色的花崗石几何交叉在一起,赫魯雪夫的頭像就夾在黑白幾何體的中間。雕塑家涅伊茲維斯內通過黑白兩色交錯的花崗石,表現了赫魯雪夫鮮明的個性和他的功過政績。赫魯雪夫的頭顱從花崗石中探出來,緊盯著來往的後人,微笑著傾聽後人對自己的評價。赫魯雪夫在他政治生涯的後期,號召全國種玉米。甚至在他臨死前去醫院的路上,他看到車窗外的玉米地還對司機說,如果這塊玉米地種得再稀一些,那么玉米的收成會更好。40多年前,當赫魯雪夫結束了和印尼總統蘇加諾會談後,飛往黑海之濱休假。就在這時,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格爾內在莫斯科發動了政變。當赫魯雪夫返回莫斯科時,等待他的就是在退休申請書上籤字。他由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一下子淪為一名普通的職工。現在曾經將赫魯雪夫趕下台的波德格爾內,也安葬在了新聖女公墓。兩個生前的政治死敵,死後卻戲劇性的葬在了同一個墓地。
半黑半白的赫魯雪夫半黑半白的赫魯雪夫
1971年9月11日,前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雪夫去世。按照慣例,為蘇聯最高權力的擁有者,他的遺體應該被安葬在克林姆林宮的紅牆下。但出人意料的是,赫魯雪夫的遺體被意外的安葬到了莫斯科西南部的新聖女公墓,遠遠地離開了紅場,離開了他的前任們。蘇聯的歷任最高領導人當中,唯獨赫魯雪夫沒有被安葬在紅場。這對於外界始終是個迷團,沒有人知道這究竟是他本人的意願,還是蘇共中央的決定。
赫魯雪夫下葬以後,他的家人請當時蘇聯最有名的現代派雕塑家涅伊茲維斯內,為赫魯雪夫雕刻一尊塑像,對他的一生做一個形象的總結和評價。有趣的是,赫魯雪夫在生前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批判過雕塑家涅伊茲維斯內,他吃的是人民的血汗錢,拉出來的卻是臭狗屎,尾巴甩出來的東西,也比涅伊茲維斯內的作品強。赫魯雪夫甚至在莫斯科美協成立三十周年的展覽會上,當眾揭發涅伊茲維斯內是同性戀者,天性豪爽的雕塑家當時馬上反駁說,請您現在給我找一個姑娘來,我要當場證明我是怎樣一個同性戀者。他的回答讓當時在場的人都大驚失色,人的脾氣是如此的水火不容,但當赫魯雪夫的家人告訴涅伊茲維斯內,他雕刻塑像是赫魯雪夫的遺願時,寬容的藝術家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但涅伊茲維斯內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任何人不能幹涉他的創作。當時整個俄羅斯都在關注著,位曾與赫魯雪夫勢不兩立的藝術家,究竟會為他的對手雕刻一尊怎樣的塑像呢?
在赫魯雪夫去世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驅車前往傳說中的新聖女公墓,訪這位前蘇聯領導人的墓地,和他的那塊富有傳奇色彩的墓碑。由於反對史達林的赫魯雪夫生前說過,不願意和紅場上的史達林埋葬在一起,而靠發動政變逼他下台的後一任書記勃列日涅夫,也不同意在紅場上為他建立墓碑,所以赫魯雪夫最終被埋葬到了本不該屬於他的新聖女公墓。但他的家人都為赫氏能葬在這裡而感到榮耀,為這裡安眠的都是全民公認,對俄羅斯作出偉大貢獻的人。
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爾欽
(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蘇聯解體後首任俄羅斯總統。莫斯科時間23日15時45分(台北時間同日晚上20時45分),葉爾欽因心臟病加重,在中央臨床醫院突然去世,享年76歲。葉爾欽的墓碑酷似一面飄揚的俄羅斯國旗,由中國產的白色大理石、義大利產的藍色威尼斯馬賽克(總共18種藍色)、巴西產的紅色斑岩(世界上最硬的石料)構成,地面鋪著石磚,右側石磚上鑲嵌著一個東正教十字架。國家支付墓碑的所有費用。墓碑向人們告知:葉爾欽一生有兩大貢獻——俄羅斯恢復了三色國旗和東正教。葉爾欽晚年極端厭惡蘇共,厭惡代表共產主義象徵的紅色,他的墓碑用褚紅代替了鮮紅。
共產國際的寵兒王明
這座公墓里還埋著三個中國人,分別是王明和他的妻子和女兒。對有年紀的中國人來說,王明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中國革命歷史上,有他的一頁。王明出身於大地主家庭,為了革命變賣家產,曾留學蘇聯,被稱為史達林的學生。曾派往中國,擔任中共的高級領導。王明在擔任中共領導期間曾經犯過左傾機會主義和冒險主義的錯誤。在1935年紅軍長征的時候,也是他第一個提出八一抗日救國宣言。開創了國共合作抗日的大門。
雙眼放光的王明雙眼放光的王明

