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中國共產黨歷史教程

新編中國共產黨歷史教程

《新編中國共產黨歷史教程》是2011年6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順生、黃延敏、王久高 。該書主要供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本科各專業選用,也可選作各級各類黨校、幹部學校學員的學習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編中國共產黨歷史教程
  • 作者:王順生、黃延敏、王久高
  • ISBN:9787040316889
  • 頁數:315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6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尺寸:22.6 x 16.8 x 1.4 cm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新編中國共產黨歷史教程》是獻給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的一份薄禮。其特點和優點是:第一,結構新穎,思路清晰。分上、中、下三編,即“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敘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實現的三次歷史性轉變。第二,觀點明確,分析透徹。充分吸收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關於黨的歷史的新概括、新結論和學術界有關中共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本著對歷史負責的使命感,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據,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第三,內容豐富,史料翔實。把黨的歷史放在國際國內大背景下考察,注意考察每一個時期的黨的狀況,著重寫黨及其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儘可能講清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第四,詳略得當,文字清新。有些內容,如“改革開放的起步”,濃墨重彩,全方位地再現了那段歷史。

目錄

編者的話
上編 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2l——1949)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和投身國民革命的洪流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條件
一、辛亥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
三、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四、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的創建
一、共產黨早期組織及其活動
二、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特點和歷史意義
三、中共二大: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四、黨領導的早期工農運動
第三節 國共合作的形成和國民革命的開展
一、中共三大:國共合作方針的確定
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三、國民革命的開展
四、中共四大和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規律的初步探索
第四節 國民革命由勝利轉向失敗
一、北伐戰爭的勝利推進
二、黨領導的工農運動的高漲
三、中共五大和國民革命的失敗
四、國民革命中的中國共產黨
第二章 在土地革命戰爭中探索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道路
第一節 國民革命失敗後的國內時局和黨內狀況
一、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
二、“第三黨”的主張
三、革命低潮中的中國共產黨
第二節 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辛探索
一、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新方針的制定
二、中共六大及其制定的基本正確的路線
三、農村包圍城市新道路的開闢
四、古田會議決議: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獻
五、土地革命的深入和紅軍反“圍剿”作戰的勝利
六、黨在國民黨統治區鬥爭的堅持
第三節 九一八事變及其對中國革命的影響
一、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二、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和共產黨的抗日主張
三、全國各界抗日運動的起伏
第四節 土地革命戰爭的曲折發展
一、“左”傾錯誤及其對革命的危害
二、紅軍反“圍剿”作戰的失敗和長征的開始
三、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歷史性轉折
四、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
第五節 為實現由國內戰爭向全民族抗日戰爭的轉變而鬥爭
一、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和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漲
二、瓦窯堡會議: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新方針
三、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而努力
四、國共兩黨關係的改善
五、加強黨自身的思想理論建設和政治建設
第三章 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第一節 黨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
一、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後的形勢
二、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三、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方針的確立
四、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動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開闢
五、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任務的提出
第二節 黨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戰略相持階段
一、戰略相持階段到來後的國際國內時局
二、敵後游擊戰爭的深入和根據地的擴大
三、為堅持團結抗戰反對分裂投降而鬥爭
四、抗日根據地的建設
五、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系統闡述
六、整風運動: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
七、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統一戰線工作和國統區的民主運動
八、對外工作的初步開展
第三節 贏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和中國抗日戰爭戰略反攻階段的到來
二、中共七大和毛澤東思想在全黨指導地位的確立
三、抗日戰爭的勝利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熟壯大
第四章 為建立新中國而奮鬥
第一節 抗戰勝利後的時局和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方針
一、戰後的國際格局
二、戰後國內各階級各黨派不同的建國主張
三、爭取和平民主的努力:重慶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
四、針鋒相對,做好自衛戰爭的準備
第二節 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的軍事進攻
一、全面內戰的爆發和黨領導人民打敗蔣介石的基本方針
二、挫敗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三、國民黨統治的危機和第二條戰線的開闢
第三節 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轉折
一、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展開
二、解放區土地改革運動的深入和各項建設的開展
三、奪取全國勝利綱領的制定和實施
四、共產黨同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鞏固和擴大
第四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
一、人民解放軍實施戰略決戰
二、將革命進行到底和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三、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和確定組建新中國的基本方略
