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馬家窯螺旋紋彩陶雙耳壺是一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馬家窯螺旋紋彩陶雙耳壺
- 館藏地點:海南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類別:陶器
質地 | 單一質地 無機質 陶 |
外型尺寸(cm) | 高12.2 口徑7.3 底徑3.7 |
具體質量 | 0.281kg |
藏品級別 | 三級 |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螺旋紋彩陶雙耳壺是一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質地 | 單一質地 無機質 陶 |
外型尺寸(cm) | 高12.2 口徑7.3 底徑3.7 |
具體質量 | 0.281kg |
藏品級別 | 三級 |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螺旋紋彩陶雙耳壺是一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1文物特徵 質地 單一質地 無機質 陶 外型尺寸(cm) 高12.2 口徑7.3 底徑3.7 具體質量 0.2...
新石器馬家窯雙耳彩陶壺 新石器馬家窯雙耳彩陶壺是青海省西寧市文化局捐的文物,現收藏於包頭博物館。文物歷史 口徑9.7、底徑11、腹徑26.7、高36.5厘米。文物特徵 侈口、斜頸、鼓腹、平底,下腹部有兩橋形耳,表面磨光施褐彩,口沿內側飾水波紋,頸部飾斜線紋,腹部飾弦紋和變體蛙紋,雙耳上方飾人面紋。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類型弦紋雙耳彩陶壺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類型弦紋雙耳彩陶壺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文物。
在砂質紅陶器表還有施用劃紋、三角紋、繩紋和附加堆紋,表明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已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具有代表性的陶器是彩陶,有小口圓腹瓮(又稱彩陶罐)、雙耳彩陶罐和彩陶缽,其炊器為大口、深腹、平底砂質罐;食器如敞口微斂、淺腹、平底盆,敞口、喇叭形座豆,大口、平底碗和敞口、淺腹、平底缽;盛儲...
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在我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內彩也特別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半山彩陶 半山類型的彩陶器,多為罐、壺。造型飽滿近似球,足內收,腹近直線,由於器型的下半部內收,裝飾都集中於上半部。半山類型的彩陶,是在馬家窯的基礎上發展...
旋紋彩陶尖底瓶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尖底瓶是新石器時代特有的汲水用具,整個器身近似紡錘形,流線型的尖底大大地減小了對水的阻力,繫繩的兩耳裝在腹部的二分之一以下,讓瓶子入水後容易傾倒,灌滿水後提起繩子又是直立的,力學原理考慮得十分周到。這種本來就是水具的器皿,又讓馬家窯人著意地畫上水渦的紋飾,...
胎呈灰色,釉色青中泛黃,內外壁均施釉匠底,直口,短頸,圓肩,鼓腹,平底,肩部飾對稱模羽貼花雙耳(耳殘),肩部飾兩圈褐藍彩連珠紋,雙耳下腹部飾花朵,呈三角形均勻排列,腹部還繪有時稱的三方連續梅瓣形紋飾,用褐藍彩連珠紋相。罐體用一組粗細不同的釉下彩螺旋形圖案來裝飾,罐體一面一個圖案,占...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博物館於1985年4月,收藏一件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早期的螺旋紋彩陶壺。該壺是新民鄉下川陽山村村民在陽山墓地盜掘古墓時出土,後被依法追回。經青海省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該壺通高37厘米,口徑10.8厘米,底徑11.4厘米,侈口短頸,圓鼓腹,腹雙耳,泥質紅陶,器表打磨光滑...
馬廠類型距今約4300~4000年左右,是在半山類型彩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馬家窯文化晚期。彩陶器型更加豐富多樣,出現了單耳筒狀杯等特色彩陶。蛙紋是十分有特點的紋樣,四大圓圈紋、變體神人紋、格線紋、回形紋、折帶紋成為馬廠彩陶的主要紋樣。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距今約4200~3700年左右,與夏朝時代大體同時,在...
紋飾有鋸齒紋、網紋及魚、貝、人、蛙等形的紋樣,尤以鋸齒螺旋紋、波浪紋、鋸齒紋最為典型。另外,有的器物蓋紐還被塑成人首形,形象較生動。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彩陶,1924年秋發現於青海民和縣馬廠塬。主要分布於青海、甘肅等省。器形基本沿襲半山類型的造型,較之半山顯得高聳、秀美。出現了單耳筒形杯,耳、紐...
馬廠塬遺址位於青海省民和縣 ,是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馬家窯文化的一處遺址,1924年秋首次發現,並清理了兩座墓葬。建國後,青海省文物處考古隊又對其進行了多次調查。馬家窯文化的馬廠類型即由此而得名。根據碳-14年代測定,馬廠類型的時代約在公元前2200~前2000年。在1924年發現的兩座墓葬中出土了4件彩陶...
在新石器時代希臘的陶器稱為"彩虹陶器",主要由紅色及黑色混合在一起。而新石器時代中期出現了"塞斯克羅陶器",由紅色及白色組成幾何圖案。而新石器時代後期出現了由黑色及奶油色組成的螺旋圖案。明洋陶器則在青銅時代早期出現,完全由灰色組成。到了青銅時代後期,希臘陶器上出現了設計圖案,主要以黑及紅色在奶油色...
陶器收藏從新石器時代彩陶至漢代釉陶、灰陶,種類繁多,尤其是馬家窯—半山—馬廠類型彩陶,以精美紋飾展現古人藝術造詣。館內還藏有宗教造像及趙孟釗名家書畫,文化底蘊深厚。亮點彩陶包括會寧關川雙耳、紅嘴子四耳及永和網紋雙耳彩陶罐,其紋飾豐富多變,如帶紋、圓點、水波等,生動展現彩陶藝術魅力。同時,菊石化石...
檐前分豎八面龍旗,旗面上彩繪出新石器時代魚龍形開始至商周、戰國、秦漢、兩晉、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時期的龍形圖案。關於伏羲的生地,眾說紛紜。民國張其昀、陸美鍔《甘肅省人文地理圖志》第二十章《名勝史跡·古蹟》云:“大像山伏羲廟: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約二百公尺,相傳伏羲...