戰爭英雄

在新聖女公墓成千上萬的墓碑當中,最樸素的可能就是軍人的墓碑。他們並不算是名人,但卻比許多名人更有資格埋葬在這裡。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他們中的大多數把自己的生命,毫無遺憾的獻給了這片土地。右圖是莫斯科保衛戰三英雄:多瓦托爾少將、飛行員塔拉里欣中尉、潘菲洛夫·伊萬·瓦西里耶維奇少將。埋在這裡的還有率領蒙古騎兵從頓河殺到柏林的紅軍騎兵總監奧卡·伊萬諾維奇·戈羅多維科夫上將,德拉貢斯基坦克兵上將,德羅茲多夫炮兵上將,布爾堅科衛勤上將等一大批紅軍將領。
莫斯科保衛戰三英傑莫斯科保衛戰三英傑
女英雄卓婭的墓碑
著名的小說《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曾影響了無數中國青年人。而小說中的原型卓婭舒拉,以及這本小說的作者,兩位小英雄的母親,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都安葬在這裡。據說卓婭塑像現在的表情和姿勢,就是年僅17歲的她被德軍絞死後的真實情景。18歲的卓婭在執行任務時,不幸落入德國法西斯虎口,德軍不僅強暴了她,而且在她犧牲後,還殘忍的割去了她一隻乳房。當卓婭英勇就義的事跡傳到莫斯科後,史達林給當時的城防司令朱可夫大將,下了一道命令,將殺死卓婭的德軍步兵團的番號,立即通報給所有的紅軍部隊,命令說在未來的作戰中,只要俘虜了這個團的官兵,一律格殺勿論,不許接受他們的投降。
卓婭墓卓婭墓
在卓婭死後,她的弟弟舒拉也進入坦克學校學習。他畢業後以指揮員的身份參加了戰鬥,獲得了衛國戰爭一級勳章和紅旗勳章。在戰爭勝利前夕,他也不幸戰死在東普魯士犧牲。他們的母親用樸素的語言回憶了他們姐弟成長的過程。《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一書曾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中國引起過強烈反響,激勵著千千萬萬的熱血青年投入到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去。如今這個英雄的家庭,被埋葬到了新聖女公墓。他們的遺體和那些在二戰中犧牲的元帥將軍們,埋葬到了一起。卓婭墓的墓碑上雕刻著這位衛國戰爭女英雄短暫生命結束前的真實形象。深灰色大理石雕的卓婭,在無畏就義前,挺起胸膛,仰望烏雲密布的天空,短髮和衣襟在風中飄揚,雙腳前屈,即將騰空飛起的姿態讓人難忘。
後邊一位是騎兵總監戈羅多維科夫後邊一位是騎兵總監戈羅多維科夫
蘇維埃空戰藝術之父
據說在所有衛國戰爭英雄當中,有一個人的遺體本不該埋在這裡。此人的名字叫波克雷什金,是蘇聯衛國戰爭空軍一隻最值得驕傲的雄鷹。從戰爭開始至結束的4年之中,他參加空戰156次,個人共擊落法西斯德國飛機59架。只要他的飛機一起飛,德國人就開始在無線通話機中,互相大聲提醒:“小心,波克雷什金在空中!”這位空中戰鬥英雄曾經只是一名鉗工,在他的第一次作戰中,竟然誤打下了蘇聯的一架轟炸機,受了軍事處分。但這並沒有影響他作戰的信心,最後終於成為一名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優秀飛機員。為表彰波克雷什金勇敢獻身精神和卓著的戰績,蘇聯最高統帥部於1944年8月9日,第三次授予他蘇聯英雄的稱號。這使他成為了蘇聯歷史上,第一個三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人。而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是第一副統帥朱可夫
空軍元帥波克雷什金空軍元帥波克雷什金
波克雷什金於1985年11月3日去世,享年72歲。按照他的地位和職務,蘇共中央決定把他的骨灰,保存在克里姆林宮宮牆之下。但他的夫人瑪麗亞卻說,波克雷什金希望和自己的眾多戰友們在一起。經過幾次會議討論,這位英雄的骨灰終於得以和戰友們團聚,安息這片寧靜的公墓里。

公墓危機

蘇聯解體後國家撥款急劇減少,新聖女公墓也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危機。這裡的土地已將近飽和,沒有更多地方可以埋葬新去世的名人了。現在許多富有的俄羅斯新貴,想通過捐助巨款,使自己也能埋在新聖女公墓。這種想法遭到了幾乎全體國民的反對,俄羅斯人不允許金錢玷污這塊聖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