四、人民政協的召開和《共同綱領》的制定
五、中國人民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和基本經驗
本編小結
中編 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1976)
第五章 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
第一節 新中國的成立及初期的形勢
一、新中國的成立
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內外環境及黨的主要任務
第二節 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一、全國大陸的完全解放,各級人民政權的建立
二、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和鎮壓反革命
三、中共七屆三中全會
四、土地制度改革的完成
五、其他領域民主改革的開展
第三節 恢復國民經濟
一、沒收官僚資本企業
二、打擊投機活動,統一全國財政
三、合理調整工商業
四、開展“三反”和“五反”運動
五、國民經濟的全面恢復和國民經濟結構的深刻變化
第四節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起步
一、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造同時並舉的總路線
二、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制定
第五節 政治文化等領域的建設和發展
一、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二、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三、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四、著手建設現代化人民軍隊
五、開展執政條件下的黨的建設
六、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第六節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全面確立
一、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三、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完成
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及其意義
第六章 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第一節 探索的良好開端
一、探索任務的提出
二、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重大關係問題的新方針
三、中共八大的探索成果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步嘗試
四、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兩類社會矛盾的學說
五、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的全黨整風的開展
第二節 探索的失誤和糾“左”的反覆
一、反右派鬥爭擴大化以及“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二、在初步糾“左”中繼續探索
三、糾“左”的中斷和“反右傾”鬥爭的開展
第三節 國民經濟的調整以及思想文化和政治領域的再度“左”傾
一、國民經濟調整任務的完成
二、堅持獨立自主,反對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
三、科學教育文化政策的調整和政治思想文化領域的再度“左”傾
四、十年建設的歷史總結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一節 “文化大革命”的發動和全面內亂的形成
一、批判《海瑞罷官》:“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
二、“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條”:“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動
三、“大串聯”和“一月奪權”:全國動亂局面的形成和升級
四、老一輩革命家的“二月抗爭”
五、中共九大:“文化大革命”理論和實踐合法化
第二節 林彪集團的覆滅和糾正極“左”思潮的努力
一、“斗、批、改,,運動的全面展開
二、九一三事件:林彪集團的覆滅
三、國民經濟的起伏和調整
四、糾正“左”傾錯誤的努力及其受挫
五、打開外交工作新局面
第三節 1975年的全面整頓和江青集團的覆滅
一、中共十大及其後圍繞四屆人大同江青集團的鬥爭
二、1975年的全面整頓及其反覆
三、粉碎“四人幫”的勝利和“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四、“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本編小結
下編 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1976-)
第八章 實現偉大轉折,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第一節 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一、在徘徊中前進的兩年
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轉折
三、改革開放的起步
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提出
五、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和撥亂反正任務的完成
第二節 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
一、中共十二大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題的提出
二、改革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
三、對外關係的調整和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四、提出“一國兩制”構想,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五、整黨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三節 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
一、中共十三大和“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提出
二、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
三、經受國內外政治風波的考驗
第九章 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第一節 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
一、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
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功實施巨觀調控
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黨的自身建設
四、中共十五大和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經受風險考驗中奔向二十一世紀
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戰勝風險考驗中全面推進
二、祖國統一大業的新進展: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三、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四、國防和軍隊建設邁出新步伐
五、“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系統闡述
第十章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
第一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制定
二、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三、推動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四、走和平發展道路
五、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第二節 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中共十七大: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
二、抗震救災的重大勝利和成功舉辦奧運會
三、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四、推進西藏、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五、開創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六、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七、科學發展,強國富民
本編小結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