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總統與內閣政治

新總統與內閣政治

《新總統與內閣政治》是章士釗所著作品,出自於《章士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總統與內閣政治
  • 作者章士釗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章士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本報停刊一周之中,吾國政海之雲波,至為詭譎。其最足促吾人之注意者,則選舉袁君世凱為總統是也。袁君之得舉也,先由總統孫君之推薦,繼由參議院一致投票。國民既感孫君之大公無我,即因於袁君屬以厚望焉。此記者之所敢為代表言之者也。惟有一部分人對於此舉,不甚滿意。其不滿意者,固自有其理由。記者亦不謂袁君必足以副總統之實,然天下紛紛,何時定乎?今幸有定之望矣,易一總統其事小;而因易一總統以致將定未定之局,轉而不復可定,其事大。當此感情橫決之秋,夙怨、成心與偏見,數者鹹足為祟,每一問題發生,人或不熟察事實,則此數者,動居中用事。今之言治者,幸於事實上加之意也。一八七一年法蘭西國民議會,舉戴冶為總統,輿論亦或非之,而卒無以易。當時英之政家白芝浩,親游法境,目擊其事,歸而著為論曰:“戴冶者,乃時勢之驕子,法人舍彼,殆無以為選。倘法人必不欲戴氏為其總統,而欲別選一人為之,事將莫舉。惟其如是,而戴之位得以稍安。夫總統之易位,以法律言之,事本平常,惟因總統之易位,而政治上將受莫大之影響,事乃不可尚也。”(見其所著《英國憲法序》。)白氏之論戴氏,記者取之以論袁君,至兩總統才能之比較,則非本問題所及。
記者主張內閣政治者也。其所謂內閣政治者,以共和國言,即如法蘭西之今式。總統殆如英吉利之國王,不直接受政治上之影響,而當政治之沖者,乃其內閣總理;而內閣總理必屬控制議會之多數黨,閣員皆其黨員,全閣對於議會負連帶責任是也。但欲謀此,恐於臨時政府不能為功,以秩序未定,而時期短促也。記者今論袁君,聯想及於前法總統戴冶,於是戴治時代所有之現象,頗以為行復見於今也。法蘭西政府今純為政黨內閣制,而戴氏之時,則尚未然。凡一政黨之首領登朝,黨員位置之支配仍有一定,黨首迴旋之地絕狹,而當時戴氏則實無此種拘束。彼之內閣,其分子極雜,各派之人皆收容之。此固絕非持久之態,而過渡時期,此狀將無可免。今之臨時內閣,大約必出於此。惟其如此,政治首長必賴非常之才。當法蘭西新敗於普,義憤莫堪,全國主戰;而內閣且含有主戰一分子,議會之叫囂、無紀律,又無過於彼時;而戴氏卒能運其長腕,保其政策之統一,以維持和平,是固不能不責望於袁君者也。惟當時戴氏之所為,深有類於英吉利之內閣總理。白芝浩又曰:“戴氏為議會所舉,亦能為議會所移,彼之出席於議會,與吾總理同,彼對於議會所負之責任,亦與吾總理同。”於是問題起矣。今之袁君將使之全負政治上之責任,因不設總理乎?抑別設總理,使之負其責任乎?以總統負政治責任,非法也。然新舊交替之際,只求有益於事,政例原不妨孤零。設總理尚矣,記者以為袁君果能舉戴冶之實,即循戴冶之例以行,亦無不可。惟有須記取者,則不設總理時,總統不當效今日美利堅之元首,而當效法蘭西第三共和初成時之行政首長是也。是何也?總理當為議會所左右,無之,則總統當為議會所左右也。或曰,政府至為議會所左右,則政府行為議會之奴隸,吾有良議會則可,否則國事尚堪問乎?今議會之不能良,誰不知之。子倡為是言,寧非欲陷中國於無政府乎?記者曰,是言誠然,惟記者有說。蓋記者之所主張者,內閣政治也。而內閣政治之精髓,不在內閣總理之有無,而在立法、行政兩部之打成一片。所謂打成一片者,即立法部員出為行政部員,而行政部即視為立法部之一委員會是也。苟非如此,則政府為議會所左右,誠為莫大之危險。若如此而危險終不可免,則國民程度問題。國民多數欲自儕於牛,只得為牛;多數欲自儕於馬,只得為馬,非組織者之咎也。近世紀來,英、美各以立憲國主盟於世界,而所謂內閣政治,惟英行之,世幾疑此種制度只宜於君主國,而不宜於民主國。後法蘭西毅然行之,法之第三共和政府之足以研究者,正以其始行溝通立法、行政兩部之郵。白芝浩曰:“吾主張內閣政治之合於政治原理,人或疑之。吾英之久行此,此不待說。今由法蘭西觀之,則此制之行於共和國,斷非不可能之事。有謂此制為英倫之特產,真腐儒之語也。”白氏此論,發於第三共和初立之時,此制之天演未深,而其足以傾服白氏已如此。而吾人由今持論,則當盡擇其所長之適於今者,實力行之,亦寧待言?徒法固不能以自行,而吾人首當從事者,則必在此,是則組織者之責也。
雖然,驟以立法、行政兩部融成一片,則非臨時議會議員不能組織臨時內閣,而政黨尚極幼稚,英才果悉集於議會與否,尚是問題。而同時南、北兩政府之分子,組織新內閣者,又必不能外之,而此種分子不必即為議員,則記者言內閣政治,寧有當乎?然記者之言此,非好高論也,實以救政治上之弊,非如此不可也。蓋非內閣政治,則立法、行政兩部之衝突必起;衝突甚而政無由行。數周之間,南京政府即累為參議院所扼,其明證也。縱完成之內閣政治不可驟得,亦當設法以湊成之。所謂湊成之法,即將閣員補選為議員,使並出席於議會是也。記者以為新內閣既成,即以各閣員之原籍,為其理想之選舉區,以其名送至各選舉區,倩其補選。此種閣員必當時之名人,而其鄉所樂引為議員者,如此行之,決能當選。當選之後,即同為議員,側席議會,閣員既為全院之精英,議員之佼佼者,必樂於聯合,而多數可期;而政府之政策,以閣員同時為議員之故,解釋辯論,審查通過,悉較易為功。此風既成,政黨復有勢力,不久即完成之內閣政治可見矣。此議記者前倡之於南京,人不敢深信之,於此次,則深望其急圖之也。偶感為此,並著於篇。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章士釗(1881—1973)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報人、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學者和律師。綜觀章氏一生,有許多戲劇性特點:首先是多變。早年持激進主義,曾主筆《蘇報》,激烈鼓吹反滿革命;留學英國期間,開始醉心於英國憲政理論;武昌起義後毅然回國,主持《民立報》筆政,鼓吹政黨政治和毀黨造黨;二次革命失敗後轉向調和主義,創辦《甲寅月刊》、《甲寅日刊》,鼓吹為政有容和調和立國;歐戰結束又回歸文化保守主義,公開反對新文化運動,主張以農立國。其次是自詡不黨,追求獨立。但不黨是真,獨立卻未做到。章氏一生,不僅未曾獨立,相反卻先後追隨過岑春煊,依附過段祺瑞和杜月笙。前者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章氏本人的個性特點,後者則揭示了近代中國社會一個規律性特點:知識分子在經濟地位獨立之前,不可能完全獲得政治上的獨立。編者簡介郭雙林,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社會史,著有《中華賭博史》、《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八十年代以來的文化論爭》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