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類型弦紋雙耳彩陶壺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類型弦紋雙耳彩陶壺
- 館藏地點:廣東博物館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類別:陶器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類型弦紋雙耳彩陶壺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文物。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類型弦紋雙耳彩陶壺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文物。...
新石器馬家窯雙耳彩陶壺 新石器馬家窯雙耳彩陶壺是青海省西寧市文化局捐的文物,現收藏於包頭博物館。文物歷史 口徑9.7、底徑11、腹徑26.7、高36.5厘米。文物特徵 侈口、斜頸、鼓腹、平底,下腹部有兩橋形耳,表面磨光施褐彩,口沿內側飾水波紋,頸部飾斜線紋,腹部飾弦紋和變體蛙紋,雙耳上方飾人面紋。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螺旋紋彩陶雙耳壺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螺旋紋彩陶雙耳壺是一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文物特徵
裴李崗文化的陶器也以直口或斂口深腹罐,小口、雙耳壺,敞口、圜底缽、三足缽和碗為主,部分雙耳壺的底部有加圈足或三錐狀足的,並有一些三足鼎和瓢形器。器表紋飾以簚紋或劃紋較多,很少見繩紋。陝西西鄉李家村、滑縣老官台、元君廟、寶雞北首嶺和甘肅泰安大地灣等地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出土的陶器,雖然也...
新石器時代四大圓圈內方格紋雙耳彩陶壺 新石器時代四大圓圈內方格紋雙耳彩陶壺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文物。
新石器時代半山型葉紋雙耳長頸彩陶壺 新石器時代半山型葉紋雙耳長頸彩陶壺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文物。
2024年11月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共同賞鑒境外歸還文物。馬塔雷拉向習近平介紹了意方向中方返還的在其國內文物市場繳獲的流失文物代表——馬家窯文化陶器。簡介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先發現於甘肅臨洮馬家窯而得名,上承中原的仰韶文化,發展為齊家文化,...
旋紋彩陶尖底瓶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尖底瓶是新石器時代特有的汲水用具,整個器身近似紡錘形,流線型的尖底大大地減小了對水的阻力,繫繩的兩耳裝在腹部的二分之一以下,讓瓶子入水後容易傾倒,灌滿水後提起繩子又是直立的,力學原理考慮得十分周到。這種本來就是水具的器皿,又讓馬家窯人著意地畫上水渦的紋飾,...
彩陶的大量生產,說明這一時期制陶的社會分工早已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制陶工匠師。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在我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內彩也特別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半山彩陶 半山類型的彩陶器,多為罐、壺。造型飽滿近似球,足內收,腹近直線,由於...
平行線網紋彩陶壺 馬家窯類型。施黑色彩繪,頸部繪五道平行線紋,肩部繪五組變形鯢魚網紋,腹部繪四道平行線弦紋。器形飽滿,彩繪精美。漩渦紋彩陶雙耳尖底瓶 馬家窯文化。黑色彩繪,分三層,頸部繪平行條紋間圓點紋,肩部繪四組弧線葉形紋間圓圈紋,腹部繪對稱漩渦紋、平行條紋,造型精美,彩繪流暢。參觀信息 地址...
17、18石研磨器中石器時代 四、新石器時代 19彩陶曲腹盆仰韶文化 20紅陶曲腹盆仰韶史化 21陶紡輪仰韶文化 22、23石球仰韶文化 24陶環仰韶史化 25圓圈紋彩陶盆馬家窯類型 26雙銴旋紋彩陶瓶馬家窯類型 27弦紋網紋彩陶壺馬家窯類型 28同心圓圈紋彩陶盆馬家窯類型 29弦紋圓點紋彩陶壺馬家窯類型 30波紋彩陶缽馬家窯...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文化遺址,以及商、西周至秦漢的遺址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依其種類可分為彩陶、墨陶、白陶、印紋陶、彩繪陶器等。彩陶即彩色陶器,系利用赤鐵礦粉和氧化錳作顏料,使用類似毛筆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繪各種圖案,入窯經900~1050℃火燒後,...
臨洮古稱狄道,境內文化遺蹟非常豐富。著名的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辛店文化均因在臨洮首先發現並命名。戰國秦長城西起臨洮,境內綿延50千米。該館展覽突出展示臨洮縣作為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命名地的豐厚文化底蘊,陳列有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齊家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石器、骨器、彩陶...
館藏文物6 744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2件,二級87件,三級681件,從距今1億年的魚化石,距今2500萬年的鏟齒象牙化石,新石器時代人類生產生活用具到明清時期的文物都有收藏,沒有缺環和斷代,堪稱研究地域文化和人文歷史的實物資料庫。新石器時代的人面器口彩陶瓶,馬家窯文化的旋紋四板彩陶瓮,齊家文化的玉器,唐代...
基本陳列:《古陶神韻·馬家窯文化彩陶展》臨時展覽:《定西眾甫博物館館藏交流展》館藏文物 館藏綜述 據2023年12月信息顯示,臨夏州彩陶館館藏藏品25145件(套),其中陶器10290件、玉器851件、石器1144件、銅器743件、金銀器152件、海洋化石225件、書畫337件、花兒史料5328、雜類6075件。一級文物66件、二級文物...
半山遺址,位於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齊家鎮魏家咀村瓦罐咀的東側台地上,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遺址。民國十三年(1924年),首次發現半山遺址,20世紀50年代後,甘肅省博物館作調查。半山遺址包括瓦罐嘴附近居住址、瓦罐嘴墓地、半山墓地、邊家溝墓地、王家溝墓地和半山以南瓦罐嘴以東墓地。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